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伤挣扎与超越--失独者的丧子应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哀伤挣扎与超越--失独者的丧子应对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6.74 6.0折 78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丽,王建平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13071604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0841224

上书时间2024-06-2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丽,1988年生人,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教师,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期致力于丧亲及哀伤的相关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横向课题若干,发表丧亲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10余篇。参与翻译《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抚平伤痛:创伤性心理障碍治疗指南》等著作。
  王建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医学学士,心理学硕博士,临床心理学博士后(中科院和哈佛医学院)。中国第一批注册督导师,美国认知治疗学院Fellow和认证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工作委员会第四届常委,中国认知行为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副主任(-2017)。主编、翻译教材、专著30余部,发表中外学术论文170余篇。精神科医师,临床一线工作10年,心理咨询/治疗临床实务工作30余年。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文献探讨
一、失独父母的研究背景及概况
二、丧亲研究
三、哀伤应对理论
四、中国传统文化、宗教及生死观
五、文献探讨小结
第三章研究方法论
一、质性研究
二、本书的质性研究取径:解释现象学
三、研究者
四、进入现场及研究参与者的选取
五、资料收集方法及情况
六、资料整理与分析
七、技术路线图
八、研究的质量评估
九、伦理问题
第四章失独之影响
一、个人哀伤
二、系统震荡
三、事务衍生
第五章失独之应对
一、情绪中心应对
二、意义中心应对
三、宗教应对
四、重新联结
五、创伤后成长
第六章失独经验的影响因素
一、文化因素
二、人口学因素
三、内在复原力:个人特质
四、外在复原力:社会支持
五、生者与逝者的关系
六、丧亲相关因素
第七章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作者在与20余位失独父母详细深谈的基础上,走进失独父母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理解他们丧失独子的经验。作者在研究中所采用的是心理学领域中日益受到重视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话式、互动式研究过程建构了失独父母丧子经验的模型——双轨博弈理论,即失独者的丧子经验是失独之影响和失独之应对两股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

精彩内容
本书作者在与20余位失独父母详细深谈的基础上,走进失独父母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理解他们丧失独子的经验。作者在研究中所采用的是心理学领域中日益受到重视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话式、互动式研究过程建构了失独父母丧子经验的模型——双轨博弈理论,即失独者的丧子经验是失独之影响和失独之应对两股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

媒体评论
失独父母可以走出哀伤,学会应对,实现超越。

一般而言,在丧子的早期,影响的力量胜过应对;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对力量逐渐增强,然而,这不是线性的过程,而是反复波动的。哀伤经验和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此研究结论和方法对于失独父母和关心此问题的读者、从事此问题的研究人员,尤其是相关心理辅导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