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机械基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汽车机械基础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9.36 6.0折 49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秀琳主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06297

出版时间2016-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9014834

上书时间2024-06-1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秀琳,女,副教授。2000年获东南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在机械工程领域从教20年,主持专业及课程建设多年。主编多本教材,发表教科研论文十余篇。

目录
目    录
第1章  尺寸公差与配合(1)
1.1  互换性及其作用(1)
1.2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1)
1.2.1  孔和轴(2)
1.2.2  尺寸(2)
1.2.3  偏差、尺寸公差及公差带(3)
1.2.4  配合(4)
1.2.5  配合制(6)
1.3  公差与配合标准(7)
1.3.1  标准公差系列(7)
1.3.2  基本偏差系列(10)
1.4  国标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18)
1.5  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20)
1.5.1  基准制的选择(20)
1.5.2  标准公差等级的选用(21)
1.5.3  配合的选用(23)
1.5.4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26)
1.6  常用测量器具及使用(27)
1.6.1  游标示值量具(27)
1.6.2  螺旋测微量具(31)
1.6.3  指示式量具(33)
1.6.4  工件尺寸检验的验收方法(35)
*1.7  尺寸链(36)
1.7.1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37)
1.7.2  尺寸链的建立(38)
1.7.3  尺寸链的解算(39)
思考与练习(45)
第2章  几何公差(48)
2.1  概述(48)
2.1.1  几何公差特征符号(48)
2.1.2  几何要素及其分类(49)
2.1.3  几何公差的注法(50)
2.2  形状公差与形状误差(54)
2.2.1  形状公差与公差带(54)
2.2.2  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55)
2.2.3  形状误差的检测及评定(57)
2.3  方向公差与方向误差(62)
2.3.1  方向公差与公差带(62)
2.3.2  基准(64)
2.3.3  方向误差的检测与评定(67)
2.4  位置公差与位置误差(69)
2.4.1  位置公差与公差带(69)
2.4.2  位置误差的检测与评定(72)
2.5  跳动公差与跳动误差(73)
2.5.1  跳动公差与公差带(73)
2.5.2  跳动误差的检测与评定(75)
*2.6  几何公差的选用(76)
2.6.1  术语及定义(76)
2.6.2  公差原则(77)
2.6.3  几何公差的选择(84)
思考与练习(86)
第3章  表面粗糙度(89)
3.1  概述(89)
3.2  表面粗糙度的术语及评定参数(90)
3.2.1  术语及定义(90)
3.2.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92)
3.3  表面粗糙度选用与标注(94)
3.3.1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用(94)
3.3.2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用(95)
3.3.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98)
3.3.4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示例(102)
*3.4  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的检测(104)
3.4.1  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的测量方法(104)
3.4.2  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检验的简化程序(105)
思考与练习(106)
第二篇  汽车工程材料(108)
第4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108)
4.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108)
4.1.1  强度(109)
4.1.2  刚度和弹性(110)
4.1.3  塑性(110)
4.1.4  硬度(111)
4.1.5  冲击韧性(112)
4.1.6  疲劳强度(113)
4.2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114)
4.2.1  铸造性能(114)
4.2.2  焊接性能(114)
4.2.3  切削加工性能(115)
4.2.4  压力加工与锻压性能(115)
4.2.5  金属的热处理性能(115)
思考与练习(115)
第5章  铁碳合金(117)
5.1  金属及合金的构造与结晶(117)
5.1.1  纯金属的构造与结晶(117)
5.1.2  合金的构造与结晶(119)
5.2  铁碳合金相图(121)
5.2.1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121)
5.2.2  铁碳合金相图(状态图)(122)
5.3  碳素钢(124)
5.3.1  碳素钢的分类(124)
5.3.2  碳素钢的牌号、性能及主要用途(124)
5.4  合金钢(126)
5.4.1  合金结构钢(126)
5.4.2  特殊性能钢(128)
5.5  铸铁(129)
5.5.1  铸铁的石墨化(129)
5.5.2  铸铁种类(129)
5.6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132)
*5.6.1  钢在加热、冷却时的组织转变(132)
5.6.2  钢的退火与正火(133)
5.6.3  钢的淬火与回火(134)
5.6.4  钢的表面热处理(136)
思考与练习(137)
第6章  非铁金属与非金属材料(138)
6.1  非铁金属及其合金(138)
6.1.1  铝及铝合金(138)
6.1.2  铜及铜合金(141)
6.1.3  滑动轴承合金(143)
6.1.4  其他非铁合金(144)
6.2  非金属材料(145)
6.2.1  高分子材料(145)
6.2.2  陶瓷材料(147)
6.2.3  复合材料(149)
6.3  零件的失效与典型汽车零件用材(150)
6.3.1  零件的失效(150)
6.3.2  典型汽车零件用材(151)
思考与练习(152)
第三篇  汽车机构分析(153)
第7章  机构的组成及汽车常用机构(153)
7.1.1  机构的组成(154)
7.1.2  运动副及其分类(155)
7.1.3  机构运动简图(157)
7.1.4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157)
7.2  平面连杆机构(161)
7.2.1  概述(161)
7.2.2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162)
7.2.3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机构(163)
7.2.4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164)
7.3  凸轮机构(166)
7.3.1  凸轮机构的组成与特点(166)
7.3.2  凸轮机构的分类(167)
7.3.3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167)
