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爱的管教更有效:儿童心理专家跟你一起养育孩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有爱的管教更有效:儿童心理专家跟你一起养育孩子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9.24 1.9折 48 全新

库存5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红梅著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52790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9342534

上书时间2024-06-2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有爱的管教更有效(儿童心理专家跟你一起养育孩子)》从身体日常、认知学习、人际情感、行为问题入手,分析了看似普通的无数童年小事,但正是成长过程中的无数平凡小事,塑造了孩子独特的人格气质。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赵红梅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和你一起携手有爱的管教。一件件无言小事,一种种深入思考,一个个详实案例,谨以本书献给那些羡慕别人的成功育儿经验,却总在自己的教养生活中倍感疲惫的父母们。

作者简介
赵红梅,北京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从事儿童心理发展教学科研工作17年。现就职于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任儿童心理评估与教养咨询室主任。 brbrbr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北京市委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委员,曾任北京市幼儿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殊教育方向),开设赵博士养育咨询室公众微信号。 brbrbr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十三套《特别关注》节目访谈、北京电视台《幼儿缘》节目录制、北京电视台《和孩子共同成长栏目》专家访谈。 brbrbr

目录
CONTENTS 
目录 
第一部分 
001身体日常篇 
第1章 吃饭养育独立有餐桌礼仪的孩子 003 
第2章 如厕—对孩子来说是天大的事儿 013 
第3章 睡觉—从小开始的分床睡 027 
第4章 运动—四肢发达头脑才能不简单 035 
第二部分 
041认知学习篇 
第5章 学习兴趣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045 
第6章 记忆学习巧妙引导才会有提升作用 053 
第7章 科学探索生活中激发科学兴趣 059 
第8章 绘本阅读 阅读经验比年龄更加重要 066 
第9章 绘画涂鸦表达自我比用笔写字更加重要 070 
第10章 入学准备心理准备比物质准备更重要 082 
第三部分 
089人际情感篇 
第11章 亲子关系远离亲子沟通中的曼陀罗 091 
第12章 增强自信始于建立他信和避免空谈 097 
第13章 兄弟姐妹如何应对大宝和二宝 103 
第14章 同伴交往孩子越大越需要友情 111 
第15章 分离焦虑意味着新的成长 125 
第16章 社会公德很有必要教给孩子巧妙应对 132 
第17章 奖惩原则不要轻易为孩子支付劳务费 136 
第18章 接纳死亡时间是治愈思念的良药 138 
第19章 师生共处老师妈妈和妈妈老师 148 
第20章 社交能力后天培养的作用更大 161 
第四部分 
171行为问题篇 
第21章 抑郁边缘可能是不良养育惹的祸 173 
第22章 撒谎欺骗谎言是孩子成长的标志 179 
第23章 偷拿东西巧妙地纠正孩子 183 
第24章 出现脏话孩子的脏话有时并不脏 185 
第25章 乱发脾气先要拥抱发脾气的孩子 187 
第26章 沉溺游戏不要让孩子的生活电子化 190 
第27章 磨蹭拖延不仅仅是个坏毛病 195 
第28章 害羞内向不过是我们的假想而已 199 
第29章 学习状态教育尺度的“拇指原则” 205 
第30章 发展异常融合教育更能兼顾生活品质 209 
结束语: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 217

