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安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1)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2.73 6.0折 8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余钟夫主编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ISBN9787517710004

出版时间2022-04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11579836

上书时间2024-06-2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西安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1》由五部分,共11个研究项目形成,针对西安城市空间有机更新改造、西安智慧交通创新发展、西安市跨渭河发展重点区域规划思路研究、西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培育西安硬科技技术要素市场的路径、西安市与周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电子信息领域西安市攻关“卡脖子”技术优势、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政策及进展、西安高新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融合发展、基于核心企业带动的西安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西安高新区培育硬科技产业的路径与政策等进行了研究。



作者简介

余钟夫,西安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目录

目 录第一部分  城市创新西安城市空间有机更新改造研究一、西安城市空间有机更新改造的理念及背景二、西安城市更新改造现状及意义 三、西安城市有机更新改造的基本构想四、西安城市有机更新改造的整体布局五、西安城市有机更新发展的实施措施西安智慧交通创新发展研究一、“智慧交通”的内涵 二、创建重量“西安智慧交通创新基地”的必要性三、基本建设思路西安市跨渭河发展重点区域规划思路研究一、现状分析 二、背景研判三、战略定位四、功能分区 五、项目支撑六、开发建议第二部分  市场培育西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研究一、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背景—机制、政策和发展格局二、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问题 三、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启示—基于“三螺旋”理论 四、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建议培育西安硬科技技术要素市场的路径研究一、理论分析二、建设基础 三、路径建议 四、保障措施第三部分  技术突破电子信息领域西安市攻关“卡脖子”技术优势研究一、“卡脖子”技术概念及产生背景二、电子信息领域“卡脖子”技术梳理 三、西安市电子信息领域攻关“卡脖子”技术优势 四、西安市攻关电子信息领域“卡脖子”技术建议西安市与周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研究一、问题提出 二、大气污染现状与空间分布特征三、关中城市群大气污染物空间相关性研究 四、联防联治政策有效性研究 五、 主要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第四部分  融合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政策及进展研究一、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现状二、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政策情况三、关中平原城市群推动一体化发展的做法及成效 四、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五、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一体发展建议 西安高新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融合发展研究一、西安高新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高新区与西电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三、国内外高校与园区合作发展的经验再看 四、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原则和模式 五、西安高新区与西电融合空间构想 六、创建中国人工智能谷(中国智谷)七、推进融合发展的若干建议第五部分  产业发展西安高新区培育硬科技产业的路径与政策建议研究一、理论基础二、现有发展基础与存在的不足三、硬科技产业培育的战略路径 四、硬科技产业培育的政策建议基于核心企业带动的西安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一、研究背景 二、核心企业对产业集群的作用 三、西安市两用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四、我国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与经验五、西安市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六、西安市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建议



内容摘要
西安城市空间有机更新改造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一路高歌猛进,城市更新改造势如破竹,史无前例,使中国城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伴随这样的进程,城市更新和改造也是有声有色,城市形象亦发生了巨变,尤以城墙以外区城变化为甚。相应地,西交城市范围也不断扩大,城市所辖范围超过一万平方干米,建成区面积达730平方千米,都市圈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在肯定西安城市建设和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要看到西安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更新改造的区域。要做好更新和改造,需要依循更新的要求、更先进的理念、更科学合理的方式、更有智慧的执行力。本报告不对西安和中国其他许多城市过去多年的城市更新和改造工作的成效和得失进行评判,仅对西安建设和发展尚需更新和改造的重点难点区域及其有关工作做一些思考和分析,为使十四五期间及以后西安城市更新和改造工作能够更有序、更有效地推进提供一些设想和参考。

一、西安城市空间有机更新改造的理念及背景

(一)城市更新理念起源

一般认为,城市更新理念最初起源于霍华德、恩威和帕克、沙里宁等人的田园城市”“卫星城”“有机疏散等理论。这些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以及城市的更新改造,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其后,芒福德、雅各布斯、霍尔、亚历山大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逐渐成为当代城市更新的新理念。

城市更新的实践性概念起源于1949年美国住宅法中的城市再发展,早期的城市更新主要指城市建筑的拆除与改造新建。19588月,在荷兰召开的第一次城市更新工作研讨会上,明确了城市更新的理念和内涵。提出城市更新涉及建筑、街道、公园、绿地和购物、娱乐、基础设施等的更新改造,以形成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之后欧美国家在20廿纪六七十年代开展了大规模城市更新。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城市更新除了一般性拆旧建新之外,后来纳入了社会与经济要素。城市更新的任务也更加倾向于城市再生(Urban Regenerate),其包含的意义已经不只是城市物质环境的改善,而有更广泛的社会与经济复兴意义。

(二)国内城市更新改造理论和实践

由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历史进程的滞后性,中国城市更新改造的理论创见以学习、借鉴和应用性发挥为主。

20世纪80年代初期,陈占祥把城市更新主要定义为城市新陈代谢的过程,既有推倒重来的重建,也有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旧建筑的修复等。90年代初,吴良铺提出了城市有机更新的概念,主张城市更新建设应该按照城市内在的秩序和规律,顺应城市的发展肌理,采用适当的规模、合理的尺度进行更新,使城市改造区的环境与城市整体环境、历史文化相一致。但吴、陈二人对与更新改造相关的社会和经济等方面涉及较少。

其后,国内学者相继提出了城市系统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理论。90年代后期,面对旧城改造更新面广量大、矛盾众多的现实,传统的更新思路及其规划难以担当责任,需要建立一套目标更为广泛、内涵更加丰富、执行更加灵活的规划系统,这就需要从整体上对旧城进行全面研究,制定一个系统的旧城改造规划。城市更新突出以促进城市功能结构的整体协调为目标,旨在建设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人居环境。系统更新改造理论应运而生。

……




精彩内容

《西安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1》由五部分,共11个研究项目形成,针对西安城市空间有机更新改造、西安智慧交通创新发展、西安市跨渭河发展重点区域规划思路研究、西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培育西安硬科技技术要素市场的路径、西安市与周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电子信息领域西安市攻关“卡脖子”技术优势、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政策及进展、西安高新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融合发展、基于核心企业带动的西安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西安高新区培育硬科技产业的路径与政策等进行了研究。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