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以成人--学记的教育智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学以成人--学记的教育智慧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2.71 1.9折 66 全新

库存10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效东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69276114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6元

货号11012916

上书时间2024-05-2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效东。1972年生于福建省长汀县。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并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已出版《社会动力论:民生福利、经济增长与国家复兴》《中国向何处去:当代中国治理基本问题研究》等著作。

目录
导论
一、“教”与“学”
二、“道”和“义”
三、本书内容概述

第一章 教学为先
一、“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二、“成器”与“知道”
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第二章 教学相长
一、“行”与“知”
二、“小成”和“大成”
三、“化”与“易”

第三章 教之大伦
一、“示敬道”
二、“官其始”
三、“士先志”

第四章 大学之教
一、“教”与“学”
二、“学”与“道”
三、“道”与“业”

第五章 教之兴废
一、“教之所由兴”
二、“教之所由废”
三、“君子之教”

第六章 为师之道
一、“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二、“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三、“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

第七章 进学之道
一、“学”与“师”
二、“善学者”与“不善学者”
三、“善问者”与“善待问者”

第八章 学为人师
一、“记问之学”
二、“比物丑类”
三、“志于学”

附录:《学记》全文

内容摘要

    第一章教学为先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豌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m君手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日:  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锼闻,木足以动众。就紧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审学乎!”《学记》开篇第一句。即亮明了儒家与佛老的不同态度,它l不赞同独自修身养性,它要化民成俗。儒家最大的成功就是长期主导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进而主导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学说都不曾有过的伟大成就。在儒家看来,不论知识才干还是道德品行,只是独自一人拥有其实是没有意娶的;人如果可以独自一人生活,人类{乜莓完拿不芾要教育了。錾育首表是群体生活的需要,教育从二开妇就是公共事业。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育首先要把人培养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在此过程中人也学会了实现人生价值的道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有智慧的执政者,总是把教私民放在优先地位,甚拿自己成为君师合一的人。念终始典于学:想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就要从教育人民甍兽历卑和学习经典开始。享提醒我们:今吞的中国必霉更加董视经典学习教育,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决不能数典忘祖而搞历史虚无主义,唯有如此才是保持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恒久之道。

  一、“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艘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意思是说,一个人思虑合乎天地法则,寻求贤德良才完善自我,足以让自己小有声名,但不足以打动民众;礼贤下士体察远人,足以让民众心中感动,但不足以转化民众的行为习惯;如果想要转化民众的习惯从而形成新的社会风气,那就必定要从教导民众学习实践开始。

    1修文德”    ·

    “发虑宪,求善良,强调执政者、领导者自己要思想端正,心地纯良;一心为民,不牟私利。就如《诗经·维天之命》所言: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多么辉煌显耀啊,文王那纯净美德!“就贤体远,足以动众就如《论语季氏》所言: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远方的人民不归服不是用武力去征服他们,而是通过选贤任能的内政和关爱他国人民的外交政策来打动他们,也就是通过文化软实力来使他们心悦诚服。如果他们受感召而来,就要帮助他们实现安居乐业。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体现了中国人一贯提倡王道教化而反对武力征服,崇前文治而慎用武功。这一思想倾向大概是从后稷j公刘、古公直父、文王、武王兴盛建国的厉史中逐步形成的。据《史记·周本纪》: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日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

    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

    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乏;而弃渠中冰

    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日弃。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t菽美。及为成人。

    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

    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日.一“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o”封弃于邰.

    号日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后稷卒,子不窗立。不峦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窑以失其官而

    彝戎狄之阿。不窗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

    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

    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

    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

    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喻立。毁除卒,子......

 




精彩内容
本书是对《学记》的解读,重点在于“义理”而不在“考据”和“词章”。本书解读《学记》的目的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寻找中国传统智慧。“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所记实为“建国君民”之学,亦即当今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所记实为“上行下效”之学,亦即今天所谓言传身教之学。《学记》给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智慧,就是“身教”重于“言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领导干部和教育工作者要身体力行做好“世范”,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记》教人通过学习成为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学以成人”,学习让人成为国家、社会、自然的主人,因此也成为自己的主人,这就是本书所说的《学记》的教育智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