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城市水务民营化与监管绩效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城市水务民营化与监管绩效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7.56 6.0折 4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乐著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558919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6元

货号9702026

上书时间2024-05-2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乐(1988-),女,湖南衡东人,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2006-2010年在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2010-2015年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习,师从周志忍教授,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绩效管理、公共政策,在《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数十篇。


目录




目录 
第1章导论 
11研究缘起 
12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121概念界定 
122国外关于公用事业监管的研究 
123国内关于公用事业监管的研究 
13研究问题、对象与视角 
131现有研究的不足 
132研究问题 
133研究对象 
134研究视角的选择 
14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 
141研究框架与内容 
142研究方法 
15可能的贡献与局限 
151可能的贡献 
152研究的局限 
第2章城市水务民营化改革历程与政府监管现状 
21中国城市水务民营化的历程与民营化前后的市场结构 
211城市水务民营化改革的背景与原因 
212水务民营化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发展阶段 
213城市水务民营化的现状与市场结构 
22我国城市水务的监管现状 
221水务监管的法律体系 
222水务监管的组织体制 
223城市水务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23城市水务监管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 
231学界构建的相关指标 
232政府构建的指标体系范例 
233现有评价体系的局限性 
第3章城市水务监管绩效评价体系的国际经验 
31英国城市水务政府监管的绩效评价 
311英国水务民营化进程及市场结构 
312英国城市水务监管的绩效指标体系 
313水务民营化监管绩效评价的作用与效果 
32美国城市水务政府监管的绩效评价 
321水务民营化进程及市场结构 
322城市水务民营化监管的绩效指标体系 
33法国水务民营化后政府监管的绩效评价 
331法国水务民营化的历程与水务市场结构 
332城市水务民营化监管的绩效指标体系 
34加拿大城市水务政府监管的绩效评价 
341加拿大城市水务的市场结构 
342城市水务监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35英国、美国、法国和加拿大四国绩效评价指标的汇总分析 
第4章城市水务政府监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41公共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411公共责任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412公共责任与民营化关系的理论探讨 
413公共责任理论对于评价体系构建的直接效用 
42公共责任视角下的城市水务监管绩效评价体系 
421公共责任的效率价值维度下的评价指标 
422公共责任的公共价值维度下的评价指标 
第5章公共责任视角下城市水务监管绩效的实证分析 
51城市供水服务及其监管绩效测评的指标体系 
52民营化实践中供水制度安排与监管绩效的关系 
521城市供水服务的不同制度安排 
522城市供水服务监管绩效测评的案例分析 
53所有制结构、竞争程度与监管绩效的关系 
531城市供水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类型 
532所有制类型与监管绩效的案例分析 
533所有制结构、竞争程度与监管绩效的统计分析 
第6章研究结论、理论解释与研究展望 
61研究结论 
611公共责任视角下的城市水务监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612民营化程度、竞争程度与公共责任实现程度的关系 
62理论解释 
621理念层面的原因分析 
622技术层面的原因分析 
623制度层面的原因分析 
6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内容摘要
《中国城市水务民营化与监管绩效研究》是关于城市水务民营化改革及监管绩效研究的专著。在公共责任理论的指导下,该书构建了一套公共责任视角下城市水务监管绩效的评价指标。该书依据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对城市水务监管绩效进行分析,展示监管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公共责任的实现程度,并进一步探究了所有制结构与监管绩效之间的相关性。

该书可供公共管理、城市管理等领域的科研、教育和管理人员使用,对城市水务政府主管部门及关心公用事业改革的社会人士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精彩内容

 
  
   
   随着中国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政府失去了在国有国营条件下对公用事业企业进行直接控制和指令的手段,公用事业领域引进针对市场主体的政府监管成为客观需要。中国政府对公用事业的监管已经走过了10多年历程,监管的效果如何?监管体制、政策手段和技术手段等如何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这些问题的答案必须建立在对于监管现状与效果熟稔的基础上,而现有文献中这一主题的的研究薄弱。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