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园城市儿童游憩空间参与式设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公园城市儿童游憩空间参与式设计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8.76 6.0折 4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玮著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384340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1590075

上书时间2024-06-2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公园城市儿童游憩空间参与式设计》尝试构建公园城市儿童游憩空间参与式设计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公园城市儿童游憩空间参与式设计》分为6章:第1章为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在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童年的社会性建构、公园城市理念探索背景下,运用多学科交叉关联分析,明确儿童游憩空间参与式设计研究意义;第2章为背景、对象、方法与视角,主要围绕公园城市、儿童游憩空间、参与式设计、系统科学四个方面,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明确公园城市游憩空间与儿童关系、环境教育考量及参与式设计依据;第3、4、5章为儿童游憩空间参与式设计系统分析,主要从物理空间、阶段步骤、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构建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并结合公园城市建设实践案例解读和启示分析进行实证和印证;第6章为总结,提出研究结论并展望未来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公园城市儿童游憩空间参与式设计》力求全面、客观地补充和完善儿童游憩空间参与式设计本体论、方法论、实践论认识,力争为儿童游憩空间创设提供借鉴参考。



目录

第1章相关理念概述

1.1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1.2生态文明发展模式

1.3童年的社会性建构

1.4公园城市理念探索

第2章背景、对象、方法与视角

2.1公园城市

2.2儿童游憩空间

2.3参与式设计

2.4系统科学观

第3章物理空间参与式设计

3.1绿道

3.2公园

3.3社区

3.4文博教育

第4章阶段步骤参与式设计

4.1阶段Ⅰ:项目策划

4.2阶段Ⅱ:项目设计

4.3阶段Ⅲ:项目施工

4.4阶段Ⅳ:项目运营

第5章利益相关者参与式设计

5.1设计师

5.2儿童

5.3其他利益相关者

5.4实践社群与多元伙伴合作

第6章趋势与展望

6.1系统认知

6.2以境为教

6.3公众参与

6.4儿童参与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摘要
1章相关理念概述

1.1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儿童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国民素质的竞争是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世界将由今天的儿童主导,他们将决定城市的未来。儿童是创造性的存在,不仅创造了当下的自己,也创造着日后成为的那个成人。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正式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能满足我们现今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发展模式”,随之而成为世界各国及国际性组织在面对环境变迁及污染问题的最高指导原则。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偏颇以及不当的行为所致。挪威哲学家阿恩·奈斯(ArneNaess)提出“深层生态学”理论并在《环境危机与人类价值观演进》(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Values)一文中指出:现今环境危机最显著的原因,就是人与自然的分离,若让儿童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对于发展认知、增进知识与改变态度相信会有极大的帮助。如果要彻底改变人们对环境的看法和行为,就必须要从教育儿童着手,发展儿童对自然的知觉感悟,培养儿童珍惜自然的情感意识。

公园城市建设应该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充分考虑儿童环境教育的可能。《二十一世纪议程》(Agenda 21)明确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及提升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儿童是未来的主人翁,环境教育应当立足儿童一生及世代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基于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环境教育模式可以通过实施儿童参与环境景观设计得以实现。在儿童参与与他们自己密切相关的环境景观设计时,种种亲身体验景观营建的过程,可以建立儿童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的亲密联系,并且加深他们对自然的理解,促进其自然认知的发展。儿童参与有利于从小教育他们个体与自然的关系,促使他们能积极主动与自然互动,形成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习惯,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科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素养,引导他们成为一个有知识、有参与的公民,并能采取负责任的个人和团体行动,确保未来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生态文明发展模式

人类发展的取向和选择必然是绿色模式,即生态文明发展模式。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唤起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单独形成一章,着重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表明了中国在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阔视野强调(图1-1)“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作为一种生态系统论命题,从价值基础上重置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前提,在对自然界的整体认知和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处理上充分肯定了自然的内在价值。20171018日,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精彩内容

本书分为6章:第1章为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在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童年的社会性建构、公园城市理念探索背景下,运用多学科交叉关联分析,明确儿童游憩空间参与式设计研究意义;第2章为背景、对象、方法与视角,主要围绕公园城市、儿童游憩空间、参与式设计、系统科学四个方面,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明确公园城市游憩空间与儿童关系、环境教育考量及参与式设计依据;第3、4、5章为儿童游憩空间参与式设计系统分析,主要从物理空间、阶段步骤、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构建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并结合公园城市建设实践案例解读和启示分析进行实证和印证;第6章为总结,提出研究结论并展望未来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