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解剖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运动解剖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3.97 6.0折 40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琼嘉,李雪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517811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0元

货号10564381

上书时间2024-06-2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与共享,进一步加强在训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推进体育专业教材及在线课程建设,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组织实施高校体育专业教材与在线学习平台建设项目。 本教材在内容上力求体现“准确,简明和适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全书共分六章,*章“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主要介绍描述人体的标准姿势和常用方位术语等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第二章“人体运动系统”,主要介绍人体运动系统的三大器官,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的解剖学基础知识;第三章“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主要介绍常见常见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步骤和方法,了解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第四章“人体内脏系统”,主要介绍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第五章“人体脉管系统”,主要介绍人体的心脏、血管以及人体血液循环的结构基础和原理;第六章“人体神经系统”,简要介绍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内容逐章递进,在运动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基础上,掌握动作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学会如何将解剖学知识运用于运动训练实践,以提高技术动作。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运动系统/9
第一节骨/10
第二节骨连结/34第三节骨骼肌/69
第四节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111
第二章内脏/163

第一节总论/164

第二节消化系统/167

呼吸系统
第三节

第四节泌尿系统/189

第五节生殖系统/194

第三章脉管系统/205

第一节总论/206

第二节心血管系统/207

第三节淋巴系统/240

第四章感觉器官/249
第一节总论/250
第二节视器——眼/250第三节位听器——耳/256第四节皮肤/263第五节本体感受器/265
第五章神经系统/269
第一节总论/270
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273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293
第四节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307
第五节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六章内分泌系统/319
参考文献/325




内容摘要
运动解剖学的定义

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

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及其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关系的一门学科,隶属于运动人体科学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

课程。

二、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

(一)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

骨、骨连结、骨骼肌三者构成的运动系统直接执行运动的功能,因此其形态结构特征成为运动解剖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骨的形态与构造、骨板骨小梁的排列特征;关节面形状与运动、关节面软骨的纤维排列;肌肉的形态与分布、肌肉生理横断面、肌纤维类型、肌肉的拉力线与运动轴关系及关节运动中肌肉工作特点、不同身体练习中不同肌群分工协作等方面。近年来有趋向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极水平发展的趋势

研究不同运动项目、强度、时间和频率等对不同人群全身各部形态结构的影响,既包括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正常人群的研究,也包括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常见病患者的研究;既包括对系统器官水平的研究,又包括对组织、细胞、亚细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的研究。

(二)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形态学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人体的身高、体重,机体各部的围度、长度及比例、骨龄、皮纹以及其遗传特征与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的体型特征和选材形态学指标研究等方面。近年来有向优秀运动员“基因解剖学”及DNA多态研究水平发展的趋势。

(三)研究人体结构的机械运动规律

过去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骨、关节、肌肉等运动器官的机械运动规律,随之心脏、血管的弹性结构、力学特征、体位变化以及内脏脏器的机械活动如胃肠蠕动和血流动力学特征等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内容。近年来有向机械信号与细胞及分子变化机制研究水平发展的趋势。

(四)研究运动损伤的形态学基础

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损伤的易发部位,如膝关节半月板、踝关节、腰椎间盘等。以上结构的形态结构与运动损伤的关系以及关节软骨和韧节的修补与置换和末端病的形态结构变化等方面是该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近年来有向干细胞移植与基因导入治愈运动性伤病基础研究水平发展的趋势。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

(一)为运动训练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要想成为一名能在体校和学校代表队、体育俱乐部等部门从事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就必须具备竞技体育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以及较强的专业技能。运动解剖学不仅是一门运动人体科学范畴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又是一门对运动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应用学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认识和掌握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机能特征,了解人体形态结构和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加深对体育技术动作、常用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理解,掌握提高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水平的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从事运动训练、教学、竞赛等工作储备知识和培养能力。

(二)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还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测量和评价、运动选材学、体育保健学等,这些课程都与运动解剖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学习运动解剖学为学好这些学科以及其他专项技术课程等奠定基础。只有掌握了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及其与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学习运动生理学,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运动

……

精彩内容

  《运动解剖学》为科教司组织编写的运动员文化教育统编教材,也是普通高等动训练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同时也是“体育专业教材建设与在线学项目”建设的“运动解剖学”在线课程的配套教材。 
     
  《运动解剖学》共7章,主要内括绪论、运动系统、内脏、脉管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运动解剖学》为新形态教材,全书通过二维码链接多种拓展资源,根据优秀运动员和普通高等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学编写,同时也适用于体育院校各专业的学生使用,还可作为教练员、健身指导者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序言

<div clasook-detail-content">  运动解剖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体育科学的交叉学科。该学科是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人体形态结构能的变化规律以及体育运动对其产生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体育科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全国高等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及综合类院校体育类专业均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教材紧密围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依据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共性要求而编写。本教材在编写设计上具有“突出、强化基础、注重应用”的特点,着重介绍人体的运动系统括骨、关节和肌肉的解剖学基础知识;简要介绍人体的内脏、脉管系统、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等内容;在内容安排上具有简明、和适用的。本教材配有大量的解剖学图片帮助学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同时通过二维码链接的方式,拓展相关的教学资源,从而使内容更丰富、更生动、更易于理解。 
     
  本教材由成都体育学院主持编写,编委来自上海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和吉林体育学院5所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解剖学学科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衷心希望通过对本教材及该门课程的学生或读者能够在掌握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掌握人体运动的原理,为指导各项运动技术的身体素质训练、各类人士的康复训练以及全动储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可为学后从事体育教动训练、健身指导以及康复训练等储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