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十二钗花语
  • 金陵十二钗花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陵十二钗花语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8.76 6.0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心武著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72112232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线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1021354

上书时间2024-06-2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
《红楼梦》,大家知道,是一部以女性角色为主的小说。作者所塑造的这些女性角色,从根源上说,都来自金陵地区。金陵在《红楼梦》里应该是一个宽泛的地理概念,从长江以北的扬州,到长江以南的南京、无锡、苏州,一直到杭州,都可称金陵,当然其核心部位是南京,南京本身又名金陵。作者以每十二位女性为一组,设置了“金陵十二钗”的册子,在第五回里,通过书中的贾宝玉这个贵族公子的眼睛,看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透露了十几个女子的信息,预言了她们的人生走向和*后归宿。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通过贾宝玉这个形象,发出了这样的宣言:“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个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这在二百多年前那样的神权社会、皇权社会、男权社会里,真如黑暗中耀眼的闪电,标志着一种新人、新思想的出现。那个时代,那样的社会,青春女性未出嫁,未走出家门,还大体能保持住生命的本真,焕发出率真烂漫的人性闪光。书里的青春女性,就仿佛是春花开放。贾宝玉自称“绛洞花王”,就是自比为一个在红色的大山洞里欣赏、体贴群花的护花王子。书里把金陵十二钗比喻成不同的花,全书充溢着对这些花样生命、花样年华的无比赞赏与珍惜,对摧花风雨充满愤懑,把青春的消逝与花朵的谢落叠加在一起喟叹。这本书,就是把金陵十二钗分别以什么花为象征告诉你,揭示其深层含义,引领你体味作者的苦心,同时,把相关的花木知识普及给你。阅读这本书,既可加深对《红楼梦》的理解,还可获得不少花木方面的知识,确实既有趣,又有益。
愿这本书,陪伴你度过休闲时光,掩卷后,你也能找到一种花木,作为你自己的象征。
【说明:本书所引《红楼梦》原文,有的读者会发觉与所看到的120回《红楼梦》版本有差异,这是因为本书所依据的是译林出版社于2017年9月出版的*版《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这80回文字是周汝昌先生用十几个古抄本逐字逐句比对,然后选出*符合曹雪芹原笔原意的字句,连缀而


