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大城市智慧应急:全球视野下的路径探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超大城市智慧应急:全球视野下的路径探索::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4.75 6.0折 5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建平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9257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1792544

上书时间2024-06-2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言/1

 前言/1

 导论/1

 第一章国内外应急管理的模式与特色/9

 第一节中国模式应急管理/10

 第二节美国应急管理/14

 第三节日本应急管理/21

 第四节俄罗斯应急管理/25

 第五节英国应急管理/30

 第二章国内外数字化转型及应急管理的数字化赋能/36

 第一节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进阶/36

 第二节部分城市应急管理的数字化工作介绍/59

 第三节城市应急管理数字化赋能要点/70

 第四节数字化赋能的技术趋势与智慧社会典型场景/74

 第三章上海智慧应急与管理的关键举措/83

 第一节规划引领全力打造韧性城市/83

 第二节常态体检把控城市整体概况/96

 第三节持续优化城市“一网统管”平台/102

 第四节智慧应急重在加强联勤联动/104

 第五节规范保险市场推动依法应急/112

 第四章上海可能面临的新风险及对策/121

 第一节“运动式”碳减排带来新的不确定性/121

 第二节树立全周期意识防范数字城市新风险/126

 第三节自动驾驶技术催生交强险的优化/136

 第四节提升智慧港口信息化技术效应/152

 第五节统筹技术防御风暴潮洪“四碰头”/162

 第六节完善舆情预警化解舆情危机/167

 后记/181

精彩内容
第一章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应急管理的典型模式,经归纳分析后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高级别应急管理委员会模式”,其特点为“国家在应急管理体系中设置级别高于各大部委的应急管理委员会”,如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印度国家灾害管理委员会等。第二类为“国家综合应急管理部门模式”,其特点为“一般是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拥有庞大的和强有力的应急救援和基础保障队伍,可在一定时间内快速完成重要的应急救援工作。”如加拿大公共安全部和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第三类为“国家部门内设应急管理机构模式”,其特点为“各专业部门承担各自领域灾害的监测预警和日常管理等工作”,如美国的联邦应急管理局,巴西的国家民防和保护局。一般而言,多数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均有三种模式中的两种,如我国就是第二类和第三类的结合。相比而言,联邦制国家采用国家部门内设应急管理机构模式较多。第二章在分析数字化转型内涵的基础之上,总结了部分城市应急管理数字化赋能现状,重点针对超大城市应急管理数字化赋能的定位进行诠释。主要结论为,超大城市应急管理数字化赋能宜围绕“观、管、防、统、救”开展。一是要实现数据化观,用数据将“未病”可视化,做到风险底数清。二是要实现信息化管,挖掘数据形成有用信息从而监控未病,控好已病,做到风险情况明。三是要实现智能化防,防好大病,用智能化的手段去解决人员不足、判断不准等问题。四是要实现智慧化统,特别是强化从数据上发现系统性、结构性问题的能力,推进系统能级的跨越,避免“只缘生在此山中”的困境。五是要实现现代化救,围绕队伍、资源、装备,针对事故或事件的处置要求,实现高效快速反应。第三章重点总结了上海智慧应急与管理的关键举措。比如韧性城市建设规划的设计、城市常态体检的现象与发展要求、“一网统管”的优化路径、联勤联动的智能要求、市场机制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等。第四章对上海可能面临的新风险做了研判。一是“运动式”碳减排带来的不确定性。二是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三是自动驾驶对交强险的冲击。四是智慧港口建设风险,要规避这些风险必须要重视经济性、稳定性和制度性。五是风、暴、潮、洪“四碰头”特别灾害风险防控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六是化解舆情风险,重点分析了舆情风险的特殊性、预警和危机引导的主要原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