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3.56 6.0折 5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萌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49364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6元

货号10073756

上书时间2024-05-2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萌,男,1989年生,哲学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读博期间赴德国柏林大学哲学系交流访学。现为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哲学、逻辑学。

目录
导论  独立于范畴表的判断表
  第一节  学界研究状况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二、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第二节  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一、被视为范畴表附属物的判断表
    二、论证判断表独立性的前提条件
    三、判断表:逻辑的还是形而上学的
第一章  判断表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判断表的早期形态
    一、1781年之前的判断表
    二、“沉默时期”的《杜伊斯堡遗稿》
  第二节  判断的形式与质料
    一、依照判断的形式的初步划分
    二、康德在早期判断分类中的思想变化
  第三节  综合判断的形式结构
    一、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
    二、综合命题的“abx”结构
    三、“abx”结构与判断表的构建
第二章  判断表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判断表与18世纪逻辑学
    一、量
    二、质
    三、关系
    四、模态
  第二节  康德对判断表构成要素的阐明
    一、来自传统逻辑立场的质疑
    二、单称判断与无限判断
    三、判断的关系
    四、判断的模态
  第三节  新判断结构与判断表的认识特征
    一、由判断的“S是P”结构产生的问题
    二、综合判断与认识特征
    三、判断的“形式”与“功能”
第三章  判断表的完备性问题
  第一节  对三个基本问题的回应
    一、判断表是否具有完备性
    二、康德是否给出了完备性证明
    三、构造的还是解释的
  第二节  解释性证明的几种情况
    一、间接论证
    二、布兰特的论证
    三、沃尔夫的论证
  第三节  对判断表的完备性的阐明
    一、“判断表”:“应然的”与“实然的”
    二、“完备性”的先验特征
    三、以“功能”为基础的论证
第四章  判断表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判断表与范畴表的关系
    一、以往对两表关系的几种理解
    二、从“应然的”与“实然的”视角对两表关系的说明
  第二节  判断表的结构性作用
    一、结构性作用在文本中的体现
    二、对判断表结构性作用的阐明
第五章  判断表:从逻辑到形而上学
  第一节  判断表与先天综合判断
    一、对不同版本与出处的文本考察
    二、从先天综合判断到判断表
  第二节  逻辑与形而上学之间
    一、普遍逻辑与先验逻辑
    二、“形而上学重建”的逻辑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内容
本书是汉语学界第一部关于康德判断表的研究专著。以往关于判断表的各种争论,多根源于表格的构成要素不符合传统逻辑的形式要求,这就使判断表丧失了自身的有效性根基,并逐渐被视作范畴表的牵强的附属物。本书主要通过发掘康德沉默时期手稿(尤其是1775年《杜伊斯堡遗稿》的散页)中的内容,尝试还原出康德基于“a-b-x”这种新判断结构而对判断表的构建过程,并基于此,对判断表构成要素的合理性、完备性证明等争议问题进行再思考。
  康德对判断表的构思与设立,实际上正反映了他通过对传统逻辑的改造,以重建形而上学的潜在思路。重新理清判断表的逻辑根基,不仅能恢复该表格在先验哲学中的有效性,揭示先验哲学体系的真正逻辑基础,还可以延伸出对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的思考。“纯粹哲学丛书”在自觉的层面上,努力寻求在自由思想中贯通古今,在本源问题上会通中西。

媒体评论
汉语学界第一部关于康德判断表的研究专著,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围绕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分析论中判断表与范畴表的关系,深入考察了康德的判断表。鉴于国内的相关研究十分薄弱,该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  张志伟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对康德如何讨论对判断的分类,最后如何给出判断表,进行了详尽的历史考察;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作者提出并凸显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康德是以“a-b-x”的结构形式,而不是以传统的结构形式即“S是P”来分析和划分判断类型的,借此能更好地解释康德给出的判断表不同于以往的原因所在。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导  黄裕生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对于康德思想中判断表的形成过程,以及结构构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说明。特别是,它对康德早期思想的研究具有独到之处:它揭示了这些思想如何过渡成为后来判断表中的思想,由此阐明它们对判断表的形成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十分富有启示的研究。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导  王路
  本书系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成果。
  本书是汉语学界第一部关于康德判断表的研究专著。康德对判断表的构思与设立,实际上正反映了他通过对传统逻辑的改造,以重建形而上学的潜在思路。重新理清判断表的逻辑根基,不仅能恢复该表格在先验哲学中的有效性,揭示先验哲学体系的真正逻辑基础,还可以延伸出对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的思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