【书摘与插画】

象征林黛玉的花:芙蓉花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上半回是“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书里没有明写贾宝玉的生日究竟是哪天,但通过前面一些描写可以推知,应该是四月二十六日。其实这年这天的白天,府里的众人已经为贾宝玉摆宴庆过生了,但怡红院的众丫头们,自发地凑份子,还要举办一场给贾宝玉庆生的夜宴。光是吃喝意思不大,于是大家决定挑个一起玩耍的方式,怡红院排第三位的大丫头麝月建议:“拿骰子,咱们抢红罢。”被宝玉否决:“没趣,不好,咱们占花名儿好。”怡红院排第二位的大丫头晴雯笑道:“正是,早已想弄这个顽意儿。”为了更加热闹,丫头们又去请来了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等人。书里写“晴雯去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里面装着象牙花名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又取过骰子来,盛在盒内,摇了一摇,揭开一看……”这游戏的规则是:根据骰子上呈现的点数,从掷骰子的人那里往下数,数到谁,谁就从签筒里抽花签,那花签上刻着花的形态、花名、一句相关的词语和一句相关的诗句,还有小字注明席上诸人应该做什么,而花签上的花,就成为这个女子的象征,签上的词语和诗句,就预示着这个女子的命运轨迹乃至归宿。
 黛玉之前,已有宝钗、探春、李纨、湘云、麝月、香菱抽过花签。轮到黛玉了:
 黛玉默默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枝,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
 书里把林黛玉比喻为芙蓉花,有的人一听就觉得是荷花,因为荷花有“水芙蓉”的别名。其实在植物学中,芙蓉通常是指地生的木芙蓉,是一种生长在岸上的灌木或小乔木,它开出的花才是正牌的芙蓉花。那么,象征黛玉的芙蓉究竟是什么植物呢?
 林黛玉的父亲,据书里交代:“姓林名海,字表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人,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去世后,父亲托家庭教师贾雨村把她送往京城荣国府,投靠外祖母。外祖母就是书中的贾母,是个文化修养很高的贵族妇女,林黛玉跟她住在了一起。有了大观园以后,林黛玉住进了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潇湘馆,过着诗情画意的生活。
荷花当然美丽,但是荷花被人称道的品格是出淤泥而不染,从出身来看,用荷花比喻林黛玉似乎并不合适。
 花签上所引的那句古诗,出自宋代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诗里的明妃,指西汉时汉元帝从宫中送往单于国(匈奴)和番的王昭君。诗的*后两句感叹美女大多不幸,东风比喻无法抗拒的力量。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女性,只能是自我哀叹。《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女性,虽然她试图维护自己的个性,追求自由恋爱,但到头来是一个悲剧的结局,她的命运,正与西汉的王昭君遥相呼应。在第六十四回里,林黛玉以五位古代女子为题写下《五美吟》,其中第三首吟的就是汉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薄命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据说当年汉元帝让宫廷画家毛延寿为宫中女子画像,王昭君因为没有贿赂毛延寿,毛延寿就故意把她画得相貌平平。汉元帝舍不得把宫中美女送给匈奴首领,就下旨让王昭君去和番,临别前一见,才知王昭君乃绝代佳人,但悔之已晚。林黛玉此诗主要表达女性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愤懑:就算你君王不在乎美貌,那你也不必把决定女子命运的权力交给一个画师呀!
 花签上“风露清愁”四个字,点明林黛玉从扬州投靠到京城荣国府,虽然物质生活还不错,但毕竟是寄人篱下。而她那特立独行的性格,被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所排斥,因此大有“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存压力,令她愁闷。但她在这种生存环境里,又总保持着自身的清洁,特别是精神上不受封建礼教的玷污。就好比木芙蓉所开的芙蓉花,总是被寒冷的露水侵袭,依然能抵御霜寒,傲然开放。木芙蓉所开的芙蓉花似乎更合适作为清高优雅的林黛玉的象征。



 
 
 
 

商品简介

 本书是刘心武先生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新作。该书以《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涉及的12位女性为主,以《金陵十二钗副册》等信息涉及的4位女性为辅,结合《红楼梦》的文本,一共探讨了16位女性与一些花木之间的联系,并将与人物性格或命运联系*紧密的花作为人物的象征,引领读者体味曹雪芹的创作苦心。一方面,作者通过文本细读向读者展示了曹雪芹的精妙构思,即如何用“无意随手、伏延千里”的手法预示人物的人生遭遇和*终命运,表现了曹雪芹对金陵十二钗花样生命、花样年华的无比赞赏与珍惜,对摧花风雨的满腔愤懑,耐人寻味;另一方面,作者对相关花木均做了植物学上的解释,使本书具有科普性,体现了花木的植物属性、文化内涵与人物的情感和命运的相通,别具一格。这种写法有利于读者体会曹雪芹运用花木侧面表现人物生存状态的深层用意,读来有益又有趣,为红学普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此外,该书配有由国内一线植物画师严岚绘制的精美植物插图,使本书更具艺术观赏价值。



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很好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共计61集,并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2012年出版《刘心武文存》40卷。除小说与《红楼梦》研究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散文随笔写作。2014年推出新的长篇小说《飘窗》。2016年推出《刘心武文粹》26卷。

