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年画运动论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新年画运动论稿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3.38 4.3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冬著

出版社巴蜀书社

ISBN9787553110905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3297262

上书时间2024-05-2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冬,1978年生,汉族,教授。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主修中国美术史和艺术美学,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民间艺术专委会副主任,现为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专任教师,主要从事美术史研究、民间美术研究及美术评论,曾在《美术》《美术观察》《装饰》《文艺争鸣》《荣宝斋》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最美花鸟画100幅》《中外美术史》(合著)等著作,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目录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现状

一、1942—1976年之间的美术专题的研究进展

二、相关专题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基本问题的阐释与辨析

一、何谓新年画

二、新年画运动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目的、对象、范围和思路

第二章 新年画运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文化建设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文化状况

一、为什么引入政治文化概念

二、1949年国内政治文化状况

三、新政权亟需建设的政治文化

第二节 热爱祖国:新年画对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一、伟大的领袖,人民的军队

二、阶级与集体:国家观念建构的基本话语

三、记录和参与国家现代化进程

四、劳动人民的关好形象与幸福生活

第三节 新年画运动与大众政治心态

一、政治意识: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革命领袖的崇拜

二、政治态度:由保守、冷漠到主动关注、积极参与

三、政治情感:革命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

第四节 新年画运动中艺术家的政治心理与思想改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美术界的思想改造与政治学习情况

二、创作新年画:艺术家参与历史实践的前提条件

三、忠诚与谦卑:新年画作者的内心焦虑

四、画家下乡:新年画运动中的思想改造

第三章 新年画运动中的权力秩序:符号与传播

第一节 建构新中国权力结构的视觉表意系统

一、1949年之前中国视觉文化概貌

二、符号秩序与社会权力的对应关系

三、建构新中国权力结构的表意系统

第二节 新年画图像的符号学解读

一、新年画图像符号系统的层次分析与相关概念界定

二、新年画图像符号的编、解码过程与符码特点

三、新年画图像符号与权力的强化及再生

第三节 图像、隐喻与意识形态修辞

一、一场关于符号隐喻的争论

二、图像背后的意识形态之争与表达性现实建构

第四节 对新年画传播行为的分析

一、保证渠道通畅、消除传播噪音

二、革命政治独白:一点对多面的交流方式

三、缩小差异:大众传播的同化作用

第四章 新年画运动的实践形态

第一节 新年画创作方式与组织制度建设

一、新年画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二、从批评、展览、评奖建立的大众美术生产模式

三、旧年画生产单位的规范、整顿、改造

四、对美术院校及教学的影响

第二节 新年画在各阶段的探索和发展(上)

一、1949年前的新年画创作

二、运动初期的新年画创作

三、融合了多种表现手法的新年画创作

第三节 新年画在各阶段的探索和发展(下)

一、对民间木版年画的挖掘、整理与学习

二、大跃进中的新年画创作

三、月份牌年画的改造之途

第五章 “年画模式”及其对其他画种的影响

第一节 “年画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一、新年画的风格类型

二、“年画模式”:风格多样性的统一

第二节 “年画模式”的理想现实主义特征

一、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

二、塑造劳动人民的典型形象

三、场景的仪式化、造型的舞台化

第三节 “年画模式”对其他画种的广泛影响

一、创作题材和表现方法上的影响

二、“年画模式”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三、“年画模式”对国画创作的影响

第六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新年画运动

第一节 新年画运动的现代性依据

一、大众美学与群体主体的确立

二、“理想现实主义”的现代性品格

第二节 新年画运动与中国美术现代进程

一、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性困境

二、“民族形式” “民间形式”与中国美术现代性

三、创造“民族、科学、大众”的新美术

四、确立美术现代语汇,构建审美时代精神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对1949年后的中国年画史做了一个梳理,厘清了他的发展脉络,也分析了发展背后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我们道出了每一幅年画作品背后的故事。本书对1949后的年画史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剖析,还原了那一段历史。将新年画运动置于20世纪中国社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进行研究。

精彩内容

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新年画运动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即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文化建设的意义,以及它所确立的图像体系及运行机制在20世纪中叶中国美术整体格局转换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中国美术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许多关键性要素如图像符号、叙事模式、传播状况、组织管理模式等等,都可以追根溯源到这一运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最初几年中、新年画成为国家、民族形象的最集中最通俗的表达媒介,它所创造的视觉符号成为新中国权力结构的表达载体,而运动本身的组织方式也成为新艺术体制建立的基本途径之一。

本书第二章将着力探讨新年画运动与新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中国现代美术格局转换的**内因,也是对新年画运动历史定位的**影响因素。接下来将对新年画所创造的图像符号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它的符号、传播与新中国权力结构之间的关系,这将是第三章的主要内容。第四章是新年画运动的实践形态,将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对新年画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进行考察和总结。第五章将考察“年画模式”的形成过程,分析其特点,以及它们如何渗透进其他画种,如何被大众接受而最终形成中国人最为熟悉的视觉样式。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我将试图将新年画运动纳入历史坐标,探讨这一运动与中国现代性进程的关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