内容摘要

    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排便。在一段时间里,在屎尿这件事情上,孩子们做得很随意,接近没有规律和章法可言。几个月之后,他们的大小便有了一定的规律,但却接近没有自理能力。那么孩子什么时候才能自己上厕所?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如厕训练?这是很多父母困惑的问题。
        恰如很多父母前来询问,孩子多大上幼儿园合适呢?尽管官方规定的年龄是三周岁,但实际上在孩子的教养中,很多事情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时间点,因为每个孩子的先天基础都存有差异。如同春天里,有的树木已经开花,有的已经吐叶,有的却没有丝毫变化一样。我通常会告诉父母,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自理能力,比如可以独立吃饭、睡觉、表达自己的需要,并且能够忍受跟父母分离一整天,那么孩子就可以送到幼儿园,所以有的孩子两周岁以后就能适应幼儿园生活。但如果孩子已经四岁,还不具备这些能力,那也是不适合送到幼儿园进行集体生活的。所以,年龄不是我们对孩子生活安排进行判断的专享标准,除了年龄指标,还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发展情况。
        回到如厕训练这件事情,如果非要给一个时间点的话,很早不要早于1岁半。尽管,你身边可能有很多热心人会建议你一岁左右就开始撤掉孩子的纸尿裤,开始进行如厕训练,也不乏有很成功的榜样,比如有人会很得意地跟你分享,“能够准确地把握孩子的尿点”或是“带孩子一整天都不会尿湿裤子”这些事情,你千万不要羡慕,因为这实在没有什么好羡慕的,你的孩子迟早懂得自己该去拉屎撒尿。早有这种能力的孩子,也并不一定是孩子本身自己就懂了,而是成.人的得意代劳。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剥夺孩子感知自己身体的权利和机会。让孩子在如厕这件事情上,接近依赖于成.人的提醒。
        我比较建议父母们在孩子两岁以后开始进行如厕训练。除了根据年龄,孩子也会给我们成.人一些提示,提示我们可以对他进行如厕训练:比如孩子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熟悉,偶尔能够觉知生理需要,用明显的肢体语言或是简单的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孩子喜欢得到父母的表扬,即使舍不得,也能够在父母的引导下送东西给家人和小伙伴时,表明孩子有主观想要表现好的动力。当孩子发展出这些能力时,父母再结合年龄考虑,就能够判断出是否可以开始进行如厕训练。
        从心理发展规律来看,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三岁前处于口唇期和肛门期,很多两岁多的孩子会对跟肛门有关的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正是训练的好时机;3~6岁处于性器期,孩子关注到生殖器,此时需要让孩子明白,暴露生殖器这样的事情,需要在一个特别的、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进行。让孩子逐渐懂得有些事情要避人、遮羞。因此,两岁以后的宝宝应该进行如厕训练,不应该出现随地大小便的行为,这对孩子日后文明社会行为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影响。
        2014年有个新闻,标题是《大陆孩子街头小便遭港人围堵》,当时引发很多热议。暂且抛开各类观点,仅从孩子自身成长来看,这种现象显然是父母教养的失误。对于孩子不能憋尿,无法接近控制自己这一点,我们不能给予任何指责。但当孩子本身没有很好的如厕能力时,父母则有义务做好预防措施,比如要为孩子准备好纸尿裤。预估时间差不多了,提前带孩子去洗手间排尿,日常带孩子的时候,父母也要有这种意识,在淘气堡、儿童早教中心等公共场所玩耍活动时,一定都要为孩子做好准备。一方面,能维护良好的公共环境;另一方面不仅让孩子从小懂得如厕文明,也能避免因为如厕,打扰孩子参加活动,无形之中让孩子注意力被迫打断,这样一来,实在得不偿失。
        所以,你有没有在合适的时间段里,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想要不提前也不落后,你就要认真观察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在这方面个体差异大得惊人,比如有的孩子不到一岁,夜间就可以不用纸尿裤,而有的孩子直到四岁,夜间还要穿着纸尿裤才能安睡,否则就会尿床。你的孩子你做主,何时开始,你要慎重以待。考虑到孩子的自身条件,这就是爱,知道要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这就是管教。
        P19-21



主编推荐

《有爱的管教更有效——儿童心理专家跟你一起养育孩子》从身体日常,认知学习,人际情感,行为问题入手,分析了看似普通的无数童年小事,但正是成长过程中的无数平凡小事,塑造了孩子独特的人格气质。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和你一起携手有爱的管教。一件件无言小事,一种种深入思考,一个个详实案例,谨以本书献给那些羡慕别人的成功育儿经验,却总在自己的教养生活中倍感疲惫的父母们。



精彩内容

《有爱的管教更有效——儿童心理专家跟你一起养育孩子》通过一手资料和案例,分享孩子的行为,引出家长困惑的育儿问题;通过剖析生动真实的案例,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行为背后的心理发展本质,引导家长找出解决孩子教育问题的源头;通过列举具有可操作性但又不乏个性化的教育措施,鼓励家长摸索出适合于自己家孩子的教育方法。



媒体评论

CONTENTS
目录
第一部分
001身体日常篇
第1章 吃饭养育独立有餐桌礼仪的孩子_003
第2章 如厕—对孩子来说是天大的事儿_013
第3章 睡觉—从小开始的分床睡_027
第4章 运动—四肢发达头脑才能不简单_035
第二部分
041认知学习篇
第5章 学习兴趣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_045
第6章 记忆学习巧妙引导才会有提升作用_053
第7章 科学探索生活中激发科学兴趣_059
第8章 绘本阅读阅读经验比年龄更加重要_066
第9章 绘画涂鸦表达自我比用笔写字更加重要_070
第10章 入学准备心理准备比物质准备更重要_082
第三部分
089人际情感篇
第11章 亲子关系远离亲子沟通中的曼陀罗_091
第12章 增强自信始于建立他信和避免空谈_097
第13章 兄弟姐妹如何应对大宝和二宝_103
第14章 同伴交往孩子越大越需要友情_111
第15章 分离焦虑意味着新的成长_125
第16章 社会公德很有必要教给孩子巧妙应对_132
第17章 奖惩原则不要轻易为孩子支付劳务费_136
第18章 接纳死亡时间是治愈思念的良药_138
第19章 师生共处老师妈妈和妈妈老师_148
第20章 社交能力后天培养的作用更大_161
第四部分
171行为问题篇
第21章 抑郁边缘可能是不良养育惹的祸_173
第22章 撒谎欺骗谎言是孩子成长的标志_179
第23章 偷拿东西巧妙地纠正孩子_183
第24章 出现脏话孩子的脏话有时并不脏_185
第25章 乱发脾气首先要拥抱发脾气的孩子_187
第26章 沉溺游戏不要让孩子的生活电子化_190
第27章 磨蹭拖延不仅仅是个坏毛病_195
第28章 害羞内向不过是我们的假想而已_199
第29章 学习状态教育尺度的“拇指原则”_205
第30章 发展异常融合教育更能兼顾生活品质_209
结束语: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_21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