目录
林黛玉篇        
林黛玉的象征是那种地生的木芙蓉开出的花,仿佛在喃喃低语:我鄙夷金银,崇尚纯净,我在风露中哀愁,与摧残抗争,我为的是我的心!
薛宝钗篇       
薛宝钗的象征是牡丹花,她的花语是什么?既然“任是无情也动人”,那么她也坚信“此时无声胜有声”,她以冷然、贞静面对人世,她活得很辛苦,可叹她终究还是悲剧的结局。
贾元春篇        
贾元春的象征是石榴花,她的花语是:初夏榴花未结实,可叹命运不由己!
贾探春篇        
杏花作为贾探春的象征,其花语是:虽然日边倚云栽,究竟还与茜草伴。我有大志立事业,只能海外试一番。
史湘云篇         
象征史湘云的花是西府海棠花,其花语在书中有两次凝练的表达。一次是在第四十九回:是真名士自风流!一次是在第六十三回:惟大英雄能本色!
妙玉篇          
妙玉的象征是白雪中的红梅,她的花语是:白雪越酷,红梅越艳;救人厄难,度恨菩提!
贾迎春篇        
象征贾迎春的是茉莉花,她的花语是:我懦弱,我无助;然而花阴下穿茉莉花的我,也是宇宙间一个有尊严的小小生命,自怜惜,自芬芳!
贾惜春篇        
婆娑花就是她的象征,她的花语是:古人曾也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我?
王熙凤篇        
与王熙凤关联的花是黄花菜开的花,她的花语是:满地黄花满眼金,机关算尽枉聪明!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灵空!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半世心!
巧姐篇        
与巧姐相关的花应该是暗紫红色的佛手花,她的花语是: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扶危济困!
李纨篇        
李纨自比老梅,她终生守着独子贾兰,将他培养成一盆茂兰。她的花语是:老梅伴着茂兰开,哪管他人兴与衰!喜极而亡不及悟,阴德才是永世财!
秦可卿篇        
秦可卿的象征是月中桂花,她的花语是:情可亲,情可倾!情可轻,情可清!宿孽总因情,莫若无情,到头来,却又难舍人间情!
香菱篇        
象征香菱的花是并蒂菱花,她的花语是:根并荷花一茎香,有命无运实堪伤!寄言天下众父母,莫让儿女被拐亡!
晴雯篇        
晴雯的象征是金凤仙花,她的花语是:急性子,最本真!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不惧人怨!若有来生,还要撕扇!
袭人篇        
桃花是袭人的象征,她的花语是:真个温柔和顺,实有难言之隐。桃花有情,狂飙难禁,随波逐流,身不由己!
麝月篇        
象征麝月的花是荼花,她的花语是:不知己是荼   花,自开自谢几度春;昔日繁华恍如烟,今日回首何堪言!
后   记

