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岸彼岸的背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此岸彼岸的背影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1.16 6.0折 52 全新

库存3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钟兆云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96906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2元

货号13996219

上书时间2024-05-1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钟兆云,闽西客家人。14岁发表习作,从文30载,著书40余部,逾1600万字,涉各种体裁,并有长篇电视连续剧问世,获奖若干。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福州市作协主席。

《辜鸿铭》“邓子恢》《寻找毛泽东丢失的女儿》《父子侨领》《国之大殇》《商道和人道》《乡亲们》《流连在岁月的掌心》等四十余部著作一千六百万宇作品的炮制者。



目录

辜鸿铭:奇特家世和不寻常的求学路

南洋风雨中的奇特家世

英国橡胶园主收为义子

名师选中奇徒,奇徒幸遇名师

师承卡莱尔

游学欧洲,大器早成

孤儿东返

晤谈中坚定报效祖国的信念

庄希泉:南洋往事与中国色彩

与陈嘉庚惺惺相惜

祖国在心,教育救国

为抗日救亡和民族解放奔忙不止

“特使”面邀陈嘉庚回国

余佩皋:女界中铮铮人物

开南洋华侨女子教育先河

坚决反击英殖民政府

新娘子火线求援

夫妻双双退出国民党

“侨界女丈夫”英年早逝

萨镇冰:“随波逐流”和特立独行

名门之后,踏浪逐波

师夷长技不制夷,悲痛中寻找出路

甲午悲歌铭记一世

中国海军的萨镇冰时代

一片情怀为家国

英雄本色,后继有人

萨师俊:纵死犹闻侠骨香

家庭表率,军人模范

“国难至此,军人当以身许国”

誓与中山舰共存亡

“临阵死事之烈,诚可惊天地而泣鬼神”

萨家老少同仇敌忾

中山舰打捞修复的背后

王冷斋:国难下的尊严

战争的阴影

临危受命,连斗数回合

被刻意锁定的“七七”这一夜

于刀光剑影中折冲樽俎

打响宛平保卫战

怒吼吧,卢沟桥!

扣日使,挽狂澜,痛斥日军数次背信弃约

“国难方艰应有待”

勿忘卢沟,救亡图存勤奔走

东京审判,再为祖国尊严战

胡文虎:“历史误会”的来龙去脉

“情殷爱国,迥异寻常”

何事赴东京?

项南发出平反第一声

历史的迷雾终于拨开

郁达夫和连横:暴风雨前的先知

“只有战斗才能制止敌人的侵略!”

“欲求台湾之解放,须先建业祖国”

严家显:农教先驱

木渎老宅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昆虫学家挥舞翅膀越飞越高远

国立武汉大学最年轻的农学教授

于广西营建“中国农都”

翻开黄历新篇章

“黄历精神”和“严子绚先生奖学金”

旦复旦兮,日月光华

在反细菌战中燃尽余热

黄震:从斗士、文士到民主人士

负笈京华,投身革命

北伐江淮,首义南昌

拉起队伍,中途脱党

身陷牢狱,劳燕分飞

不染污泥,矢志科教

“左联”作家马宁和他的“马来妹”

浪漫夫妻

患难夫妻

幽默夫妻

沈冰山:黑暗中看见花的香

书画艺术之乡的青春悲剧

创榛辟莽造发明

棋琴起声色

心手画云烟

心中有花自见香



内容摘要

辜鸿铭:奇特家世和不寻常的求学路

南洋风雨中的奇特家世

1857年7月18日,当辜鸿铭向着马来亚的盛夏酷暑投奔而来时,这个热带南洋小岛四周是连绵的黄金海滩,椰林郁郁翠绿,石岬错落排列,依山而建的别墅掩映在棕榈丛中。升旗山脚下,有士兵打着旗语在传递信息。浩渺的大海平静如镜,海面上停泊着一艘挂着“米”字旗的大英帝国舰只,表明此地已被英国殖民者占据(曾改名“威尔斯王子岛”)。而辜家祖辈们也已同英国殖民者打了多年的交道。

