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众眼中的展品:科学类展品传播效能评估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观众眼中的展品:科学类展品传播效能评估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6.78 6.0折 2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娴,胡芳,蒋臻颖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867247

出版时间2017-05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小16开

定价28元

货号9306123

上书时间2024-03-1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宋娴,上海科技馆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博物馆展示教育、科学传播等方面的研究。曾参与上海科技馆彩虹儿童乐园的更新改造、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工程项目等重大文化工程建设。承担过十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并在Museum International 靠前核心期刊及CSSCI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二十余篇文章,出版过《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机制研究》等专著。获得2015年度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2018年度美国盖蒂领导力学院(GLI)基金支持,两次获得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二等奖,两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所负责部门获2018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胡芳,上海科技馆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科普研究员,从事博物馆科学传播方面的研究。主持及参与十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出版译著《新媒体环境中的博物馆——跨媒体、参与及伦理》等著作,发表多篇论文,曾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三等奖。

 蒋臻颖,上海科技馆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科普研究员,助理研究员,从事博物馆展示教育、科学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参与上海科技馆更新改造工程,参与十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出版译著《博物馆与教育——目的、方法及成效》等著作,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科学类展品传播功能
 

 第二章  影响科学类展品传播效能的因素
 

 第三章  展品评估体系已有研究
 

 第四章  展品评估方法与案例分析
 

 第五章  科学类展品传播效能评估模型建构
 

 第六章  科学类展品传播效能评估指标量化
 

 第七章 科学类展品传播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与精制研究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后记


精彩内容
本书在充分调研科技类展馆现有展览、展品评估研究,充分考量展品设计因素、展品传播功能、展品效能影响因素后,经过多次实证研究与修正,建立了科学、可信、简洁、可行的、指标与指数一一对应的展品传播效能评估体系,并通过案例进行了验证。该书的创新点与之一在于建立了指数化的评估体系,实现评估结果量化,评估结果简单且具有可比性,评估体系简洁明了且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之二在于评估聚焦于展品的传播效能,关注展品对观众的影响,凸显了展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本书多建构的评估体系并非固定不变,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世纪情况与需求对评估体系中的参数进行修改,使其应用更加灵活,应用面更广。本项目建立的评估体系呈现的评估结果可供政府机构、博物馆同行、普通公众等参考。

媒体评论
展品传播效果的评估对于科学博物馆的建设十分重要。本书广泛吸收了国际科学博物馆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展品传播效果评估问题的诸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提出了经过实践检验和优化的评估模型,是我国科学博物馆研究的重大理论进展,值得关注。 

 ——吴国盛,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教授,科学博物馆馆长
 


博物馆认知与传播已经成为当前博物馆界探讨的重要议题,本书正是从观众认知角度出发,评价博物馆展品的传播质量,不仅建构了系统的评估指标,还对各个指标进行了量化,是博物馆评估的一次积极探索,为博物馆观众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也为博物馆评估提供了实践指导。
 

 ——严建强,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所所长
 


博物馆是公共科学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作为公共科学空间,观众体验必然是博物馆运营实践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书对观众体验的评估通过客观数据完成,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在学术上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具有极强的实践参考价值。——任定成,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