内容摘要

黛玉篇

象征林黛玉的花:芙蓉花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上半回是“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书里没有明写贾宝玉的生日究竟是哪天,但通过前面一些描写可以推知,应该是四月二十六日。其实这年这天的白天,府里的众人已经为贾宝玉摆宴庆过生了,但怡红院的众丫头们,自发地凑份子,还要举办一场给贾宝玉庆生的夜宴。光是吃喝意思不大,于是大家决定挑个一起玩耍的方式,怡红院排第三位的大丫头麝月建议:“拿骰子,咱们抢红罢。”被宝玉否决:“没趣,不好,咱们占花名儿好。”怡红院排第二位的大丫头晴雯笑道:“正是,早已想弄这个顽意儿。”为了更加热闹,丫头们又去请来了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等人。书里写“晴雯去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里面装着象牙花名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又取过骰子来,盛在盒内,摇了一摇,揭开一看……”这游戏的规则是:根据骰子上呈现的点数,从掷骰子的人那里往下数,数到谁,谁就从签筒里抽花签,那花签上刻着花的形态、花名、一句相关的词语和一句相关的诗句,还有小字注明席上诸人应该做什么,而花签上的花,就成为这个女子的象征,签上的词语和诗句,就预示着这个女子的命运轨迹乃至归宿。
 黛玉之前,已有宝钗、探春、李纨、湘云、麝月、香菱抽过花签。轮到黛玉了:
 黛玉默默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枝,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
 书里把林黛玉比喻为芙蓉花,有的人一听就觉得是荷花,因为荷花有“水芙蓉”的别名。其实在植物学中,芙蓉通常是指地生的木芙蓉,是一种生长在岸上的灌木或小乔木,它开出的花才是正牌的芙蓉花。那么,象征黛玉的芙蓉究竟是什么植物呢?
 林黛玉的父亲,据书里交代:“姓林名海,字表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人,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去世后,父亲托家庭教师贾雨村把她送往京城荣国府,投靠外祖母。外祖母就是书中的贾母,是个文化修养很高的贵族妇女,林黛玉跟她住在了一起。有了大观园以后,林黛玉住进了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潇湘馆,过着诗情画意的生活。
荷花当然美丽,但是荷花被人称道的品格是出淤泥而不染,从出身来看,用荷花比喻林黛玉似乎并不合适。
 花签上所引的那句古诗,出自宋代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诗里的明妃,指西汉时汉元帝从宫中送往单于国(匈奴)和番的王昭君。诗的两句感叹美女大多不幸,东风比喻无法抗拒的力量。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女性,只能是自我哀叹。《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女性,虽然她试图维护自己的个性,追求自由恋爱,但到头来是一个悲剧的结局,她的命运,正与西汉的王昭君遥相呼应。在第六十四回里,林黛玉以五位古代女子为题写下《五美吟》,其中第三首吟的就是汉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薄命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何畀画工?
 据说当年汉元帝让宫廷画家毛延寿为宫中女子画像,王昭君因为没有贿赂毛延寿,毛延寿就故意把她画得相貌平平。汉元帝舍不得把宫中美女送给匈奴首领,就下旨让王昭君去和番,临别前一见,才知王昭君乃绝代佳人,但悔之已晚。林黛玉此诗主要表达女性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愤懑:就算你君王不在乎美貌,那你也不必把决定女子命运的权力交给一个画师呀!
 花签上“风露清愁”四个字,点明林黛玉从扬州投靠到京城荣国府,虽然物质生活还不错,但毕竟是寄人篱下。而她那特立独行的性格,被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所排斥,因此大有“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存压力,令她愁闷。但她在这种生存环境里,又总保持着自身的清洁,是精神上不受封建礼教的玷污。就好比木芙蓉所开的芙蓉花,总是被寒冷的露水侵袭,依然能抵御霜寒,傲然开放。木芙蓉所开的芙蓉花似乎更合适作为清高优雅的林黛玉的象征。




主编推荐

黛玉抽出芙蓉签,象征她的究竟是水芙蓉还是木芙蓉?湘云抽出海棠签,象征她的是哪种海棠?……曹雪芹以花喻人,有何深意?红学大家刘心武为你揭开红楼花语中的秘密!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本书是刘心武先生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新作。该书以《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涉及的12位女性为主,以《金陵十二钗副册》等信息涉及的4位女性为辅,结合《红楼梦》的文本,一共探讨了16位女性与一些花木之间的联系,并将与人物性格或命运联系最紧密的花作为人物的象征,引领读者体味曹雪芹的创作苦心。一方面,作者通过文本细读向读者展示了曹雪芹的精妙构思,即如何用“无意随手、伏延千里”的手法预示人物的人生遭遇和最终命运,表现了曹雪芹对金陵十二钗花样生命、花样年华的无比赞赏与珍惜,对摧花风雨的满腔愤懑,耐人寻味;另一方面,作者对相关花木均做了植物学上的解释,使本书具有科普性,体现了花木的植物属性、文化内涵与人物的情感和命运的相通,别具一格。这种写法有利于读者体会曹雪芹运用花木侧面表现人物生存状态的深层用意,读来有益又有趣,为红学普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此外,该书配有由国内一线植物画师严岚绘制的精美植物插图,使本书更具艺术观赏价值。

媒体评论
黛玉抽出芙蓉签,象征她的究竟是水芙蓉还是木芙蓉?湘云抽出海棠签,象征她的是哪种海棠?……曹雪芹以花喻人,有何深意?红学大家刘心武为你揭开红楼花语中的秘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