7.4  间歇运动机构与螺旋机构(171)
7.4.1  棘轮机构(171)
7.4.2  螺旋机构(173)
7.5  轮系(176)
7.5.1  轮系的分类(177)
7.5.2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177)
7.5.3  周转轮系的组成和分类(179)
7.5.4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180)
思考与练习(183)
第8章  物体的受力分析(186)
8.1  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186)
8.1.1  基本概念(186)
8.1.2  约束和约束反力(187)
8.1.3  受力分析—画受力图(188)
8.2  平面汇交力系(189)
8.2.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几何法(189)
8.2.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190)
8.3  力对点之矩、力偶(192)
8.3.1  力对点之矩(力矩)(192)
8.3.2  力偶及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192)
8.4  平面任意力系(194)
8.4.1  力线平移定理(194)
8.4.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194)
8.5  摩擦(195)
8.5.1  滑动摩擦(196)
8.5.2  滚动摩擦的概念(197)
思考与练习(198)
*第9章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与回转零件平衡(200)
9.1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200)
9.1.1  平面运动的概念(200)
9.1.2  平面运动的分解(201)
9.2  回转零件的平衡(202)
思考与练习(204)
第四篇  汽车常用传动机构及零件的强度计算(205)
第10章  构件受力变形及其应力分析(205)
10.1  基本概念(205)
10.1.1  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的概念(205)
10.1.2  构件受力和变形的种类(205)
10.2  轴向拉伸和压缩(206)
10.2.1  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内力与应力(206)
10.2.2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207)
10.2.3  拉伸与压缩时的强度条件(208)
10.3  剪切和挤压(208)
10.3.1  剪切的实用计算(208)
10.3.2  挤压的实用计算(209)
10.4  扭转(209)
10.4.1  扭转的概念、外力偶矩和扭矩的计算(209)
10.4.2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210)
10.4.3  扭转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211)
10.5  梁的对称弯曲(212)
10.5.1  对称弯曲的特点和梁的基本类型(212)
10.5.2  弯曲内力(213)
10.5.3  弯曲时的正应力(215)
10.5.4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216)
10.5.5  弯曲刚度条件(216)
*10.6  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217)
10.6.1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217)
10.6.2  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形(218)
思考与练习(220)
第11章  带传动与齿轮传动(224)
11.1  带传动(224)
11.1.1  V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224)
11.1.2  普通V带与带轮的结构、型号(225)
11.1.3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其传动比(228)
11.1.4  V带的安装与张紧装置(229)
11.2  齿轮传动(230)
11.2.1  齿轮传动的特点与分类(231)
11.2.2  渐开线齿轮(231)
11.2.3  直齿圆柱齿轮的结构(235)
11.2.4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236)
11.2.5  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与根切现象(238)
11.2.6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241)
11.2.7  齿轮材料选择(242)
11.2.8  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择(243)
11.2.9  直齿圆柱齿轮受力分析与强度计算(244)
11.2.10  应用举例(246)
11.3  其他齿轮传动简介(249)
11.3.1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简介(249)
11.3.2  圆锥齿轮传动特点简介(252)
11.3.3  双曲面齿轮传动的特点(253)
11.3.4  齿轮齿条传动的特点(254)
11.3.5  蜗杆传动(255)
思考与练习(258)
第12章  轴、轴承、联轴器与离合器(260)
12.1  轴(260)
12.1.1  轴的分类(260)
12.1.2  轴的材料(261)
*12.1.3  轴的结构设计(262)
*12.1.4  轴的强度计算(264)
12.2  滑动轴承(267)
12.2.1  滑动轴承的润滑状态(268)
12.2.2  向心滑动轴承(269)
12.2.3  推力滑动轴承的结构类型(270)
12.2.4  轴瓦结构和材料(270)
12.2.5  滑动轴承的润滑(272)
12.3  滚动轴承(274)
12.3.1  滚动轴承的结构(274)
12.3.2  滚动轴承的类型(275)
12.3.3  滚动轴承的代号(276)
12.3.4  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278)
12.3.5  滚动轴承的受力分析和失效形式(279)
*12.3.6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280)
12.4  联轴器与离合器(281)
12.4.1  概述(281)
12.4.2  常用联轴器(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本书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领域的职业需求进行内容组织和编写的,第3版入选"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书共分为五篇: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汽车工程材料、汽车机构分析、汽车常用传动机构及零件的强度计算和液压传动。具体介绍尺寸公差与配合、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检测技术基础;工程材料的性能与热处理方法、汽车上常用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汽车中用到的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知识;常用机械与汽车机构的工作原理、受力与运动分析;汽车常用零件及结构的认识;液压传动的基本元件、基本回路与典型汽车液压系统。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汽车从业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