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式变更:碳中和的长潮与大浪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范式变更:碳中和的长潮与大浪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8.72 6.0折 98 全新

库存8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民主编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ISBN9787500173786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3964505

上书时间2024-05-2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中英对话机制“一带一路”金融与专业服务公使,兼任“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网信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世界经济论坛董事会常务董事,彼特逊国际经济研究院董事会董事,G20 为全球公共服务融资高级别委员会委员,联合国经济和发展高级别咨询委员会委员。曾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和中国银行副行长,曾在世界银行工作,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复旦大学讲授经济学。

目录
第一部分 发展范式与宏观政策

 气候变化与全球共识——碳中和趋势

 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

 走向碳中和过程中的范式改变

 约瑟夫·斯蒂格雷茨(Joseph Stiglitz)

 “范式转变”:中国碳中和发展的长潮与大浪

 朱民

 新形势下我国“双碳”战略的取向及政策体系

 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创新

 解振华

 第二部分 能源

 能源革命:从化石能源向零碳能源转变

 李俊峰

 光伏发电技术路线比较与产业发展趋势

 王文静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秦海岩

 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展望

 柴茂荣 李星国 魏锁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支持能源低碳转型

 汤广福

 碳中和背景下的电化学储能高质量发展

 张强

 促进能源低碳转型的电力市场机制改革

 何勇健

 第三部分 交通、城建、工业、农业与土地

 面向交通能源融合发展的固态电池技术

 李泓

 以城市为主体的“双碳”战略

 仇保兴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制造业与农业的绿色转型

 张永生

 碳中和愿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定位和技术进展

 魏伟

 第四部分 零碳金融、“双碳”科创与绿色消费

 “范式转变”:构建中国式的零碳金融体系

 朱民

 碳税的初步探索与中国碳定价方案选择

 刘尚希

 碳中和背景下的全国碳市场建设

 张希良

 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路径及若干思考

 徐俊

 数字技术助力碳中和之路

 胡厚崑

 绿色消费趋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苏日娜

 第五部分 国际合作与竞争

 全球视野:碳中和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朱民

 跋

内容摘要
碳中和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自我革命,它有着人类理想旗帜巨大的感召力,也被国家、民族和市场间的竞争所驱动,以排山倒海的巨浪之姿,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呼啸着奔向未来。面对碳中和的长潮与大浪,亟待重塑面向未来的思维范式。这是一个发展目标确定、但过程充满不确定性的宏观环境,给身处其间的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本书旨在解构碳中和为中国带来的范式变更,从政策动向、科技进展和市场趋势等三大维度,剖析能源、交通、城建、工业、农业和土地等影响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产业,再深入解析零碳金融、双碳科创和绿色消费等三大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驱动力,最后洞悉碳中和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是面向未来不可回避的重要变量。望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从中汲取营养以重塑面向碳中和未来的思维范式。

主编推荐
1. 本书深入剖析碳中和革命,从政策、科技、市场到国际合作,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南,由20余位专家倾力打造。 2. 本书探索碳中和未来,权威声音在此齐聚,解读气候挑战与经济机遇。 3. 碳中和不再模糊,数字技术的驱动、能源转型的挑战、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一本书,洞察未来。 4. 本书为与碳中和发展紧密相关的政府部门、企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大众读者量身定制,从零碳金融到清洁能源,为读者解答未来之路。 5. 碳中和革命已经来临,本书将引领读者走向可持续的未来,从理论到实践,一站式解读碳中和的关键要素。

精彩内容
碳中和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自我革命,它有着人类理想旗帜巨大的感召力,也被国家、民族和市场间的竞争所驱动,以排山倒海的巨浪之姿,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呼啸着奔向未来。面对碳中和的长潮与大浪,亟待重塑面向未来的思维范式。这是一个发展目标确定、但过程充满不确定性的宏观环境,给身处其间的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本书旨在解构碳中和为中国带来的范式变更,从政策动向、科技进展和市场趋势等三大维度,剖析能源、交通、城建、工业、农业和土地等影响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产业,再深入解析零碳金融、双碳科创和绿色消费等三大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驱动力,最后洞悉碳中和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是面向未来不可回避的重要变量。望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从中汲取营养以重塑面向碳中和未来的思维范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