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蜂记:一位昆虫学家的环球旅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寻蜂记:一位昆虫学家的环球旅行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8.95 6.0折 65 全新

库存6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戴夫·古尔森 著,王红斌,冉浩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8120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11307435

上书时间2024-05-2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戴夫·古尔森,英国昆虫学家、科普作家,英国皇家昆虫学会及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员。他曾在牛津大学学习生物学,现为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生物学教授,并于2006年创立熊蜂保护基金会。著有多部书籍,其中《螫针的故事》被评为《西雅图时报》年度☆佳图书,入围2013年塞缪尔·约翰逊奖。2015年入选《BBC野生动物杂志》评出的“五十位环保英雄”榜。
  王红斌,中学英语高级教师、英语译者、科普作家。
  冉浩,动物学者、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动物王朝》《蚂蚁之美》《寻蚁记》等书。
  三蝶纪,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硕士、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索尔兹伯里平原和尖叫熊蜂

 第二章

 本贝丘拉岛和卓熊蜂

 第三章

 戈尔茨山脉和黄腋蜂

 第四章

 巴塔哥尼亚与金巨熊蜂

 第五章

 加利福尼亚和富兰克林熊蜂

 第六章

 厄瓜多尔和挣扎的熊蜂

 第七章

 泰晤士河口的棕地雨林

 第八章

 奈颇城堡与被遗忘的蜂

 后记

 后院的蜂

 注释

 索引

 本书中出现的主要物种名称

 译后记

主编推荐
 硬核科普与轻松游记的结合 昆虫学家、塞缪尔·约翰逊奖入围作者戴夫·古尔森走遍世界,用充满睿智的双眼在旅行中找寻昆虫世界的运转规律,为我们揭示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本书由文津奖作者冉浩翻译作序,科普作家三蝶。 每一个热爱自然的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 作者从童年时对科学的初步探索写起,凭借孩童般的好奇心在昆虫学领域深耕数十年。文笔轻松幽默,充满热情,饱含对生命的尊重,展现了一位昆虫学家对自然的思考和对环境的关注。 精美装帧,轻巧便携 全书采口北欧蒙肯纸印制,装帧设计精美明快,附有多张全彩插图,色彩柔和,轻软疏朗,适合在户外或旅途中随手翻阅。 

精彩内容
 译后记 从我们规划《寻蜂记》的翻译事宜到这本书行将付梓,中间经历了挺久的时间,然而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寻蜂记》是一本好书,值得期待。这本书的自序是我喜欢的部分之一,作者讲述了自己从无知孩童成长为生物学家的历程,那是一段让人瞠目结舌的童年时光,充满了科学、激情和火光,可以被家长吊起来打的那种,让人感叹小孩子能长大真的不容易(笑)。人虽然长大了,但这种冒险精神仍然贯串着作者的人生,只是少了那份鲁莽,多了反思与睿智。体来看,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到世界各地寻找熊蜂的故事。从更大的角度上来说,熊蜂应该属于蜜蜂类,但是它们当然与我们用蜂箱饲养的意大利蜜蜂等物种不同,两者不是一回事。家养蜜蜂仅属于蜜蜂类中被称为蜜蜂属(Apis)的极小类群,尽管后者括了野生类型,但整个蜜蜂属的物种数不超过10个。熊蜂则要多得多,有数百种,遍布在各个主要大陆的陆地生态系统中。熊蜂的体形更大一些,看起来更加粗壮,有些“熊”味。相比之下,熊蜂的社会组织规模和精细化程度不及狭义的蜜蜂,但是它们更加多样化。在不同的地方,你会遇到不同的熊蜂物种。作为重要的传粉昆虫,熊蜂的数量和状态变化能够反映出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为我们带来有意义的提示。本书的作者大概也是抱着这样的期许踏上寻蜂之路的。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期待、失望、兴奋、无奈、叹惜等情绪,也能够读到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越是读到后面,这种体验感便越强。 不过,这本书在阅读过程中有一个问题,那是出现了太多的物种名。这些物种名中的绝大多数,我相信大部分读者都是次听说,而合上这本书之后,几乎再也没有可能遇到。因此,我希望您不要过分关注这些名词,更不要努力尝试去记住它们。尽管我们为了翻译好这些名词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我认为,它们仍然会阻碍您的阅读。您更应该去体验作者寻找熊蜂的经历本身,去体会自然探险的魅力,去思考人与自然共存的关系。当然,如果您确实对这些物种感兴趣,那也是一件好事。我们为此做了一些工作,编辑补充了图书的彩色们也在本书的附录中整理了许多物种的中文名、英文名和拉丁学名对照表,您可以按图索骥,以它们为关键词,继续检索有关的内容。 这本书由红斌老师主译,他是一位的译者,研究方向是英语语言文学,擅长动物类和科普类的图书翻译,我们一起合作了很多作品。在这本书上,老师的工作一如既往地,也为本书的译文增色不少。他承担了比我多很多的工作,因此当之无愧地为译者。 不过,虽然从译者到编辑,都很认真地对待这本书的出版工作,行了反复推敲和修改。但限于能力和,我想我们仍然会有一些疏漏,甚会有一些低级错误。但这些都是无心之失,我们也愿意为此改正。因此,如果您发现了任何错误、问题,都请联系我们。您可以发电子邮件(ranh@vip.163.com)给我,由我向译者和编辑转达,也可以直接联系出版社的工作人员。感谢! 后,开卷有益,祝您阅读愉快! 冉浩 2021年9月15日 译后记 从我们规划《寻蜂记》的翻译事宜到这本书行将付梓,中间经历了挺久的时间,然而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寻蜂记》是一本好书,值得期待。这本书的自序是我喜欢的部分之一,作者讲述了自己从无知孩童成长为生物学家的历程,那是一段让人瞠目结舌的童年时光,充满了科学、激情和火光,可以被家长吊起来打的那种,让人感叹小孩子能长大真的不容易(笑)。人虽然长大了,但这种冒险精神仍然贯串着作者的人生,只是少了那份鲁莽,多了反思与睿智。体来看,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到世界各地寻找熊蜂的故事。从更大的角度上来说,熊蜂应该属于蜜蜂类,但是它们当然与我们用蜂箱饲养的意大利蜜蜂等物种不同,两者不是一回事。家养蜜蜂仅属于蜜蜂类中被称为蜜蜂属(Apis)的极小类群,尽管后者括了野生类型,但整个蜜蜂属的物种数不超过10个。熊蜂则要多得多,有数百种,遍布在各个主要大陆的陆地生态系统中。熊蜂的体形更大一些,看起来更加粗壮,有些“熊”味。相比之下,熊蜂的社会组织规模和精细化程度不及狭义的蜜蜂,但是它们更加多样化。在不同的地方,你会遇到不同的熊蜂物种。作为重要的传粉昆虫,熊蜂的数量和状态变化能够反映出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为我们带来有意义的提示。本书的作者大概也是抱着这样的期许踏上寻蜂之路的。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期待、失望、兴奋、无奈、叹惜等情绪,也能够读到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越是读到后面,这种体验感便越强。 不过,这本书在阅读过程中有一个问题,那是出现了太多的物种名。这些物种名中的绝大多数,我相信大部分读者都是次听说,而合上这本书之后,几乎再也没有可能遇到。因此,我希望您不要过分关注这些名词,更不要努力尝试去记住它们。尽管我们为了翻译好这些名词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我认为,它们仍然会阻碍您的阅读。您更应该去体验作者寻找熊蜂的经历本身,去体会自然探险的魅力,去思考人与自然共存的关系。当然,如果您确实对这些物种感兴趣,那也是一件好事。我们为此做了一些工作,编辑补充了图书的彩色们也在本书的附录中整理了许多物种的中文名、英文名和拉丁学名对照表,您可以按图索骥,以它们为关键词,继续检索有关的内容。 这本书由红斌老师主译,他是一位的译者,研究方向是英语语言文学,擅长动物类和科普类的图书翻译,我们一起合作了很多作品。在这本书上,老师的工作一如既往地,也为本书的译文增色不少。他承担了比我多很多的工作,因此当之无愧地为译者。 不过,虽然从译者到编辑,都很认真地对待这本书的出版工作,行了反复推敲和修改。但限于能力和,我想我们仍然会有一些疏漏,甚会有一些低级错误。但这些都是无心之失,我们也愿意为此改正。因此,如果您发现了任何错误、问题,都请联系我们。您可以发电子邮件(ranh@vip.163.com)给我,由我向译者和编辑转达,也可以直接联系出版社的工作人员。感谢! 后,开卷有益,祝您阅读愉快! 冉浩 2021年9月15日 

