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安全视角下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融安全视角下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0.75 6.0折 68 全新

库存4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新苗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241717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4934229

上书时间2024-06-2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周新苗,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诺丁汉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入选者,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入选者,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近5年来,主持 自然基金课题两项,省部级及市厅级课题多项,在 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余篇,并出版学术著作两部,在 经济发展,产业安全,经济转型等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具备扎实的 贸易、数量经济学理论功底。



目录

章 总论

节 金融安全视角下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聚焦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总体研究思路、研究视角和立足的学术观点

第三节 浙江省金融安全与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绿色金融领域的已有研究及代表性观点

节 金融安全的概念辨析与综合评价

第二节 绿色金融的概念及发展驱动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金融安全视角下的绿色金融研究

第四节 浙江省金融安全与绿色金融研究

第五节 具有代表性成果的学术观点及分析评价

第三章 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节 浙江省碳排放情况

第二节 浙江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成效

第三节 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

第四节 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对区城金融安全的影响研究

节 浙江省区域金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浙江省区域金融安全指数的测算

第三节 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对区域金融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第五章 基于宏观经济要素冲击效应的浙江省绿色金融安全研究

节 浙江省绿色金融安全测度与评价

第二节 宏观经济因素对浙江省绿色金融安全冲击效应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研究结论

第六章 综合绩效驱动下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节 浙江省不同绿色金融驱动机制

第二节 浙江省不同驱动机制下绿色金融发展的宏观经济效用实证分析

第三节 不同驱动机制下浙江省绿色金融政策模拟研究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第七章 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湖州案例

节 湖州市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第二节 灰色关联度模型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

第三节 湖州市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湖州市绿色金融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第八章 对策及建议

节 强化绿色金融监管,建立浙江省绿色金融风险预警体系

第二节 剖析市场激励与约束机理,寻找绿色金融安全发展的“浙江方案”

第三节 聚焦驱动机制和制度保障,构建浙江省绿色金融安全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总论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坚持大力引进国际资本、先进产业和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短短几十年,我国经济总量迅速跃升为世界第二,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干中学”过程中的经验缺乏以及片面追求 GDP发展速度的理念偏颇,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部分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制造业的引进,导致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是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单位能耗,使得发展到今天的中国经济难以继续之前以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因此,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绿色化”概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被写人国家“十三五”规划。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第九部分,深入论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①,强调推进绿色发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这些事实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已将绿色发展战略确定为今后我国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体现了绿色发展的国家意志和人民愿望。

为了早日完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型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国家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将绿色金融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明确“绿色”标准是前提,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关键,探索绿色金融创新是重点,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是方法,切实防范风险是底线。绿色金融已被纳人防范系统性风险、促进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战略框架。

早在2014年,衢州市就被浙江省政府正式发文确定为绿色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市,并制定了五年规划加以实施。2017年6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部分地区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开启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新篇章,具体表现为浙江省绿色金融机构体系的加快建设,绿色信贷规模的快速增长,绿色直接融资渠道的不断拓宽,以及绿色基金规模的持续扩大。

但纵观浙江省金融的发展历史,其引人注目的特征始终是“高风险与高绩效并行”,绿色金融的迅速发展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金融安全隐患,绿色金融的市场体系和操作模式尚处于摸索起步阶段,政策、法律和机制还有待完善,金融机构驱动能力不足、主体绩效模糊,投资绩效激励不具竞争力、绿色金融风险评估体系基本为零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因而针对浙江省经济与金融发展现状,基于金融安全视角,深入并聚焦研究浙江省现阶段亟待解决的绿色金融发展的动力机制与驱动对策,显得尤为必要且意义深远。

第一节金融安全视角下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聚焦的主要内容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多年来,浙江省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进绿色发展,使绿色成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而绿色金融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制度安排,发挥着筹措资本、配置资源、管理风险、解决激励问题等核心功能,起着有效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绿色发展的作用,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正因为深刻认识到绿色金融与绿色发展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浙江省成为全国最早谋划和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省份之一。2014年,衢州市就被浙江省政府正式发文确定为……



精彩内容

绿色金融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制度安排,发挥着筹措资本、配置资源、管理风险、解决激励问题等核心功能,起着有效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绿色发展的作用,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以上背景,在浙江地域的经济特色疏理基础上和浙江本身发展数据支持下,既探究出浙江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绿色金融安全发展的动力机制和驱动机制的普遍规律,以利于作为“浙江模式”推广全国,又研究出浙江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以利于浙江省政府的相关推动政策的精准选择。将浙江绿色金融现阶段最重要问题总结为金融安全视角下的绿色金融驱动力问题,因而本研究聚焦的研究对象为:浙江绿色金融安全评价体系、浙江发展绿色金融的动力机制、以及驱动浙江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选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