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
  • 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6.74 6.0折 7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昝涛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521742367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11566736

上书时间2024-06-2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中东,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诞生了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孕育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成就了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等伟大帝国的辉煌。
然而如今,中东却成了动荡和战乱的代名词。宗教冲突和战争频发,民众抗议此起彼伏,恐怖主义肆虐。文明的摇篮如何变成了混乱的温床?
在《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中,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专攻中东研究20多年的昝涛老师,将为您揭开中东乱局的真相,探讨中东动荡的根源。全书从历史的视角切入,先是回顾了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奥斯曼—土耳其文明给当代中东留下的遗产,然后从不同角度观察中东五个大国的现状:
伊朗,在经历了“伊斯兰革命”之后,仍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拉扯下动荡不断;伊拉克,经过被美国主导的重建,前途依旧不甚明朗;埃及,经历了两次革命的冲击,竟又回到了军人主政的原点;叙利亚,在各大国的干预下,胶着了十年的内战还是看不到尽头;土耳其,在埃尔多安和正发党的长期执政下,开始怀抱着“新奥斯曼主义”去追逐自己的“大国梦”。
除了国别的视角,昝涛老师更是从现代化、全球史、地缘政治和能源政治等多重角度,观察近几十年来,尤其是“阿拉伯之春”爆发以后中东整体上的新变化:为什么说全球化和现代化是IS等恐怖组织兴起的原因之一?伊朗和土耳其为何成了主导中东地缘政治的两极,历史竟仿佛回到了奥斯曼帝国和萨非帝国争霸的时代?美国的页岩革命给中东的石油政治又带来了哪些冲击?巴以问题为何已经被边缘化?……
如今,随着IS的衰亡,自西方崛起以来便困扰着伊斯兰世界的问题——既要现代化,又不想失去伊斯兰色彩——重新成为中东各国的主要议题。“后IS时代”的中东将走向何方?是否会继续动荡下去?我们也许可以从昝涛老师为我们梳理的脉络中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

昝涛,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北京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专攻土耳其近现代史、中东研究,精通英语、土耳其语,具备日文、奥斯曼文与乌兹别克文等多语种文献阅读能力,曾多次赴土耳其、中亚、伊朗、日本、英国、美国等地调研、访学和交流,已发表中外文论文数十篇,代表作有《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等。 昝涛老师在北京大学开设有“伊斯兰教与现代世界”“奥斯曼-土耳其史”“亚非拉近现代史练习”“民族主义研究专题”等课程,多次获得科研与教学奖励及荣誉。在教学和科研之余,昝涛老师还积极参与公共史学,通过“喜马拉雅”“看理想”等平台向公众普及土耳其历史、中东文明和优选史的相关知识。



目录

序 吴思科 自序 v 第 一部分 历史的背影 引 言 何为“中东”? 3 第 一章 阿拉伯的故事 13 章 从奥斯曼到土耳其 29 第三章 伊朗的骄傲与“纠结” 65 附 言 分裂的中东 79 部分 从霍梅尼到“阿拉伯之春” 引 言 中东国家的政治合法问题 85 第四章 伊朗的与变迁 89 第五章 外来势力下的伊拉克重建 113 第六章 埃及的两场“” 141 第七章 陷入动乱的叙利亚 163 附 言 中东政治变迁的一些特点 191 第三部分 土耳其模式 引 言 历的“土耳其模式” 199 第 八 章 凯末尔主义及其转型 207 第 九 章 正发党、埃尔多安统制 239 第 十 章 “大历史”视野下的土耳其军人政变 267 第十一章 圣索菲亚:历史记忆与现实政治 295 第十二章 土耳其“向东看”? 313 附 言 所谓的“新奥斯曼主义” 353 第四部分 主义、全球化与中东局势 引 言 主义与现代 359 第十三章 主义的政治—社会维度 367 第十四章 欧洲的中东问题 393 第十五章 全球化与中 429 结 语 从世界历史看“后IS时代”的中东 463 参考书目 473



内容摘要
中东,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诞生了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孕育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成就了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等伟大帝国的辉煌。然而如今,中东却成了动荡和战乱的代名词。宗教冲突和战争频发,民众抗议此起彼伏,恐怖主义肆虐。文明的摇篮如何变成了混乱的温床?在《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中,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专攻中东研究20多年的昝涛老师,将为您揭开中东乱局的真相,探讨中东动荡的根源。全书从历史的视角切入,先是回顾了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奥斯曼—土耳其文明给当代中东留下的遗产,然后从不同角度观察中东五个大国的现状:伊朗,在经历了“伊斯兰革命”之后,仍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拉扯下动荡不断;伊拉克,经过被美国的重建,前途依旧不甚明朗;埃及,经历了两次革命的冲击,竟又回到了军人主政的原点;叙利亚,在各大国的干预下,胶着了十年的内战还是看不到尽头;土耳其,在和正发党的长期执政下,开始怀抱着“新奥斯曼主义”去追逐自己的“大国梦”。除了国别的视角,昝涛老师更是从现代化、优选史、地缘政治和能源政治等多重角度,观察近几十年来,尤其是“阿拉伯之春”爆发以后中东整体上的新变化:为什么说全球化和现代化是IS等恐怖组织兴起的原因之一?伊朗和土耳其为何成了中东地缘政治的两极,历史竟仿佛回到了奥斯曼帝国和萨非帝国争霸的时代?美国的页岩革命给中东的石油政治又带来了哪些冲击?巴以问题为何已经被边缘化?……如今,随着IS的衰亡,自西方崛起以来便困扰着伊斯兰世界的问题——既要现代化,又不想失去伊斯兰色彩——重新成为中东各国的主要议题。“后IS时代”的中东将走向何方?是否会继续动荡下去?我们也许可以从昝涛老师为我们梳理的脉络中找到答案。

