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业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政策效应及选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林业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政策效应及选择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6.48 4.7折 35 全新

库存1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淑英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04873

出版时间2009-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7508751

上书时间2024-06-1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林业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我国林业发展现状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范围

一、本书关注的问题

一、政策范围的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结论与评论

第四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释义

一、林业、营林、造林与森林

二、公共政策

三、林业公共投资

四、林业产权

五、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森林的公共产品属性及政府介入方式

一、公共产品的特征与分类

二、森林的公共产品属性判断

三、森林生态供给的市场失灵与提供方式

第三节 林业的外部性及政府干预的政策手段

一、外部性基本理论

二、林业外部性的多重性

三、林业外部性导致的效率损失

四、政府矫正林业外部性的政策手段

第三章 中国林业公共政策的演进

第一节 林业投资政策的演进

一、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业发展阶段(1949-1977年)

二、木材生产与生态建设并重的林业发展阶段(19781997年)

三、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阶段(1998年以后)

第二节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历程

一、林业产权的初步界定阶段(1949-1952年)

二、林业产权集中阶段(1953-1980年)

三、林业产权制度框架形成阶段(1981-1997年)

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完善阶段(1998年以后)

第三节 森林资源管制政策的演进

一、木材生产计划管理阶段(1949-1984年)

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阶段(1985年以后)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林业投资政策的经济与生态效应分析

第一节 林业公共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一、全国营林投资与林业经济增长趋势的总体分析

二、20个主要省区营林投资与林业经济增长趋势的统计分析

……

第五章 林业产权政策的激励效应分析

第六章 森林资源管制的政策效应分析

第七章 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八章 促进我国林业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公共政策选择

附录A 林业发展与政策调查(一):农户问卷

附录B 林业发展与政策调查(二):干部问卷

附录C 调研拍摄的部分图片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选择林业投资政策、产权政策和森林资源管制政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未来的政策选择进行规范研究,以说明林业生态保护与发展中政府作为的有效性如何、该做怎样的改进。全书分为八章,首先阐述研究基础并对三大政策进行制度实证分析,然后通过政策效应分析反映具体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包括林业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激励效应以及森林资源管制政策的成效及负效应;从政策资源、政策环境和政策本身三方面剖析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因素;以实现林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对三大政策的改革提出建议。基于大量实际调查和统计数据等一手资料,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进行分柝和论证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精彩内容
本书选择林业投资政策、产权政策和森林资源管制政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未来的政策选择进行规范研究,以说明林业生态保护与发展中政府作为的有效性如何、该做怎样的改进。全书分为八章,首先阐述研究基础并对三大政策进行制度实证分析,然后通过政策效应分析反映具体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包括林业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激励效应以及森林资源管制政策的成效及负效应;从政策资源、政策环境和政策本身三方面剖析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因素;以实现林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对三大政策的改革提出建议。基于大量实际调查和统计数据等一手资料,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进行分柝和论证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