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生翻译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共生翻译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6.22 6.4折 72 全新

库存82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满芸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9170757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2元

货号14937616

上书时间2024-05-1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满芸,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美国伯米吉州立大学访问学者,长治学院教授。山西省高等院校外语教学与研究学会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知识翻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山西省高校“师德楷模”荣誉称号。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各1部,在CSSCI、北大核心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



目录

第一章翻译研究的共生范式

一、共生:生命之根本,翻译之真谛.....

1.共生理论:物种创新源于共生进化

2.语言属性: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

3.共生思想:中华传统哲学之衣钵

二、共生翻译学:学科建构

1.学科界定和学科性质

2.研究对象和学科框架

3.基本研究内容

第二章关系和要素

一、翻译的基本共生关系

1.翻译主体..

2.翻译客体

3.理论与方法

4.伦理与规约

二、共生翻译三要素1、空间

2.关系

3.能量

第三章系统和环境

一、共生翻译系统・

1.系统的生命质感2.社会共生系统

3.共生翻译系统之特征

二、共生翻译环境

1.主体共生环境

2.客体共生环境

3.综合共生环境

第四章机制和模式

一、共生翻译机制

1.语言转换机制

2.语言演化机制

二、共生翻译模式

1.互文模式

2.关联模式

3.人机模式

……

3.智美

第七章文化、间性与道通....11一、文化与间性

1.场域内外

2.间性与互动

3.“居间”共生

0l二、间性与道通

1.关联与差异

2.开放与流动

3.多元与统一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共生翻译学(symbio-translatology)的产生源于生物学、语言学和中华传统哲学三大理据。生物共生理论为共生翻译学提供了自然科学实证依据和认识论支持,生物语言学中语言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语言观以及语言学诸多分支学科研究的认知转向及其在方法论上的自然主义跟进为共生翻译学提供了语言学认知基础,中华传统哲学中博大精深的共生思想精华为共生翻译学提供了哲学理据,此外,共生生物学、共生哲学、社会共生论、一般系统论以及共生经济、共生文化、共生教育、共生美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对共生理论的渗透经验为共生翻译学提供了开阔的跨学科视角。共生翻译学以研究人类语言文化的共生现象、性质、方式和规律为宏观理路,探索翻译与自然、与世界、与社会等外部世界之间的共生关系,分析翻译学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多元共生关系,在学科意义上形成了一套初具规模的学科框架和话语范式。本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这项研究。为了给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的学科面貌,本章对共生翻译学的学科理据和学科建构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一、共生:生命之根本,翻译之真谛

本节从“共生”的概念、起源及词源出发,阐述生物共生进化的发展历程和生物共生理论的形成过程,分析共生进化观与竞争进……



精彩内容
翻译终究是以共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如若不是,翻译意欲何为?共生是人类语言文化生态的根本价值向度,是翻译研究与实践中寻找两种语言文化之共性和有序性的张力点。共生翻译学开启了翻译研究的共生范式。本书梳理了共生翻译学的学科理据,从关系和要素、系统和环境、机制和模式层面剖析了共生翻译学的基本原理,以“共生”为理论内核,以“关系”为理论本体,以“价值”为理论主体,以“共生”为思维基础,构拟了共生翻译学的概念、术语和命题序列,构建了共生翻译学的本体维、价值维和方法维三维理论体系,提出了共生翻译学本体论的关系本体观、价值论的多元统一观和方法论的多元共生观,阐释了共生翻译学的伦理、批评和审美内涵,从文化、间性与道通视角分析了共生之于翻译学研究的文化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