媒体评论
不起眼的昆虫世界里,隐藏着令人着迷的博物学真相。文津奖获奖作者冉浩翻译作序,科普作家三蝶纪审校推荐硬核科普与轻松游记的完美结合昆虫学家、塞缪尔·约翰逊奖入围作者戴夫·古尔森走遍世界,用充满睿智的双眼在旅行中找寻昆虫世界的运转规律,为我们揭示生态系统卓越的恢复能力。本书由文津奖获奖作者冉浩翻译作序,科普作家三蝶纪审校推荐。

每一个热爱自然的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作者从童年时对科学的初步探索写起,凭借孩童般的好奇心在昆虫学领域深耕数十年。文笔轻松幽默,充满热情,饱含对生命的尊重,展现了一位昆虫学家对自然的思考和对环境的关注。

精美装帧,轻巧便携全书采用进口北欧蒙肯纸印制,装帧设计精美明快,附有多张全彩插图,色彩柔和,轻软疏朗,适合在户外或旅途中随手翻阅。
昆虫学家戴夫·古尔森远赴巴塔哥尼亚,追踪世界上极其罕见的熊蜂种群,带给我们这部有趣的游记和对多样自然的赞歌。在一个囿于拯救上镜哺乳动物的世界里,他独辟蹊径,跳出昆虫这一群体的经济价值,颂扬它们在生物圈中固有的重要性。
——《自然》期刊这本书让你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了解各种有趣的东西,因为古尔森是一个天生就会讲故事的人,能将昆虫学家的科学经历转化为吸引普通人的散文艺术。你永远也想不到一本关于熊蜂的书竟会让你开怀大笑——它用诗一般的语言,亲切幽默地讲述了自然世界的美丽。这会是一段振奋人心、富有诗意和力量的阅读体验,让你迫不及待地冲出家门,探索世界。
——马克·科克,《观察家》
令人着迷,发人深省。戴夫·古尔森是一位迷人温和的故事讲述者,他有太多关于昆虫和生物保护的故事可以讲给我们听。
——乔治·哈斯凯尔,《看不见的森林》作者
昆虫学家戴夫·古尔森远赴巴塔哥尼亚,追踪世界上☆罕见的熊蜂种群,带给我们这部有趣的游记和对多样自然的赞歌。在一个囿于拯救上镜哺乳动物的世界里,他独辟蹊径,跳出昆虫这一群体的经济价值,颂扬它们在生物圈中固有的重要性。
——《自然》期刊在戴夫·古尔森对熊蜂非凡热情的推动下,这是一个从巴塔哥尼亚到波兰,从厄瓜多尔到埃塞克斯的探索……古尔森对世界上☆稀有熊蜂的寻觅引领他进行地理和智力探索,将熊蜂的奇异事实与保护的热情理念结合起来。
——玛莎·卡尼,《泰晤士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