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骏枣品质形成与调控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骏枣品质形成与调控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1.57 6.0折 3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强卿编著

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1060428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11337598

上书时间2024-05-2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一、糖分种类、分布、卸载与转化

二、糖分积累机制与调节

三、有机酸组分及代谢

四、糖酸比对果实甜酸风味的影响

第二节 枣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一、枣果实糖分种类、分布、卸载与转化

二、枣果实糖分积累机制与调节

三、枣果实有机酸组分及含量的变化

四、糖酸比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骏枣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枣树植物学特性

一、根系构成、分布及生长发育规律

二、芽、枝类型及生长发育规律

三、花芽分化及开花规律

四、坐果及果实发育规律

五、营养特性与需肥规律

六、枣树需水规律

第二节枣树生态学特性

一、枣与温度的关系

二、枣与水分的关系

三、枣与光照的关系

四、枣与土壤的关系

五、枣的抗风能力

第三节 骏枣生物学基础

一、植物学特性

二、生物学特性

三、果实性状

第四节 骏枣栽培学特性

一、物候期·

二、根系生长特性

三、木质化束吊发育特性

四、果实生长发育特性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骏枣品质形成的内在因素调控

第一节植物激素调控

一、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规律

二、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骏枣果实糖积累的影响

三、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

四、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发育细胞学特征的影响

五、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六、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骏枣光合特性的影响

七、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产量及果实品质影响的评价

第二节水肥营养元素调控

一、试验地概况与水肥调控技术设计原理

二、骏枣滴灌高效用水关键技术研究

三、滴灌条件下骏枣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

四、滴灌骏枣营养诊断及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五、滴灌骏枣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第四章骏枣品质形成的外在影响因素

第一节树体结构调控

一、种植模式改造对骏枣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二、整形方式对骏枣养分运转分配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影响

三、骏枣幼龄期种植密度对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第二节栽培技术调控

一、整形修剪调控

二、花果管理调控

三、水肥高效利用调控

参考文献

第五章骏枣病虫害防治

第一节 枣树病害

一、枣锈病

二、枣炭疽病

三、枣疯病

四、枣缩果病

五、枣黑斑病

六、枣裂果病

第二节枣树虫害

一、枣瘦蚊

二、枣叶壁虱

三、红蜘蛛

四、棉铃虫

五、桃小食心虫

六、草履蚧

七、大球蚧

八、枣尺蠖

九、枣黄刺蛾

十、枣粘虫



内容摘要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品质是影响农作物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形态已从原来的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严琳霞等,2005)。苹果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能够走出去的农产品之一,但长期以来因果品均一性差、果形偏扁、着色度低、果面欠光滑、农药残留时有超标等质量问题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出口鲜果量仅占年产量的3%(束怀瑞,2003)。目前,随着果树生产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果树生产者和研究者已日益注重果实品质的提高,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改良果实品质的应用与基础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国际果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主流趋向,我国21世纪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提高果实品质(潘腾飞,2006)。果实品质的形成和调控,已经成为果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果实中糖酸含量、糖酸比和色泽等因子是决定其品质最重要的指标,但果实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糖的种类和含量(Teixeira2005)。糖不仅影响果实甜度,还是酸、类胡萝卜素和其他营养成分及芳香物质等合成的基础(王贵元,2007)。糖也是植物生命活动包括果实生长发育的基础物质。糖还有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如为果实细胞膨大提供渗透推动力(Stadler1999)。糖含量高低是决定果实品质的重要因子。果实积累的糖分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蔗糖是主要的双糖,淀粉和纤维素是主要的多糖(万仲武,2013)。果实的风味品质主要取决于糖的种类、含量和配比,研究证实,果糖的甜度最高,葡萄糖的甜度最低,蔗糖的甜度介于果糖和葡萄糖之间,其中,风味最好的要数葡萄糖(王晨,2009)另有少量糖醇如山梨醇、肌醇,蔗糖是果实中糖分积累的主要形式,其积累过程涉及光合产物的运输、卸载、代谢、转化和贮存。

一、糖分种类、分布、卸载与转化

糖类主要来源于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在果树中糖类被运输到果实后,按照糖积累的类型及特点,大致可将果实分为淀粉转化型、糖直接积累型和中间类型几种(陈俊伟等,2004)。依照果实成熟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糖分的含量,将果实划分为己糖积累型、淀粉转化型以及蔗糖积累型(周兆禧等,2014)。猕猴桃、香蕉和芒果等为淀粉转化型。柑橘品种(赵智中,2002)、温州蜜柑(陈俊伟,2001)以积累蔗糖为主,而甜来檬以积累己糖为主(陈俊伟,2000)。杏不同品种间,糖组分及总糖含量都存在较大差异,但均以蔗糖含量最高,果糖含量最低,表明杏果实以积累蔗糖为主(陈美霞,2006)。桃果实发育早期含大量果糖和葡萄糖,发育后期直至成熟主要含蔗糖,山梨醇和淀粉的含量一直很低且稳定(Vizzoto1996)。红肉脐橙成熟时果肉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的比例约为112,表明它也以积累蔗糖为主(王贵元等,2007),为蔗糖积累型果实。苹果中的糖主要是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总糖、果糖、葡萄糖及蔗糖的含量均随果实发育成熟呈持续增加的趋势。红富士、贝拉苹果中果糖含量最高,葡萄糖次之,蔗糖最少(王永章,2001;王海波,2007),为己糖积累型。

大部分的葡萄糖与果糖都贮存在液泡当中,一些没有转化的山梨醇则贮存在液泡与质外空间当中,少量的蔗糖则贮存在胞质中(Yamaguchi1996)。一些学者通过试验得出,苹果细胞各个区域当中所含的可溶性糖浓度分别

为: 胞质37mmol/ L、液泡888 mmol/ L、质外空间57mmol/ LYamaki,1984)。在葡萄等浆果类果实中,蔗糖的浓度很低,且主要集中在维管束组织区。浆果中存在着可溶性的、可与细胞壁结合的转化酶,将蔗糖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果实成熟时已基本上无蔗糖(Davis1996)。

糖的种类和含量的差异,使不同的果实具有不同的风味。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与葡萄糖和果糖的变化不一致,果实不同部位糖积累也不一样。温州蜜柑果实汁囊中蔗糖的积累速度始终高于果糖和葡萄糖,而在果皮组织中3种糖的含量一直比较接近;成熟时汁囊中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分别占可溶性糖的65%20%14%Komatsu,2002)。马叙葡萄柚果实在膨大中期之前,汁囊中的蔗糖含量明显高于白皮层、维管束和囊瓣皮,之后下降。



精彩内容

本选题依据果树发育生理学理论,通过总结骏枣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分析研究密植枣园个体与群体结构,研究影响骏枣品质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调控途径,提出了适合骏枣高品质种植的简化树形、种植模式,建立了养分平衡肥水调控制度、研发了可改善果实品质的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实现枣产业“高产出、高品质、高效益、高端市场”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