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从养成习惯起步:精华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尊重从养成习惯起步:精华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6.78 6.0折 28 全新

库存2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闫玉双,陈颖主编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26696

出版时间2012-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8137640

上书时间2024-05-1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尊重就在你我他的关系中,是一种你重要,我重要,他也很重要的生活态度。当我们从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中都能体会到尊重,尊重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闫玉双、陈颖主编的《尊重改变未来丛书:尊重从养成习惯起步(精华版)》汇集了100篇中小学及幼儿教师的文章,讲述了100个有关尊重习惯的故事,分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和“尊重环境”三篇,是教师、学生的良好读物。

作者简介
陈颖,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北京市第五中学德育主任。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基础道德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从1997年至今,参加全国教育规划课题、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尊重”教育研究,主编《好习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参编《当代中学生的思考系列丛书》、《我和学生共成长》、《反思教育习惯》、《改变教育行为》、《走进学生心灵的活动设计》:撰写《让孩子有尊严》第一章。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东城区优秀教师、东城区优秀班主任、东城区青年骨干教师、东城区青年岗位能手、东城区教育新秀。
闫玉双,中学高级教师,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基础道德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从事中学语文教学17年,自1994年起在北京市东城区教科研中心从事基层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侧重于研究“尊重”这一价值理念在相互关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形成相互尊重的环境。主持编写师生案例《当代中学生的思考系列丛书》(常务副主编)、《我和学生共成长》(常务副主编)、《反思教育习惯》(主编)等书,与孙云晓合著《学会尊重,成功做人》,独著《尊重,小习惯改变大世界》。尊重教育研究先后被立项为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中国教育学会“十五”、“十一五”规划课题。

目录
尊重自己

1 接纳自己的长相、性格

2 接纳自己的妈妈

3 不勉强自己

4 把自己的状况及时告诉父母

5 避开弱点,发挥长处

6 人的能力各有不同,只要尽力就可以了

7 控制情绪,赢得机会

8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9 对不能做的事,勇敢地说“不”

10 绽放最美的自己

11 紧张的生活需要调剂

12 做事不为给别人看

13 不因他人议论改变自己的喜好

14 人不可得意忘形

15 守住自己的秘密

16 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17 直接说出你的想法

18 不要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19 认真对待别人托付的事情

20 说话算数,信守承诺

21 坦露实情,求得谅解

22 尊重事实,不想当然

23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4 不推卸责任

25 在别人的意见中检查自己的言行

26 承担选择的后果

27 多一份承担就多一分机会

28 凡事不能只图自己合适

29 不独占友情

30 选择离你最近的目标,走好每一小步

31 别人不守规矩,自己也要守规矩

32 守规矩才能获得最大的方便

33 成功就在坚持中

34 做事情要彻底

35 坦然面对不公平

36 只要自己不倒下,没人能击败你

37 重在参与,不在乎名次

38 约束自己

尊重他人

39 他心中虚幻的世界,应该被尊重

40 接纳集体中的每一个人

41 不轻视乞讨者

42 服务不分贵贱

43 配角也重要

44 不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人

45 好心取代不了他人的需要

46 不利用他人的善心

47 孩子的权利不能侵犯

48 先了解清楚,再发表意见

49 耐心听别人把话说完

50 从不同的意见中发现合理性

51 讲话结束前,别忙着收拾东西

52 不在背后议论人

53 不谈论别人不想说的事情

54 保守朋友的秘密

55 不该我说的不能说

56 说话要实事求是

57 顾及他人的感受

58 谩骂发泄不是爱国

59 别让妒火烧伤自己

60 向超过自己的同学表示祝贺

61 间接委婉地指出别人的错误

62 得理也让人

63 表扬要有针对性

64 赞美要面对面

65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66 在帮助别人中感受快乐

67 体谅他人

68 包容、接纳不同的风格

69 给爱表现的同学一个空间

70 接受服务要表示感谢

71 自己的习惯不能影响他人

72 影响别人要表达歉意

73 合作需要共同参与

74 后退一步,求得合作

75 把得到的帮助传递下去

76 听老人讲自己的故事

77 认真回答父母的询问

78 和老人在一起,放慢节拍

79 爱,不分贵贱

80 诋毁抹杀不了别人的成绩

81 不斤斤计较

82 用宽容之心待人

83 向与你目光相遇的人微笑

84 不乘人之危

85 给别人留有余地

86 在意别人的劳动

87 爱惜他人的东西

88 开玩笑要有尺度

尊重环境

89 对动物负责

90 不以自己的喜恶决定动物的命运

91 保护动物――如果遇到,一定要施救

92 不随便剥夺动物生命――人要有怜悯之心

93 收拾好自己的废弃物

94 不把油污倒进下水道

95 够用就行了,不必囤积

96 够用就行了,不必最新最好

97 不为炫耀而花钱

98 物尽其用

99 循环使用物品――把不需要的东西擦拭干净送给别人

100 节约粮食――吃多少拿多少

后记一

后记二

内容摘要
    1 接纳自己的长相、性格

    接纳有缺陷的自己

    从一年级起,我和陆建荣就是同班同学。因为陆建荣的与众不同――小手指根部多长了一个寸把长的手指头,是个六指,又因为他姓陆,所以班上男女同学都管他叫“陆(1iu)指”。

