• 汉语体标记语法化的类型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语体标记语法化的类型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1.34 6.0折 6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前瑞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04736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11363143

上书时间2024-06-2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前瑞,江西瑞昌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类型学与语法化的视角研究汉语时体问题。出版《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语法化与汉语时体研究》等著作,发表论文70余篇。《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曾入选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先后获北京市和教育部优秀成果奖。

目录
绪论
1.对象与思路
2.现状与问题
3.框架与要点
 章  完成体与经历体的类型学思考
1.引言
2.完成体与经历体的意义关联
3.汉语若干完成体形式的语义地图
4.结语
第二章  词尾和句尾“了”的分析模式
1.引言
2.两个“了”的四种分析模式
3.四种模式的比较与讨论
4.结语
第三章  词尾和句尾“了”的多功能模式
1.引言
2.“了”的典型体貌功能
3.“了”的非典型时体功能
……
第四章  “了”的完成体与完整体功能的量化分析及其理论意义
第五章  从方言语音看“了”的功能演化
第六章  汉语经历体标记“过”的演变路径
第七章  “尝”的语法化及其类型学意义
第八章  试论“曾”的反预期与经历义的演变关系
第九章  惯常义演变为经历义的多样性
第十章  经历体的特定性与来源意义研究
第十一章  《左传》中“矣”的多功能性的量化分析
第十二章  古汉语时体虚词研究方法的思考
第十三章  动词重叠时体用法的演化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从句尾“了”到词尾“了”
附录二  句尾“来”体貌用法的演变
附录三  南方方言“有”字句的多功能性分析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按照类型学的思路集中分析古今汉语完成体标记的多功能性及其演变过程。全书纠正了《世界语言结构地图册》对完成体的不当界定,将完成体分为包括经历性用法在内的五种用法,分析了现代汉语的“了、过”以及古代汉语的“曾、尝、常、矣”等,概括了动词重叠形式所表示的时体功能之间可能的演化路径。本书总结了汉语体标记研究中运用多功能模式的体会,深化了对汉语体标记语法化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认识。

主编推荐
本书是一部以跨语言、跨方言视角细致观察汉语体标记的著作,全书包括完成体、经历体和总体研究三个部分,按照从完成体到经历体再到总体研究的顺序编排,全面细致地描写了汉语体标记的框架和发展历程,总结了汉语体标记语法化的一致性与多样性,并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精彩内容
本书按照类型学的思路集中分析古今汉语完成体标记的多功能性及其演变过程。全书纠正了《世界语言结构地图册》对完成体的不当界定,将完成体分为包括经历性用法在内的五种用法,分析了现代汉语的“了、过”以及古代汉语的“曾、尝、常、矣”等,概括了动词重叠形式所表示的时体功能之间可能的演化路径。本书总结了汉语体标记研究中运用多功能模式的体会,深化了对汉语体标记语法化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认识。

媒体评论
本书是一部以跨语言、跨方言视角细致观察汉语体标记的著作,全书包括完成体、经历体和总体研究三个部分,按照从完成体到经历体再到总体研究的顺序编排,全面细致地描写了汉语体标记的框架和发展历程,总结了汉语体标记语法化的一致性与多样性,并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