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的子民:波利尼西亚之谜:the puzzle of Polynesia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海洋的子民:波利尼西亚之谜:the puzzle of Polynesia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6.5 6.4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克里斯蒂娜·汤普森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23182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88元

货号11498023

上书时间2024-05-1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娜·汤普森 | Christina Thompson,美国当代作家、学者。先后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获博士学位。目前担任《哈佛评论》(Harvard Review)的资深编辑,同时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讲授写作课程,并于2008年荣获很好教学奖。曾入围“道格拉斯·斯图尔特非虚构作品奖”(Douglas Stewart Prize for Nonfiction)以及“威廉·萨洛扬靠前写作大奖”(William Saroyan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Writing)。在《美国学者》(American Scholar)、《太平洋历史杂志》(Journal of Pacific History)等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

目录
 序 言 凯阿拉凯夸湾 部 目击之人(1521?C1722) 无垠之海 初次接触 方之岛 世界尽头 部:串珠成链(1764?C1778) 塔希提岛 博学之士 秘境航图 醍醐灌顶 第三部:何不自省(1778?C1920) 大陆沉没 无字世界 雅利毛利 热带维京 航海传说 第四部:科技兴起(1920?C1959) 人体之学 毛利学人 恐鸟猎人 碳十四法 拉皮塔人 第五部:扬帆起航(1947?C1980) 康提基号 随波逐流 务实之道 双体帆船 导航进化 第六部分:现状如何(1990?C2018) 科技 尾 声 两种理解之路 致 谢 注 释 索 引 

内容摘要
     如果从太空俯瞰太平洋,各位可能会注意到,根本无法同时看到这片大洋的东西两面。这是因为在最宽的地方,太平洋跨度超过一百八十度——足足一万两千海里,超过赤道周长的一半。从阿留申群岛到南极,太平洋从北向南延伸了一万海里。作为整体,其面积之大.足以容纳地球上所有的陆地,并且还有富余的空间再装下整个美洲。这里不仅是地球上优选的水体,也是地球优选的单一地标。 人类在历史长河的大部分时期,对此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海洋延伸到多远,也不清楚其中包不包含陆地。他们不明白,太平洋岛屿之间的距离,虽然在海洋西部边缘相对较短,但往东会逐步增大,直至数千海里之遥。他们不知晓,太平洋的某些部分空无一物.根本没有陆地。他们更无从得知,太平洋上某个区域的风向与气候,可能与另一个地区接近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千百年来,人类在太平洋周边繁衍生息,但对于大洋腹地,似乎始终无法企及。 人类在上一个冰河时期抵达太平洋诸岛,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低约四百英尺,而现在东南亚的各个岛屿,当时还是一片被称为“巽他大陆”(Sundaland)的陆地。这意味着人们可以步行穿越现在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地区,尽管最远只能走到婆罗洲和巴厘岛;从那里再向东,先民不得不划船或游泳。没有人真正知道批定居者是如何做到的,或者说,他们是谁,但至少在六万五千年前,人类就已经抵达了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当时二者毗邻,均属于被称为“萨胡尔”(Sahul)的整片大陆。 先民再次横渡新几内亚岛和俾斯麦群岛之间的海域,向东最远到达所罗门群岛。在那里,人类前进的脚步似乎开始迟滞,这或许是由于随着深入大洋腹地,海平面上升,陆地之间的水域越来越宽广,动植物种类越来越匮乏。也可能他们只是逐渐消失,就像试图在格陵兰岛定居的挪威人,或者客死异域,或者断念回撤。不管怎么说,这就是两万到三万年前发生的事。人类已经把一只脚踏上了大陆架的边缘,但是世界上优选海洋的浩瀚无垠,仍然是摆在人类面前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 然后,大约四千年前,一个新的移民群体出现在西太平洋。作为一个真正的航海民族,他们是少有离开岛链,航行到大洋深处的族群。这也许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接近海洋民族的人群,他们在小岛的海岸上安家,偏爱海滩、半岛,甚至是沙洲,而不是山谷、高地和丘陵。他们的家园是世界上最富饶的海洋环境之一,那里有温暖、清澈的热带水域,还有在珊瑚迷宫中来回穿梭的成百上千种可食用生物。这一族群的大部分食物来自海洋:不仅包括鱼类和贝类,还有海豚、海龟、章鱼和甲壳类动物。这些先民在平静的渴湖水域捕捞礁石物种,在开阔的海洋中寻找金枪鱼这样的远洋鱼类。他们收集海螺、双壳贝、大菱鲆、三角蚌和牡蛎,从海底采集蛞蝓状的海参,从岩石的裂缝中撬出多刺的海胆。 他们掌握的所有精巧技能——撒诱饵、下网、修堰,尤其是划独木舟——都是为临水而居量身定制的。他们制造手网和抛网,给围网加上坠子以及浮石。他们用龟壳和马蹄螺的珍珠质圆锥形外壳做成鱼钩和诱饵。我们把他们建造的船只称为“独木舟”,但这仅仅捕捉到了些许表面特质而已,其余特质反映在这一海洋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中。他们有专门的词汇来形容绳索、船板、船头、风帆、舭板、龙骨、船桨、吊杆、戽斗、横梁、船锚、桅杆和支柱,还有专门词汇用来代指货物、乘船、装船、迎风航行和操纵航向。甲板、艏饰像和滚轴等,均有一一对应的专业词汇;甚至有一个概念,“Katae”,用来指称独木舟与舷外托架相对的一侧船身——对此,西方语汇中并不存在明确的对应概念。 这一族群生活在陆海结合之所,因此在描述沿海风物的概念方面词汇异常丰富.这一点也不奇怪。两个主要区别,分别针对岛屿的背风面和迎风面.以及珊瑚礁的内部和外部。他们在陆地上使用的定向系统的主轴,是朝向和远离海洋。另外还有一套基于风向,主要在出海时使用的定向系统。 P5-7

主编推荐
 * 适合与《枪炮、病菌与钢铁》搭配阅读的新知佳作。 * 万千读者期待已久的以波利尼西亚为主题的大众通识类图书产品。 

精彩内容
 《海洋的子民:波利尼西亚之谜》是一部兼具历史通识与科普新知两大特点的大众读物。 数千年前,波利尼西亚人来到太平洋偏远的岛屿群,广为分布,展开了一个北抵夏威夷、西新西兰、东到复活节群岛的广阔三角形。在欧洲探险家的船队到来之前,他们曾是住在那里的 人群。早的波利尼西亚人是如何找到并扎根于这些辽远广布的岛屿?没有书写或金属工具的人们,如何征服世界上壮阔的海洋?这个难题,即是在十八世纪出现的的“波利尼西亚起源之谜”。众多航海探险家、语言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生物学家和地理学家,围绕这个疑问,三百年来讨论不休。 《海洋的子民:波利尼西亚之谜》作者通过详尽的研究与调查,精采地融合了历史、地理、人类学和航海学知识,将波利尼西亚之谜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媒体评论
* 适合与《枪炮、病菌与钢铁》搭配阅读的新知佳作。
* 万千读者期待已久的以波利尼西亚为主题的大众通识类图书产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