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盾家事:不能忘却的记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茅盾家事:不能忘却的记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4.82 4.3折 58 全新

库存5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钟桂松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16832776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1644664

上书时间2024-06-1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上篇在上海的生活

 一、爱女沈霞的出生

 二、妻子识字

 三、儿子沈霜的出生

 四、姐弟俩儿时玩伴

 五、一家同唱《靠前歌》

 六、茅盾的日本之行

 七、代表作《子夜》出版

 八、故乡乌镇

 九、《春蚕》被拍成电影

 十、沈霞上中学了

 十一、培明女中

 十二、儿子开会去了

 十三、才华横溢的父女

 十四、作文高手

 十五、鲁迅去世

 十六、鼎鑫二哥

 十七、离开上海

 中篇颠沛流离的日子

 十八、求学长沙

 十九、不同于上海的生活

 二十、到广州去

 二十一、香港生活

 ……

内容摘要
     一、爱女沈霞的出生 江南的4月,已进入春色浓郁百花盛开的季节,油菜花铺满了水乡的平原田野,鲜艳的桃花如云似雾地飘逸在乡村的房前屋后。 温暖的春天,将江南装点得分外妖娆和妩媚,到处河流纵横,春水荡漾,大运河里船来舟往,岸上人来人往。此时,乌镇一带农村开始繁忙起来了,小河里,河埠上,桑园里,到处都是为春蚕而忙碌的男男女女的身影。 春暖花开让孩子们欣喜不已!他们脱掉厚厚的棉衣,在河埠头跑上跑下,帮着大人拿一些轻而小的蚕具,吆喝着、蹦跳着,夹杂在忙碌的大人们中间,特别开心。 春天来了,上海的黄浦江畔也呈现出桃红柳绿春意盎然的景象! 1921年4月,来上海四年多,结婚已三年的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夫妇,在刚刚迁进的鸿兴坊新居里,沉浸在喜得女儿的兴奋中。 年轻的茅盾学贯中西、通古博今,面对刚刚出生的女儿,兴奋得不知所措。一旁的母亲让他给孩子取名,他竟一时想不出来叫什么好,想了好久,赶个时髦,用个单名,姓沈名霞,乳名亚男。 不过,对于当年给女儿取沈霞一名之事,茅盾直到晚年仍后悔不迭!晚年的茅盾一直问自己,是不是把女儿名字起错了?霞,无论是朝霞还是晚霞,都是美丽的,但也是短暂的。 女儿沈霞是茅盾和夫人孔德沚爱情的结晶。当年茅盾虽年纪轻轻,却担任了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的主编,同时又和北京的一批同样年轻同样热血沸腾的文学青年、学者、教授结社,成立了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方向的“文学研究会”,成为全国新文学界的一个重要团体。上一年,茅盾还参加了共产党组织,秘密从事事关民族解放大业的革命活动。 女儿的出生,给茅盾一家带来无尽的欢乐。母亲陈爱珠忙前忙后精心侍候着儿媳妇。夫人孔德沚看着长着大眼睛的女儿沈霞,一种幸福和感激之情从心里漾起。她想起自己的婚姻以及这几年丈夫、婆婆对自己的种种关心和爱护,常常有一种婆婆比自己的亲生母亲还要亲的感觉。 孔德沚和丈夫茅盾都出生在浙江桐乡乌镇,两人的婚姻,还是两人都很小的时候由长辈定下的,是娃娃亲。 那是1900年初夏的一天,茅盾的爷爷沈砚耕带着4岁的茅盾,东栅孔繁林抱着3岁的小孙女孔德沚,来到位于东大街的钱隆盛南货店里闲聊。当时店主钱春江也和他们聊,聊着聊着,钱春江忽然对沈砚耕和孔繁林说:“你们一个孙子一个孙女,两家定个亲吧,你们两家本是世交,又门当户对。”两个祖父一听,连声说好。 乌镇这个地方,水路发达,北去苏州,南上杭州,东去嘉兴,西到湖州,十分方便,因而镇上商业繁荣。同时,商业的繁荣使镇上的人大多养成讲诚信、守信用的习惯。所以,无论是做纸店小本生意的沈砚耕,还是做蜡烛、纸马生意的孔繁林,同意钱春江建议后,把守诚信践诺言放在首位,从钱隆盛南货店一回家,就分别操办起这件事来。 孔繁林回家操办孙女婚约一事没受什么阻碍,而沈砚耕牵着茅盾的小手回家,将钱春江做媒的事一说,便在家里引起一场风波。 茅盾父亲沈伯蕃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茅盾母亲陈爱珠却很不情愿,觉得公公答应这件事情太草率:“两边孩子都小,长大了是好是歹,谁能预料?” 茅盾父亲说:“正因为女方年纪小,定了亲,我们可以做主,要女方不缠脚、去读书。” 茅盾母亲还想说什么,沈伯蕃又说:“我们已经欠孔家一个情了,这次正是补情的机会。” 原来茅盾父亲和茅盾母亲定亲之前,有媒人持孔繁林女儿的庚帖来沈家说亲,不料“排八字”后,竞说此女“克夫”,所以这门亲事立刻“吹了”。而孔繁林的女儿听说自己命中“克夫”,觉得永远嫁不出去了,心头郁结,不久竟得病去世了。 沈伯蕃对妻子陈爱珠说,尽管孔繁林女儿是因病去世,但这病与同沈家定亲不成有一定关系。因此,这次下一代的婚姻就这样定了。 “如果这次‘排八字’又‘相克’,怎么办?”茅盾母亲陈爱珠说。 “‘排八字’不合也要定亲。”沈伯蕃的语气很坚决,茅盾母亲陈爱珠不再争了。 后来,两人“排八字”的结果竟是大吉,这让茅盾父母着实高兴了一阵子。 茅盾父亲沈伯蕃让钱春江告诉孔家,不要给女儿缠足。但孔家长辈却认为,现在你们要我们不缠足,将来你儿子不要大足的媳妇,再去缠足就来不及了,所以没有理会沈家的要求。幸好小女孩的大姨暗中帮助,缠了一段时间便不再缠了。P3-5

精彩内容
本书讲述了革命家、文学大师茅盾一家的故事,分上中下篇。茅盾一家在1940年春天到达延安,10月离开延安去重庆,将两个孩子留在延安,女儿沈霞在延安女子大学,儿子沈霜在陕北公学。此后数年,茅盾夫妇与儿女联系主要靠书信来往,读儿女的来信,成为茅盾夫妇生活中的优选快乐。茅盾的女儿沈霞,1945年在延安不幸去世,生命定格在如花的24岁。茅盾和女儿沈霞,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但茅盾与儿女后辈舐犊情深的爱的往事,体现了一代文学巨匠很好家教家风的传承,值得读者学习和缅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