    陆建荣却毫不在乎,好像“陆指”本来就是他的大名。课余时间,每逢有同学要看看他的手指,“陆指”也毫不在意:看就看吧,又不会少了点什么。也有同学拉着他的左手,用目光前后左右扫视一番,并用手轻轻摸一摸那个多余的小手指。还有同学会戏谑地出一道算术题:5加6等于几?要“陆指”掰着手指计算。“陆指”抿着嘴唇憨厚地笑着,他懂得同学的意思,很配合地掰完了11个手指,然后就引来了同学们一阵欢快的笑声。我也摸过“陆指”的那个手指,其实跟其他手指并没什么两样,有血有肉,长着骨头,长着指甲,只是短了一截,不能自如地弯曲,看上去很像是树枝上生出的一个嫩枝丫,因为长在手指上,因而让人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随着年龄的增大,到了四年级新学期开学的时候,“陆指”的态度却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他不再愿意把左手伸出来,更不要说让同学抚摸了,甚至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不过有时也会有例外,那就是当“陆指”忘了带铅笔、橡皮之类的学习用具,或者学习上遇到难题向同学求助的时候,“陆指”很无奈,很不情愿地从口袋里伸出左手,让同学摸摸、看看,但时间保证不会长,不等其他同学上前围观,“陆指”早就抽回手去塞进口袋里了。

    后来“陆指”的父母带他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陆指”也很兴奋,他说他再也不是六指了。但悲剧还是发生了。“陆指”因为期待看到伤口的愈合,提前拆开了纱布,结果伤口感染了,不得不又切去了一根手指。六根手指变成了四根手指,他又变得郁郁寡欢了,好像没什么事能让他开心起来。他把手插在衣兜里,再也不拿出来了,不管同学们怎么逗他。

    我多么希望那个开心、乐观的“陆指”能够重新回来。同时,我又在想,是谁使他这么郁闷呢?也许,他身边的每个同学都有责任。尽管我们喜欢他,尽管我们对他没有一点恶意,但“陆指”、“陆指”地叫,刺激并强化了他与别人的不一样。要是我们能够把他看成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根本不在意他是多一个手指,还是少一个手指,也许,他就不会生活在压力中。

    但是,作为“陆指”来说,不可能要求他身边所有的人都能以平常心对待他,毕竟他与别人不一样,毕竟我们对与别人不一样的他有好奇心。所以,我认为,“陆指”要想摆脱郁闷,重要的是首先面对自己,坦然地接受这一切――对,这就是我,不管多一个手指还是少一个手指,我还是我。假如“陆指”能够接纳有缺陷的自己,那结果也许就不一样了。 我们期待着“陆指”能开心、快乐!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学生李昊楠

    指导教师 柏参天

    自信源于实力

    记得我刚刚升到初中,胆怯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小心地看着自己以后三年的同学欢声笑语,却一直没有胆量去上前搭话。

    我没有自信,是因为我是一个很胖的女孩子,而且很黑,几乎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另眼相看”,被人嘲笑、讽刺。我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做得有多么好,都会因为我的长相而大打折扣。所以,之前我几乎很少参加大型的集体活动,也不敢去交朋友。

    “劳动委员,赵雨馨,有什么问题吗?”在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傻傻地看着老师,周围响起了一些同学的笑声。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当过任何班干部。等我反应过来,连忙摇头,不由得担心起来:我真的可以胜任这项工作吗?但自己又想:可以的,我一定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一定要把这件差事做好!

    可是,结果却让我更加失落。

    “死胖子!你烦不烦啊?!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啊?!”

    “你看那个胖子,还真当自己是班干部了!”各种议论纷至沓来。

    我终究还不是做干部的料啊……带着这种心情,我敲响了老师办公室的门。

    “老师,这个委员,我可能做不了了……”

    “为什么啊?我看你不是做得挺好的吗?”

    “我又胖,又不好看,大家都不喜欢我,我怎么可能做得好这件差事……”我把自己的想法跟老师谈了谈。

    “呵呵,你啊,相貌和工作能力有关系吗?如果连你也因为你自己的外貌而放弃自己,你又怎么能够得到同学的尊重呢?你应该试着去寻找自己的优点,别人看不到,你自己应该看得到啊!”我点了点头,但是,我真的有优点吗?

    “同学们,今天是语文测验,中午吃完饭,大家就别瞎跑了。”老师说。

    要考试啊,还好昨天复习了,不行,还是再看看吧……吃过饭,我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为接下来的语文考试做准备。

    考试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也算顺利地完成了。但是同学们却纷纷抱怨题目太难……

    P3-5

主编推荐
《尊重从养成习惯起步(精华版)》编辑推荐:我们全部的教育活动都应当把培养好习惯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倡导尊重教育的主要追求。这样,素质教育和尊重教育也就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评价、可以检验的教育了。 

精彩内容
我们全部的教育活动都应当把培养好习惯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倡导尊重教育的主要追求。这样,素质教育和尊重教育也就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评价、可以检验的教育了。

闫玉双、陈颖主编的《尊重改变未来丛书:尊重从养成习惯起步(精华版)》着眼小事情,探讨大问题――正是这些不易被人察觉的小事,蕴涵着教育的契机;深挖这些极易被人忽视的小事,就会发现这些小事背后反映的却是人的观念。

《尊重改变未来丛书:尊重从养成习惯起步(精华版)》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大而空的道理,只是敞开自己的心扉,把习惯于指向别人的手指收回来,五指并拢,放在自己的胸口,问一问:我该怎么办?一篇文章一个感悟,每一个发自内心的感悟都是对我们的启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