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跟师临证医案集粹
  • 中医跟师临证医案集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跟师临证医案集粹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6.7 6.0折 128 全新

库存3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清华,罗桂香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429049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2611176

上书时间2024-05-2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本书收集并整理了湖南省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临证医案和指导老师学术经验,汇编成书,供中医临床医师学习和参考。湖南省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均从医数十载,其中有国医大师刘祖贻、熊继柏、潘敏求,全国名老中医王行宽、尤昭玲和袁长津,湖南省名中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带头人等,临床经验丰富、学术思想独到。本书真实记录了湖南省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过程中的经典医案,病历资料完整,辨证思路清晰,理法方药完备。不仅如此,书中每则医案均有指导老师亲自点评,医案内容翔实,点评精当,颇具启发性。读者若能细心揣摩,相信一定能有所感悟。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辨证论治的过程。疾病的发生、发展“玄冥幽微,变化难极”,临床治病,如果不辨寒热虚实,不分阴阳表里,不审脏腑经络,不察标本缓急,或随意开药,或依赖成品,或抄袭“秘方”,或仅凭习惯,守一方而待百病,执一法以应万变,如此生搬硬套,胶柱鼓瑟,脱离了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则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好中医。《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审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所谓“病机”,机者,要也,辨病机,就是审察疾病的本质也,病变所由出也。审证察治关键,即疾病的变化所在、疾病的发病缘由和疾病的传变去向,概言之,就是辨证。《黄帝内经》展示了许多辨证法则,如《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经文中的阴阳、虚实、内外、寒热,实际上是八纲辨证的雏形。而《黄帝内经》的病证学,对于大量复杂的病证,多是以脏腑经络为系统进行分类。如咳嗽,分五脏六腑咳;喘,有肺病喘、心痹喘、肾病喘、五脏喘;这些分类其实就是脏腑辨证的起源。《灵枢·经脉》系统提出的十二经脉病证,《素问·骨空论》记载的奇经病证,《素问·热论》讨论的六经分证等,又是经脉辨证的起源。由此可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脉辨证的思想理论,都起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论》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他不仅秉承了《黄帝内经》的辨证理论,并且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伤寒论》以六经为纲,对外感病进行了系统地辨证论治,并将其贯穿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并且完善了理、法、方、药。《金匮要略》以脏腑经络为纲,对杂病进行了系统地辨证论治。很显然,这几部经典已为中医的临证治病确立了辨证论治的根本法则。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在古人的理论基础上,又创立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毫无疑问,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必须遵循的根本法则。只有坚持辨证论治,临证时根据病证的部位、性质,因证而立法,依法而选方,随方量药,真正按理法方药的基本步骤,以常测变,才能得心应手。《中医跟师临证医案集粹》的收集整理、出版发行,得到了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湖南中医药大学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此,对一直关心、关注、支持本书出版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诚挚的感谢。本书的医案选粹,是当代名老中医及其继承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再次对他们无私奉献、倾囊相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本书的出版对推动中医师承教育的普及与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湖南中医药大学 彭清华 罗桂香2023年3月于长沙



 
 
 
 

商品简介

当代名老中医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他们临床经验丰富、学术思想独到,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传承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以疾病为纲,详细介绍了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疑难杂病的经典处方和医案。书中真实记录了湖南省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过程中的经典医案,病历资料完整,辨证思路清晰,理法方药完备;不仅如此,书中每则医案均有指导老师亲自点评,医案内容翔实,点评精当,颇具启发性。本书内容适合中医临床医师学习和参考。



作者简介

彭清华,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教授,1988年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相继获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教授、主任医师,2000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全国眼底病中医医疗中心主任、眼科科研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学术骨干、部级和省级重点学科《中医眼科学》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



目录

第一章 中医内科

第一节 肺系疾病医案 001

1.咳喘案 001

2.肺积案 016

3.哮喘案 021

4.肺痨案 026

第二节 脾胃及肠道病证医案 028

1.胃脘痛案 028

2.痞满案 039

3.呕吐案 047

4.腹痛案 048

5.泄泻案 052

6.嗳气案 055

7.痢疾案 056

8.便秘案 058

第三节 心脑病证医案 064

1.中风案 064

2.眩晕案 072

3.胸痹心痛案 080

4.不寐案 099

5.心悸 128

6.心衰案 136

7.头痛案 143

8.癫痫案 153

9.脑鸣案 158

10.郁证案 159

第四节 肝胆病证医案 165

1.黄疸案 165

2.胁痛案 166

3.臌胀案 166

4.胆瘅案 172

第五节 肿瘤(肿块)病证医案 173

1.肺癌案 173

2.胃癌案 193

3.肠癌案 198

4.胰腺癌案 205

5.乳腺癌案 210

6.肾癌案 214

7.肝癌案 218

8.胸腺瘤案 227

9.口腔癌案 229

10.骨髓瘤案 231

11.甲状腺癌案 233

12.儿童脑瘤案 234

13.鼻咽癌案 235

第六节 气血津液病证医案 236

1.汗证案 236

2.血证案 242

第七节 内分泌病证医案 249

1.消渴案 249

2.瘿瘰病案 275

第八节 肾脏病证医案 277

1.肾风案 277

2.淋证案 278

3.水肿案 283


第二章 中医外科

第一节 皮肤病医案 285

1.丹毒案 285

2.斑疹案 286

3.脱发案 323

4.乳癖案 328

5.面疹案 329

6.疱疹案 332

7.皮痹案 342

第二节 男性病证医案 344

1.不育案 344

2.阳痿案 348

3.精浊案 353

4.其他医案 360


第三章 中医妇科

第一节 月经病医案 363

1.闭经案 363

2.月经不调案 366

3.痛经案 377

第二节 不孕症医案 381

第三节 绝经前后诸证医案 384

第四节 妇科杂病医案 389


第四章 中医儿科

第一节 肺系疾病医案 395

1.咳喘案 395

2.鼻鼽案 408

第二节 脾胃病证医案 409

第三节 心肝病证医案 414

第四节 肾系病证医案 419


第五章 中医骨伤科

第一节 痹证案 425

第二节 腰腿痛病证医案 459

第三节 关节病证医案 468

第四节 骨折与脱位医案 486

第五节 颈项病证医案 507

第六节 其他病医案 511


第六章 针灸

第一节 妇科病证医案 527

第二节 内科病证医案 530

第三节 外科病证医案 543


第七章 疑难杂病



内容摘要
当代名老中医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优选水平,他们临床经验丰富、学术思想独到,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传承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以疾病为纲,详细介绍了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疑难杂病的经典处方和医案。书中真实记录了湖南省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过程中的经典医案,病历资料完整,辨证思路清晰,理法方药完备;不仅如此,书中每则医案均有指导老师亲自点评,医案内容翔实,点评精当,颇具启发性。本书内容适合中医临床医师学习和参考。

主编推荐
本书以疾病为纲,详细介绍了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疑难杂病的经典处方和医案。 汇集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过程中的经典医案,病历资料完整,辨证思路清晰,理法方药完备;书中每则医案均有指导老师亲自点评,医案内容翔实,点评精当,颇具启发性。

精彩内容

当代名老中医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他们临床经验丰富、学术思想独到,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传承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以疾病为纲,详细介绍了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疑难杂病的经典处方和医案。书中真实记录了湖南省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过程中的经典医案,病历资料完整,辨证思路清晰,理法方药完备;不仅如此,书中每则医案均有指导老师亲自点评,医案内容翔实,点评精当,颇具启发性。本书内容适合中医临床医师学习和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