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胀预期形成与前瞻性时变货币政策规则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通胀预期形成与前瞻性时变货币政策规则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9.13 6.0折 82 全新

仅1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凯

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030648730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2元

货号9890649

上书时间2024-05-1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第1章 导言 1 

1.1 研究意义 1 

1.2 利率规则理论的基本框架 2 

1.3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特殊性 5 

1.4 基本思路和结构安排 8 

第2章 通胀预期演化、菲利普斯曲线扩展与前瞻性时变货币政策规则 11 

2.1 通胀预期演化与测度 11 

2.2 学习视角下的通胀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扩展 18 

2.3 学习视角下的通胀预期、前瞻性时变货币政策规则与不确定性 21 

第3章 我国学习型通胀预期及特征——基于适应性学习机制的实证研究 37 

3.1 通胀预期形成与适应性学习机制 37 

3.2 基于适应性学习机制的我国学习型通胀预期的估计 41 

3.3 我国学习型通胀预期的特征 43 

3.4 本章小结 46 

第4章 学习型通胀预期及对我国混合学习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 48 

4.1 模型设定 49 

4.2 计量方法与变量选择 51 

4.3 基于学习型通胀预期的我国混合学习菲利普斯曲线的估计 55 

4.4 本章小结 59 

第5章 学习型通胀预期及对我国时变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 60 

5.1 学习型通胀预期与时变菲利普斯曲线 60 

5.2 计量方法与变量选择 66 

5.3 基于学习型通胀预期的我国时变菲利普斯曲线的估计 71 

5.4 本章小结 77 

第6章 通胀预期阈值及对我国非线性时变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 78 

6.1 通胀预期与非线性时变菲利普斯曲线 78 

6.2 计量方法与变量选择 80 

6.3 通胀预期阈值与我国非线性时变菲利普斯曲线的估计 84 

6.4 本章小结 89 

第7章 通胀预期阈值及对我国非线性时变货币政策规则的实证研究 91 

7.1 通胀预期与非线性时变货币政策规则 91 

7.2 理论建模:LSTR-NLRE模型的逆序构建 94 

7.3 通胀预期阈值与我国非线性时变货币政策规则的估计 100 

7.4 基于通胀预期阈值和转移速度的冲击响应路径与不确定性分析 107 

7.5 本章小结 119 

本章附件 120 

参考文献 123

内容摘要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意义 

通胀预期是公众对通胀未来变化的事前估计,其稳定与否可能导致宏观经济的大稳健或高通胀。从货币政策的角度而言,通胀预期会影响货币当局稳定价格的能力,会影响前瞻『生货币政策(如前瞻l生货币政策规则、通胀目标制)的有效性,对通胀预期的预测、管理和承诺还会影响货币当局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然而公众的通胀预期并非一成不变,这从我国政府历年公布的通胀目标中可见一斑。2000~2018年,我国各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CPI通胀率目标分别如下:4%、1%~2%、0~1%、1%、3%~4%、4%、3%、3%、4.8%、4%、3%、4%、3%、3%~3.5%、3%~3.5%、3%、3%、3%、4%。显然,从2006年开始公布的通胀目标较高,这也表明从2006年开始,我国公众的通胀预期居高不下。中国人民银行也开始加强通胀调控,特别是在2011年和2012年,着重强调通胀调控和通胀预期管理。通胀预期管理的核心是能够科学测度和引导公众的通胀预期,进而可以为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的实行和预期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提供较为精确的数据依据,这就要求深入研究公众通胀预期的具体形成机制。 

在经历了2008年经济探底后,中国经济迎来了新一轮高速增长,20l 0年各季度GDP增长均超过10%,2011年各季度均不低于9%。但随之而来的是通胀率的大幅提高,2010年7月到2012年5月,CPI不低于3%警戒线,2011年7月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45%。近几年经济增速有所下降,2017年和2018年GDP’分别增长6.9%和6.6%,CPI也位于政府公布的通胀率目标之下,但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CPI开始逐月上升,2019年9月至11月的CPl分别为3%、3.8%、4.5%,CPI超过3%警戒线的概率增加。稳定通货膨胀,控制通胀预期成为货币当局制定政策的宗旨。2012年,中央首次提出要放弃“保增长”的观念,转而提出“稳增长”,产出增长放缓,产出缺口下降不言而喻。面对国内长期以来依赖高速增长的现实,“稳增长”政策面临以牺牲产出为成本平稳物价抑制通货膨胀的压力。刻画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为解释这一系列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研究意味着对通货膨胀机制进行研究,对当局控制稳定通货膨胀,降低政策成本,制定货币政策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以低通胀率为代价的良性增长这一长远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因此,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特征进行充分了解,对其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合实际国情对其进行科学的调整和完善,是因地制宜地寻找我国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增强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降低政策成本的重中之重。

在通胀预期管理过程中,货币当局主要调控货币政策工具,突出表现为遵循前瞻}生货币政策规则调控短期名义利率。从1992年开始,我国货币政策开始侧重利率工具对通胀和通缩的调控,但对通胀和通缩的调节幅度却不尽相同。1 998~2002年,为抑制通缩,中央银行连续降息5次,1年期存款利率累计下降3.69个百分点;2007一,2008年上半年,为抑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胀,连续加息6次,利率累计上升1.62个百分点;2008年下半年,为抑制全球金融危机,连续降息5次,利率累计下降1.89个百分点;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为抑制通胀,又连续加息5次,利率累计上升1.25个百分点;2015年为稳定经济增长,利率实际平均调整幅度为一0.683个百分点。这些事实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胀和通缩的反应呈现出非线性和非对称的特征,这也是相关实证文献的一致结论。同时,实证研究还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会产生不确定性理f生预期均衡(谢平和罗雄,2002),我国CPI通胀率在1992~1996年和2005一,2008年均形成了一个“窄尾正驼峰”式的轨迹,这一事实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不确定性的结论。因此,我国货币政策具有非线性时变、非对称I生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本书研究正是基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通胀背景和非线性时变特征而提出来的。本书研究试图在LI砸模型中同时引入适应.陛学习行为和前瞻非线性时变货币政策规则,基于非线性时变LRE模型框架,研究我国通胀预期形成模式、我国前瞻l生时变货币政策规则的参数确定性区域与参数不确定性区域,以及不同时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本书研究既考虑了公众的“有限理I生”,并基于适应性学习行为刻画“有限理I生”,从而基于学习角度为“理l生预期”假设提供合理的微观基础;又考虑了利率调整的非线性和货币政策的结构转变,从而可以避免“卢卡斯批判”(Lucas,1976)

1.2利率规则理论的基本框架

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多数工业经济国家(美国及主要()ECD④国家,瑞士……



精彩内容
《通胀预期形成与前瞻性时变货币政策规则》对我国学习型通胀预期进行了测度和有效性检验,并基于学习型通胀预期对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扩展。进一步,在逆序构建的非线性时变线性理性预期模型框架内,实证分析了我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和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的非线性与时变性特征。《通胀预期形成与前瞻性时变货币政策规则》创新性地将学习型预期和前瞻非线性时变货币政策规则引入线性理性预期模型,构建了非线性时变货币政策规则的分析框架,并在这一框架内对学习型通胀预期、非线性时变菲利普斯曲线和前瞻时变货币政策规则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