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岭碑刻的田野调查与价值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秦岭碑刻的田野调查与价值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4.39 4.7折 158 全新

库存1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敏霞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84246

出版时间2015-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58元

货号8753497

上书时间2024-06-1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秦岭、秦岭文化与秦岭碑刻述论

第一章 地理学视野中的秦岭

一、广义的秦岭与狭义的秦岭

二、秦岭的地貌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三、秦岭的古代交通

第二章 秦岭文化及其历史地位

一、秦岭文化系统及其主要构成

二、秦岭文化举要一宗教文化

三、秦岭文化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秦岭的碑刻文化

一、碑刻及其文化内涵

二、秦岭碑刻及其历史发展

三、秦岭碑刻与中华传统文化

第四章 秦岭碑刻的分布及特点

一、秦岭碑刻遍布南北麓及西秦岭,数量巨大

二、秦岭南北麓及西秦岭碑刻分布广泛,各执特点

三、秦岭碑刻时间跨度长,名碑荟萃

四、秦岭碑刻形制齐全,文体多样

第五章 秦岭碑刻内容概述

一、纂言类碑刻

二、记事类碑刻

三、述德类碑刻

四、路标类碑刻

五、宗教经文类碑刻

六、文学艺术类碑刻

第二编 秦岭碑刻存藏状况综述

第六章 楼观台、周至老县城碑刻

一、楼观台碑刻

二、周至老县城碑刻

第七章 重阳官、草堂寺、户县文庙碑刻

一、重阳宫碑刻

二、草堂寺碑刻

三、户县文庙碑刻

第八章 长安区、临潼区碑刻

一、长安区碑刻

二、临潼区碑刻

第九章 张子祠、辋川碑刻

一、张子祠碑刻

二、辋川碑刻

第十章 华山、西岳庙、弘农杨氏墓碑刻

一、华山碑刻

二、西岳庙碑刻

三、弘农杨氏墓志

第十一章 灵岩寺、宁陕城隍庙碑刻

一、灵岩寺碑刻

二、宁陕城隍庙碑刻

第十二章 五丈原诸葛亮庙、张良庙、石门碑刻

一、五丈原诸葛亮庙碑刻

二、张良庙碑刻

三、石门碑刻

第十三章 五门堰、古路坝碑刻

一、五门堰碑刻

二、古路坝碑刻

第十四章 商洛博物馆、丹凤船帮会馆、镇安文庙碑刻

一、商洛博物馆碑刻

二、丹凤船帮会馆碑刻

三、镇安文庙碑刻

第十五章 西狭、伏羲庙、玉泉观碑刻

一、西狭碑刻

二、伏羲庙碑刻

三、玉泉观碑刻

第三编 秦岭碑刻的价值及保护开发

第十六章 秦岭碑刻文化的总体特征

一、儒释道三教共存

二、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

三、中外文化融合

第十七章 秦岭碑刻的历史学价值

一、秦岭碑刻的证史价值

二、秦岭碑刻的纠史价值

三、秦岭碑刻的补史价值

第十八章 秦岭碑刻的文学艺术价值

一、秦岭碑刻充实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内容

二、秦岭碑刻展现了地域文学的价值

三、秦岭碑刻丰富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

第十九章 秦岭碑刻的宗教学价值

一、秦岭碑刻之于中国佛教研究的价值

二、秦岭碑刻之于道教研究的价值

三、秦岭碑刻之于其他宗教研究的价值

第二十章 秦岭碑刻的保护与开发

一、秦岭碑刻存藏环境及状况

二、秦岭碑刻开发及其产业化的可能性分析

三、秦岭碑刻开发及其产业化的总体思路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近人论著

附录秦岭重要碑刻释录

后记




内容摘要

[db:书摘]



主编推荐

吴敏霞编著的《秦岭碑刻的田野调查与价值研究(精)》为三编二十章,按照以下思路展开研究。

编为秦岭、秦岭文化与秦岭碑刻述论。主要运用地理学、历史学、文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秦岭、秦岭文化及秦岭碑刻进行研究。

第二编为秦岭碑刻存藏状况综述。主要通过历史学、社会学以及田野调查的方法和理论,说明秦岭碑刻的特点,把握其内容,厘清其类型。

第三编为秦岭碑刻的价值及保护开发。重点分析秦岭碑刻的总体特征及其价值,主要是从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宗教学价值等方面作深入分析。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把握秦岭碑刻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提出保护和开发的总体思路。




精彩内容

吴敏霞编著的《秦岭碑刻的田野调查与价值研究 (精)》立足大秦岭的广阔地域,配合国家大秦岭保护 与开发战略,从挖掘秦岭文化资源的角度,首次对秦 岭碑刻作专题田野调查与研究,初步厘清了秦岭碑刻 的总体数量、类型及内容,揭示了秦岭碑刻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结合传世文献,全面掌握秦岭区域碑刻 的存藏、流失、损毁、保护等情况,对重要存藏单位 和重点碑刻内容、存藏状况、著录情况等进行系统综 述,对其特点与价值进行简要分析与研究。最后从史 学价值、文学艺术价值、宗教学价值等方面重点分析 了秦岭碑刻的总体特征及其价值。 本书的出版,既可展示秦岭文化构成的面貌,又 可为秦岭文化深度开发提供直接依据,特别是对于摸 清秦岭文化资源,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弥补学术 研究空白,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媒体评论

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