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工艺与包装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传统工艺与包装文化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8.76 6.0折 48 全新

库存2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安宝江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905794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2028290

上书时间2024-05-2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包装的概述

第一节包装与传统包装

第二节 包装的形成

第三节包装的材料

第二章包装的文化与艺术

第一节包装的功能

第二节包装的技术

第三节 包装的艺术

第四节 包装的文化

第三章编织类包装

第一节 编织与包装

第二节 竹器包装

第三节 木器包装

第四节漆器包装

第五节包装的竹木之美

第四章陶瓷包装

第一节陶与瓷

第二节陶瓷包装

第三节陶瓷与酒具

第四节陶瓷与茶具

第五节包装与酒茶文化

第五章纤维类包装

第一节从平面到立体

第二节 纸类包装

第三节 织绣包装

第四节 布类包装

第五节 包装与民俗文化

第六章其他材料的包装

第一节 金属与包装

第二节 自然材料包装

第三节 玻璃玉石包装

第七章传统包装与现代包装

第一节现代设计中的包装艺术

第二节 传统包装艺术的当代意义

第三节 传统包装艺术的当代形式

第四节传统包装与现代设计




内容摘要

第一节 包装与传统包装

“包装”是一个现代名词,产生于20世纪。由于商业的高度发展,商业行为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密切关注,在商品储运、销售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包装自然成为一个研究的关注点。随着包装的概念、含义的日渐丰富与成熟,包装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1952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首次开设包装课程,标志着包装已经具有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术背景。对于包装的定义,《辞海》是这样概括的:“指盛装和保护产品的容器,即包装物,如箱、袋、瓶、盒等。按在流通中的作用可分为内包装(也称小包装)、中包装、外包装;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包装、专用包装;按耐压程度可分为硬包装、半硬包装、软包装。它对维护产品质量,减少损耗,便于运输、储藏和销售,美化商品和提高服务质量都有重要作用。”1美国包装学会对包装的定义是:“符合产品之需求,依最佳之成本,便于货物之传送、流通、交易、储存与贩卖,而实施的统筹整体系统的准备工作。”1]“包装”这一名词产生于现代,但是包装这一行为却横贯人类生活的历史。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低,植物及石制品是人类使用得最多的工具。低水平的生产力也不可能生产出很多需要包装的剩余物,仅有的一点包装所应用最多的包装材料也就是植物。由于植物易腐,远古时的包装实物遗留很少,但是以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器物所留下的印痕、纹饰为考证的部分依据来看,有理由相信它们就是早期绳包装在陶器上的残留体现。西安半坡和河南安阳出土的陶器及烧制陶器的窑室,浙江钱山漾石器遗址发掘的麻布、麻绳、丝带、绢及200余件竹器都可谓古老包装的例证。在《水浒传》第二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郑屠卖肉以荷叶作包装,即使是送到他所认为的小种经略府时,也是以此包装交于鲁达,这反映了元明时期的民间日常包装特色。即便是现在,用植物作包装在许多地区仍然具有重要地位,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理念下,如何利用植物进行包装使传统包装的研究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火的应用将人类历史推入新的时代,人类所能掌握的工具开始增多,陶器成为许多民族掌握的最早的人造物。由此开始,金属、玉石、漆器、竹木、丝织物、玻璃、纸等,任何能够利用的材料,只要技术上没有障碍,都能成为包装材料。与此同时,制作工艺的发达让包装不但在外形、纹饰层面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而且如何更好、更多地使其具有特定功能正是包装所追求的。商周青铜器以其形制、纹饰和它所散发的某种神秘感成为时代的代表;如玉类冰的瓷器以其神秘莫测的釉而迷人;中国人对玉器的特殊感情使得玉器包装更显雅致、名贵;而花样繁多的织物包装足以让人联想起“买椟还珠”的古老寓言;繁缛的清代景泰蓝传达的是皇族的审美喜尚。与此同时,清代宫廷中的一件包装文房四宝的器物,在砚台下居然设计有一个可以盛放热水以暖砚的盒子,这不禁让人对古代工匠的巧思佩服不已。

……



精彩内容
本书是对中国传统包装艺术与文化从工艺美术的视角进行归类与分析。由于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在形态上的不同,传统包装与现代包装表现出诸多相异之处。传统包装在商业性特征上亚于现代包装,但在文化性表达和艺术性表现方面尤为值得现代包装借鉴,这也正是对传统包装进行研究的价值所在。因此,为达到这一目标,本书在内容安排上首先从整体对包装的概念、特征以及包装的文化与艺术进行论述,然后按照类别划分为竹木、陶瓷、纤维、金属、玉石以及其他材质等几个大类分别进行论述,最后对传统包装与现代包装之间的传承和传统包装的研究现代意义进行探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