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观政要集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贞观政要集校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3.33 6.0折 8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吴兢撰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50537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89元

货号10978357

上书时间2024-05-2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吴兢(公元670—749年),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唐朝著名史学家,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一生经历了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五朝。他因“励志勤学,博通经史”而受到器重。吴兢一生著述丰富,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唐书》100卷、《唐春秋》30卷等,还参与《则天皇后实录》20卷的修订和《唐书》130卷的集体撰述工作。吴兢的史学风格为叙事简洁、秉笔直书。他因叙事简明、准确,被人称为“良史”。,    谢保成,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郭沫若研究会顾问。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隋唐五代史、20世纪学术文化研究,代表作有:《隋唐五代史学》、《郭沫若学术思想评传》、《贞观政要集校》、《中国史学史》(主编)、《民国史学述论稿》、《龙虎斗与马牛风——论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家》。

目录
修订本前言
貞觀政要集校敘録
第一版一校校後記
貞觀政要集校凡例
集校所據貞觀政要鈔本、刻本
集校參照唐宋史籍、文獻
集校參考校釋書目
上貞觀政要表一
貞觀政要序一
貞觀政要卷第一
  君道第一
  政體第二
貞觀政要卷第二
  任賢第三
  求諫第四
  納諫第五
  直諫附
貞觀政要卷第三
  論君臣鑒戒第六
  論擇官第七
  論封建第八
貞觀政要卷第四
  論太子諸王定分第九
  論尊敬師傅第十
  教戒太子諸王第十一
  論規諫太子第十二
貞觀政要卷第五
  論仁義第十三
  論忠義第十四
  論孝友第十五
  論公平第十六
  論誠信第十七
貞觀政要卷第六
  論儉約第十八
  論謙讓第十九
  論仁惻第二十
  慎所好第二十一
  慎言語第二十二
  杜讒佞第二十三
  論悔過第二十四
  論奢縱第二十五
  論貪鄙第二十六
貞觀政要卷第七
  崇儒學第二十七
  論文史第二十八
  論禮樂第二十九
貞觀政要卷第八
  務農第三十
  論刑法第三十一
  論貢獻第三十三
  禁末作附
  辯興亡第三十四
貞觀政要卷第九
  議征伐第三十五
  議安邊第三十六
貞觀政要卷第十
  論行幸第三十七
  論田獵第三十八
  論災祥第三十九
  論慎終第四十
寫字臺本貞觀政要卷第四
  輔弼第九
  直言諫争第十
  興廢第十一
  求媚第十二
附録一 貞觀政要著録及題跋
  一、宋元明清著録及題跋
  二、日本現存鈔本著録及奥書
附録二 吴兢學行及著述
  一、吴兢學行編年
  二、吴兢著述目録
  三、吴兢詩文輯録
貞觀政要人名索引

内容摘要
《贞观政要》十卷,四十篇,唐初史家吴兢撰,是一部记录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唐太宗君臣讨论治国方略的政论集,包括君臣问对、大臣谏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刑罚、军事与周边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重大决策。“政要”,即为政之要。全书除吴兢上书表和自序外,大体按照君道政体、任贤纳谏、为民择官、教戒皇子、社会道德、个人修养、崇儒尚文、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十个方面归类编排。

《贞观政要集校》采用“集校”的方式,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初勤有堂本为底本,以日本现存钞本建治本、海内外通行本明成化年间戈直集论本为主进行通校,参以其他钞本和刊本十余种;参照现存唐宋时期记录相关史事的史籍、文献,在每章章后以案语分别注明本章之事的互见情况;参考日本学者凭借现存钞本、刊本对《贞观政要》进行的校释文献。正文后附录《贞观政要著录及题跋》《吴兢学行及著述》等文献资料,方便读者了解本书的历史源流及作者情况。书末还编制了《贞观政要人名索引》,便于读者检索。本次修订再版,将底本更换为明初勤有堂刻本,与其他钞本、刻本进行校勘,是一部面貌崭新的作品。

主编推荐
  国学名著、史学经典:《贞观政要》十卷,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了唐太宗时期君臣关于治国施政的思想方针,反映了贞观之治下,君臣同心臻于善政的政治气氛。书中既有各家学说,也有历代兴衰得失,既有理念思想,也有决策实践,成书之后,逐渐成为历代君臣的经典。  整理精良、异文完备:本书采取集校的形式,参考《贞观政要》传本达十余种,不仅校勘刻本间的差异,也校日藏旧抄本的异同。通校本包括戈直集论本和写本系统中*完善的建治本,并参校南家本、菅家本和异本系统中的多种版本,对异文的记录详细,一本在手,可以窥知本书文本源流。  附录详备、便于使用:书中附有与通行本差别较大的写字台本卷四部分,可借以了解本书早期结撰的形态。此外摘录历代著录和各版本题记,并附有吴兢生平年谱和诗文辑录,并对书中隋唐人物编制索引。结构完整,便于读者使用。 

精彩内容
    《贞观政要》十卷,四十篇,唐初史家吴兢撰,是一部记录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唐太宗君臣讨论治国方略的政论集,包括君臣问对、大臣谏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刑罚、军事与周边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重大决策。“政要”,即为政之要。全书除吴兢上书表和自序外,大体按照君道政体、任贤纳谏、为民择官、教戒皇子、社会道德、个人修养、崇儒尚文、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十个方面归类编排。
    《贞观政要集校》采用“集校”的方式,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初勤有堂本为底本,以日本现存钞本建治本、海内外通行本明成化年间戈直集论本为主进行通校,参以其他钞本和刊本十余种;参照现存唐宋时期记录相关史事的史籍、文献,在每章章后以案语分别注明本章之事的互见情况;参考日本学者凭借现存钞本、刊本对《贞观政要》进行的校释文献。正文后附录《贞观政要著录及题跋》《吴兢学行及著述》等文献资料,方便读者了解本书的历史源流及作者情况。书末还编制了《贞观政要人名索引》,便于读者检索。本次修订再版,将底本更换为明初勤有堂刻本,与其他钞本、刻本进行校勘,是一部面貌崭新的作品。

媒体评论
☆ 国学名著、史学经典:《贞观政要》十卷,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了唐太宗时期君臣关于治国施政的思想方针,反映了贞观之治下,君臣同心臻于善政的政治气氛。书中既有各家学说,也有历代兴衰得失,既有理念思想,也有决策实践,成书之后,逐渐成为历代君臣必读的经典。
☆ 整理精良、异文完备:本书采取集校的形式,参考《贞观政要》传本达十余种,不仅校勘刻本间的差异,也校日藏旧抄本的异同。通校本包括戈直集论本和写本系统中z完善的建治本,并参校南家本、菅家本和异本系统中的多种版本,对异文的记录详细,一本在手,可以窥知本书文本源流。
☆ 附录详备、便于使用:书中附有与通行本差别较大的写字台本卷四部分,可借以了解本书早期结撰的形态。此外摘录历代著录和各版本题记,并附有吴兢生平年谱和诗文辑录,并对书中隋唐人物编制索引。结构完整,便于读者使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