主编推荐

拓展世界认知图景,读懂“”上的枢纽地区,关几十年中东的大变局。 中东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全球的交通枢纽和地缘政治的要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中东史一直是世界史领域研究和写作的热门题材。不同于市场上诸多关于中东历史的书,本书侧重于讲二三十年,尤其是所谓“阿拉伯之春”以来中东的历史轨迹,展现了中东在IS的冲击、大国干预、国内、全球化,以及传统和现代的拉扯下发生的大变局,是一本了解现当代中东的上佳读物。 从3大帝国切入,以5个中东大国为主线,展示各国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探索中东乱局的历史和现实根源。 全书先是从阿拉伯帝国、波斯萨非帝国、奥斯曼帝国留给当代中东的遗产切入,探讨了中东分裂混乱的深层历史原因,然后集中探讨了5个中东大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不同道路,以及它们当临的主要问题。实行“伊斯兰主义”的伊朗、世俗主义的典范土耳其、被大国强行改造的伊拉克、在大国介入下陷入内战的叙利亚、后回到军人主政起点的埃及,5个国家,5种命运,混乱和动荡相似又相异。 基于长时段历史视野,对理解俄乌冲突和当下形势具有重要看参考价值。 中东离俄乌战场并不遥远,土耳其更是与乌克兰隔黑海相望,与俄罗斯有着几个世纪的恩怨情仇。土耳其积极介入俄乌冲突,在俄罗斯、乌克兰和西方之间左右逢源,俄乌已几度在土耳其举行谈判。未来,土耳其在俄乌冲突还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本书关于土耳其的部分详细考察几十年,尤其是埃尔多安上台以来土耳其的外交政策,对于理解中东,尤其是土耳其与这场冲突的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多视角、大视野,从全球史的角度看中东以及中东与世界的关系,观点深刻独到。 全书从跨国史、现代化、全球化、文明史、地缘、能源等多个视角观察中东,提出了一些富有深度和预见的观点:伊朗和土耳其已经成了中东地缘政治的两极,历史竟仿佛回到了奥斯曼帝国和萨非帝国争霸的时代;美国的页岩导致中东石油在全球政治中的地位下降;“后IS时代”,既要现代化,又不想失去伊斯兰色彩,重新成为困扰中东各国的主要问题……由于中东具有很强的对外辐射能力,全书更是将中东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所探讨的问题也超出了中东的地理范围,尤其是探讨了中东对欧洲的影响。 基于北京大学中东文明通识核心课10多年教研经验,中国学者参与中东研究的重要成果!摆脱西方学者的话语霸权和中东学者的乡愁,更加客观中立地看待和研究中东! 上的中东研究被西方学者和中东本地学者垄断,但是,由于西方与伊斯兰世界从中世纪以来冲突不断,西方学者往往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中东;而中东本土学者则可能在研究中投入了太多对家乡的感情。本书则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看中东,更加客观中立,能够看到一些西方和中东学者看不到的“真面目”。本书是北京大学昝涛老师基于北京大学中东文明通识核心课“伊斯兰教与现代设世界”10多年教研经验写出。昝老师专攻中东研究和奥斯曼—土耳其研究20余年,精通土耳其语,具备日文、奥斯曼文与乌兹别克文等多语种文献阅读能力,曾多次赴土耳其、中亚、伊朗、日本、英国、美国等地调研、访学和交流,学底深厚,是写作这个主题的不二人选。 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力荐。 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前驻沙特和埃及大使吴思科先生作序!中东史和全球史知名学者、东京大学副校长羽田正教授撰文力荐!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张信刚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教授、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吴冰冰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所长王献华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崇明副教授、《枢纽》作者施展教授、万圣书园创办人刘苏里等7位知名学者诚挚荐读!



精彩内容

中东,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诞生了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孕育了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大,成了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等帝国的辉煌。 然而如今,中东却成了动荡和战乱的代名词。冲突和战争频发,民众抗议此起彼伏,恐怖主义肆虐。文明的摇篮如何变成了混乱的温床? 在《从巴格达到伊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中,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专攻中东研究20多年的昝涛老师,将为您揭开中东乱局的,探讨中东动荡的根源。全书从历史的视角切入,先是回顾了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奥斯曼—土耳其文明给当代中东留下的遗产,然后从不同角度观察中东五个大国的现状: 伊朗,在经历了“伊斯兰”之后,仍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拉扯下动荡不断;伊拉克,经过被美国的重建,前途依旧不甚明朗;埃及,经历了两次的冲击,竟又回到了军人主政的原点;叙利亚,在各大国的干预下,胶着了十年的内战还是看不到尽头;土耳其,在埃尔多安和正发党的执政下,开始怀抱着“新奥斯曼主义”去追逐自己的“大国梦”。 除了国别的视角,昝涛老师更是从现代化、全球史、地缘政治和能源政治等多重角度,观几十年来,尤其是“阿拉伯之春”爆发以后中东整体上的新变化:为什么说全球化和现代化是IS等恐怖组织兴起的原因之一?伊朗和土耳其为何成了中东地缘政治的两极,历史竟仿佛回到了奥斯曼帝国和萨非帝国争霸的时代?美国的页岩给中东的石油政治又带来了哪些冲击?巴以问题为何已经被边缘化?…… 如今,随着IS的衰亡,自西方崛起以来便困扰着伊斯兰世界的问题——既要现代化,又不想失去伊斯兰色彩——重新成为中东各国的主要议题。“后IS时代”的中东将走向何方?是否会继续动荡下去?我们也许可以从昝涛老师为我们梳理的脉络中找到答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