对于先祖,辜鸿铭自己也说不清楚。口口相传中,有说本姓林,曾在开唐初期为官,因受冤屈被流徙闽南,昭雪后由唐代宗赐为辜姓,以示安抚。故后世有“辜皮林骨”之说。又有说原姓陈,也是城里的诗书人家,到陈敦源一代嗜酒,家道由之而衰,终有一日,陈敦源因酒醉失手伤人,为避官府缉拿,携带家眷来闽南捕鱼为生,改姓辜,以示悔罪之意。事过境迁后仍有后人难释罪疚之心,干脆移民渡洋,想在南海与孟加拉湾东岸之间的国家中找到一个条件允许、能够谋生之地。最终,家里一位二十出头的智者和勇敢者,在苏门答腊岛交上好运,一度坐上亚齐王国的大臣高位,主持过一地政务。后来亚齐王国发生混乱,他就带着财产和家人迁往马来半岛,看上了槟榔屿,成为创榛辟莽、开垦这块蛮荒之地的华人前驱,旅居时间比1786年抵达的英国人还早。这个被称作Che-Wan、Cheko、Che Kay或Koh Lay Huan的新移民,就是辜鸿铭的曾祖父辜礼欢。 槟榔屿可以说是中国之外几百年来仍然沿用航海图上华文名称之地。178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以该岛为海军基地后,任命“发现者”莱特船长为总督。莱特鼓励华人及其他移民前来合作。时任吉打拿督的辜礼欢,即从吉打渡过海峡到了槟榔屿,乱世中将自己置于英国统治者的保护之下。作为“当地最可敬之华人”,辜礼欢被殖民者委任为地方居民的行政首脑——首任甲必丹(Captain)。

地方头人辜礼欢先娶槟榔屿马来女子苏忆娘为妻,再娶吉打马来女子颜梅娘为妾,所育八子三女形成辜氏“槟榔屿家支”和t‘吉打家支”。儿子当中,数辜安平、辜国材和辜龙池三人最有出息。辜安平自幼被送回国内读书,参加八股科举考中进士后,在林则徐手下为官,曾奉调台湾任职,并从此定居台湾。辜国材(出自正室,属辜氏槟榔屿家支)和辜龙池(庶出,属辜氏吉打家支)则继承了辜礼欢的衣钵,在政治上继续与英国殖民者保持合作关系。辜国材因有外交头脑,曾受派随英国人、东印度公司要员莱佛士爵士率领的舰队登陆新加坡,在这片新开辟的土地上大展才智,成为最早到新加坡的中国人,在乃父将整个家族从吉打迁到槟榔屿后也跟着回来。辜龙池则留在吉打州政府里任公职,于地方建设卓有功勋,被吉打苏丹赐拿督勋衔。他有个儿子不喜从政,帮助英商福布斯·司各特·布朗(Forbus Scott Brown)经理槟榔屿的牛汝莪橡胶园,颇得老板的信任,与之成为密友。他就是辜鸿铭的父亲辜紫云。在南洋特别是槟榔屿、吉打、马六甲,华人有“三代成峇”(峇峇人——the Babas,马来亚华裔居民的俗称)之说,辜紫云就被周围人叫成“峇云”。辜鸿铭乃辜紫云次子,取名汤生(Tomson)。

英国橡胶园主收为义子

布朗家与辜家是世交,他们的父辈就是朋友,生意上颇有交集。布朗父亲大卫·布朗从苏格兰来槟榔屿时,曾得到老年辜礼欢的帮助,成为富翁后一直希望儿子布朗能留在英国成为学者、艺术家。但布朗更喜欢槟榔屿的风光,并且对经商感兴趣,老布朗只好把这里的产业交给他,自己回苏格兰养老。辜紫云呢,放弃从政,喜欢无拘无束的田野生活,更喜欢侍弄农作物,把布朗与辜国材共同投资的吝都兰章农场打理得有模有样。



精彩内容

本书所选文章都曾在公开报刊上发表,主要叙述了近现代闽籍华侨、闽籍科教精英等历史文化名人在探索民族振兴、救亡图存、独立解放道路上,以各自方式报效祖国的爱国事迹。这些留洋者心系彼岸国度,那些在非常岁月里坚守此岸的人,也以各自的精神力量感召时人,他们共同弹奏了生动的爱国歌。不管是以人带事,还是以事带人,他们都留下了一个个如山也如画的时代影像。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不少人物与作者有过直接或间接的交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