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熵战: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管理探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华为熵战: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管理探索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0.75 6.0折 68 全新

库存3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汤献华刘宏基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20732239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1964521

上书时间2024-06-2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汤献华 25年致力于实践、研究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心凝聚课题,对打通科技与人文之间的界限有强烈兴趣与热爱,对任正非与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与思维方式有10年以上的研究历程,经过多年大型央企中层、民企高层工作历练。擅长从哲科思维切入,助力企业人的认知升级。目前,专注于“赋能团队,成就幸福企业”的事业。 刘宏基 曾供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华为期间连续四次绩效评级为A,职级在短时间内提升三级;现为某上市公司高管。长期从事数理与计算机相关科学的研发工作,2018年获“创客中国”国家电投大数据与智能应用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第一名。

目录

理论篇

第1章 熵增定律:生命与非生命的终极定

问:为什么要学熵增定律

反熵增:华为的“晾衣绳”

熵增定律:科学第一法则

释:熵之形

解:从无序到有序

结语:从熵世界观到熵思维


实践篇

第2章 开放: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

开放之道

开放之术

结语:开放是负熵之始

第3章 远离平衡态:以奋斗者为本

华为职级体系

华为分钱法

华为分权法

华为分机会法

华为分荣誉法

结语:从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到价值追求

第4章 非线性:方向要大致正确

战略非线性

文化非线性

运营非线性

结语:企业是企业家专注力的微积分

第5章 涨落: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人才计划

人才有效管理

结语:呼唤有集体意识的英雄

解析篇

第6章 企业家是企业的麦克斯韦妖

麦克斯韦妖:从无序到有序的推手

任正非:华为的麦克斯韦妖

与熵共生

结语:这世界有条路叫“任正非路”

后记 任正非的熵思维与稻盛和夫的量子思维

致谢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毫无疑问,华为是一家现象级企业,所以市面上研究华为的书很多,为什么本书还要来凑热闹?因为华为的探索实践很丰富,看华为有多种角度: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研发、营销、从战略到执行、财经、数字化转型等,甚至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多本书。然而,只有找到一根主线把它们整体串起来才能避免眼花缭乱进而掌握要领。就像晾晒衣物一样,有衬衣、裤子、袜子等,颜色各异,功能不同,样样不可或缺,但只要将其挂上晾衣绳,一切就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那么,华为的那根“晾衣绳”是什么?

本书的研究结论是:反熵增。

反熵增(熵减),就是华为一切思想和行动的“晾衣绳”,经由这根晾衣绳穿透,华为发展中不变的底层逻辑便水落石出,此时我们再去看任正非在各种情况下的决策,就不再是雾里看花、管中窥豹,而是洞若观火、成竹在胸。也就是说,找到了这根“晾衣绳”,就能更好地“看透”任正非、理解华为,我们也就能从表面纷繁复杂的华为之“what(做了什么)”“how(如何做)”中,找到华为之“why(为什么做)”,进而便可举一反三。

任正非在一次与华为首席管理科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的黄卫伟教授交流管理问题的时候发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着同样的规律:管理的本质是构建秩序,有序就是熵减,无序即是熵增。本质上,管理之道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确有相通之处:企业生命周期演进也是熵由低到高,逐步走向混乱,失去发展动力直至最终走向死亡的。

理通百事通。2012年,任正非在与2012实验室的专家座谈中,第一次在内部提到了熵。他说:“我把热力学第二定律从自然科学引入到社会科学中来,意思就是要拉开差距,由数千中坚力量带动15万人(2012年华为员工总人数)的队伍滚滚向前。我们要不断激活我们的队伍,防止‘熵死’。我们绝不允许出现组织‘黑洞’,这个黑洞就是惰怠,不能让它吞噬了我们的光和热,吞噬了活力。”自此,任正非就把“反熵增”纳入思考华为管理问题时的重要考量:在他看来,熵增定律是宇宙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抓住了这一规律,就能穿透企业管理中的诸多表象迷雾,直击事物的本质。熵思维,自此成为任正非海纳百家思想后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并在华为彻底贯彻。这在全球企业界是一个创举。

实际上,任正非在通过黄卫伟教授特别关注到熵增定律之前,他的管理思想和实践行动就已有不少与反熵增有暗合之处,只不过,那时的他还未将其上升到系统理论高度。正是“熵”,让任正非得以用一个高度贴切的科学术语精练概括出华为的重要管理思路,这可以用任正非多年来苦思冥想的一个问题来表达:企业如何持续充满活力?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根本性问题。这不仅仅是任正非之问,也是东西方所有企业家之问。



主编推荐

适读人群 :1.喜欢华为的读者。 2.企业经营者和中层管理者。 3.喜欢成功人士人物传记的读者、大学生群体。 4.喜欢探寻企业本质规律的有识之士。

1.作者力:作者之一汤献华有丰富的企业研究、实践经历,深入华为的研究长达二十余年。作者之一刘宏基曾经有数年在华为工作的经历,可谓是华为成长史上的一个亲历者和见证者。

2.内容力:本书从任正非有效应对熵增定律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华为如何从三无公司(无技术、无资金、无人才)到成为震惊世界的科技王国,直至成为撼动世界的国ji级企业。任正非作为一个大龄创业青年,没有任何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经验,不掌握电子通讯业的核心技术,也没有钱,却能在短短的 30几年,把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作坊,做成一家拥有近二十万高素质人才的世界电子通讯业翘楚。随着华为成为一家现象级企业,介绍华为的文章和书籍也层出不穷,很多都是用“归纳法”去总结华为的最佳实践,甚至形成各种模型,方便学习者“依葫芦画瓢”,但常会让人感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读完了之后总觉得不过瘾、不解渴。而《华为熵战》是用逻辑严密的“演绎法”,带领读者一步步去发现华为方法论背后的源代码,所以读起来感觉酣畅淋漓,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精彩内容
1987 年,43 岁的中年人因生活所迫,走上了创业之路。35年来,这家公司从看人脸色的代理商蜕变成全球的 5G霸主。这名从中年危机站起来并创造商业奇迹的男人,就是任正非,这家公司就是华为公司。 《华为熵战》的两位作者深入到华为企业经营的更底层,发现该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是在对抗无所不在的熵增。任正非曾说:“我们研究熵增定律里面的熵死现象,是为了避免华为过早死亡,避免过早死亡就要了解关于死亡的终极理论。”因此,两位作者从有效对抗熵增的角度来演绎展开华为是如何从几个人发展到近 20 万人、其间遭遇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从无序到有序并持续进化的。阅读完本书除了可以一探这个中国品牌如何走向世界舞台,也能了解任正非如何一次又一次突破困境、走出重围的。 《华为熵战》这本书优选的价值,就是把任正非思想的底层逻辑展现给了读者,并运用大量的华为管理实践案例,帮助读者进一步去理解这一底层逻辑,了解一个真实的任正非及其华为这家现象级企业。

媒体评论
熵增是一切美的优选破坏者,企业亦然。企业家存在的优选意义就是在各种动态变换中,带领企业从小规模、低层次的秩序美不断跃升到大规模、高层次的秩序美,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企业家的持续成长。任正非也有迷茫痛苦以致找不着北的时候,而企业家的迷茫是企业混乱的根源,华为也曾因此有过几次大的战略失误,正是通过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开放式学习和不断地自我批判才战胜了各种艰难坎坷,实现了升华加冕,华为才得以持续发展。      ——好利来 罗红 《华为熵战》这本书优选的价值,就是把任正非思想的底层逻辑展现给了读者,并运用大量的华为管理实践案例,帮助读者进一步去理解这一底层逻辑。 ——伟事达 吴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