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希希眼中的三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希希眼中的三国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2.77 6.0折 3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白玉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54660

出版时间2009-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6603248

上书时间2024-01-1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  智性的博弈
第一部  尽数《三国》豪情
  一、蓦然回——行走于史实与史诗间的新《三国》
  二、英之豪杰——行走于情感与理智间的新《三国》
  三、跨越梦想——行走于时间与空间中的新《三国》
  四、一抹绚丽——行走于瞬间与永恒中的新《三国》
  1.三顾茅庐
  2.周瑜打黄盖
  3.望梅止渴与青梅煮酒
  4.官渡之战
  5.森壁之战
第二部  英雄豪杰聚之乱世
  一、铁骨铮铮、深谋远虑、宏图大志的《三国》英豪  
  1.曹操
  2.刘备
  3.孙权
  4.周瑜
  5.诸葛亮  
  6.关羽
  7.张飞
  8.司马懿
  9.吕布  
  二、柔情似水、用情之切的巾帼英雄——《三国》中的女性形象 
  1.貂蝉
  2.小乔
  3.孙尚香
  三、穿越时空的筑梦人——新《三国》主创 
  导演  高希希
  编剧  朱苏进
  摄影  朱伸
  美术指导  王贻涛
  武术指导  林峰
  灯光师  宋光利
  化妆设计  杨树栋、纪伟华、李小红
  服装设计  陈同勋
  道具设计  宋彦东、李玉庆
  制片主任  范世德、李永涛
第三部  尘土飞扬的《三国》沙场点兵
  兵器、马匹、细节及场景
  一、金戈铁甲英雄势——《三国》的兵器
  1.英雄之魂一剑
  :曹操的倚天剑
  刘备低调简约的双股剑
  孙权高贵华美之剑
  2.英雄之魄——驰骋战场的宝
  董卓的纪念品:七星
  关羽的天下第一:青龙偃月
  3.英雄之气——赵云手中清秀锐利的亮银枪
  4.英雄之势——张飞威武凶悍的丈八蛇矛
  5.英雄之力——吕布的戟
  二、仰天长啸——驰骋疆场的《三国》战马
  三、从草木砖瓦到沙场点兵——《三国》的细节及战争场面
  四、冷兵器时代的热血沸腾——《三国》的特技
第四部  细节是历史的表情
  众人眼中的高希希
  1.妻子眼中的高希希
  2.主要演员说导演高希希
  陈建斌扮演曹操
  于滨扮演曹丕
  陆毅扮演诸葛亮
  于荣光扮演关羽
  于和伟扮演刘备
  陈好扮演貂蝉
  林心如扮演孙尚香
  何润东扮演吕布
  黄维德扮演周瑜
  康凯扮演张飞
  李依晓扮演静姝

内容摘要
    

 高希希便是营造这种浓于生活的戏剧工程师。

    他说:戏剧是他筑梦的方式,影视是他圆梦的途径。《三国》,是他梦里的梦。在他的理念里,没有保证的真实,也没有保证的虚构,他拥有了一个艺术家、一个导演很为难得的状态,那就是在史实和艺术中自由闲适地徘徊。他是和苏东坡一样豪放的艺术家,他可以在一个亦幻亦真的人工赤壁外景中,畅想昔日赤壁之战的惨烈,就如同苏东坡说“三国周郎赤壁”时,已经是一个四十七岁的中年人了一样,在黄州的赤壁,让这位豪放派的文人想起了赤壁之战那个同名的赤壁。原来这样的情怀是无所谓保证的此时此地的,只要情怀还在,梦还在,不论时空如何变幻,都是一样的英雄情怀。

    一个真正的英雄通常被限定为男人。这不是对女人的不公,而是一个真正的英雄都有两种情怀,一是驰骋沙场,一是钟情美人。于是苏东坡写“小乔出嫁了”,与年少的周郎是多么的契合!而实际上,赤壁之战之际,周瑜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迎娶小乔也有十个年头了。这一切,不是苏东坡不通晓古迹,也不是苏东坡不清楚历史,只是他把这些都暂且忽略,他只要他的英雄情怀。他是一千多年前宋朝的一位伟大词人,他行走于历史与艺术之间,行走于真实与虚幻之间,他那么潇洒自如,那么游刃有余。于是,《赤壁怀古》可以千年流传,可以一次次激发后世同他一样的艺术家们去挖掘三国那段永不尘封的历史烙印。高希希带着这样的使命走进了《三国》剧组,他是一个驰骋在三国梦里的电视诗人。

    高希希是一个善于筑梦的导演,他的梦境色彩斑斓,多姿而绚丽。他创作的大量很好影视作品中,题材广泛是其优选的特色。悬疑、情感、历史、战争、女性,几乎无一遗漏,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为观众津津乐道。华表、百花这些荣誉成为对他创作艺术成果的肯定,“收视保障”这一称号是大众给予他作品优选的回馈。

    从小受到家庭环境影响的高希希,在学习绘画之余,就对运动的影像有着丰富的兴趣。1990年,他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攻读研究生,由此展开了他的影像生涯。尽管涉足作品类型和数量众多,但是他依然党得在他人生的影像之路中,还缺少一抹浓重的色彩。它必须是厚重的,也必须是绚烂的;它需要历史的沉积,更需要今人展开无限遐想的诠释。这一系列元素很终集中到了那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三国年代。于是,高希希看到了朱苏进新版《三国》的剧本,他知道,这将成为他影像生涯中很为华彩的片段。

    “新版电视剧《三国》,表现的将是中国大一统时代中,各种势力、指挥之间善意的碰撞与融合。”这是高希希对《三国》整体理念构想的精辟概括和总结。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高希希的创作精神,那便是“以人为本”,用人物勾勒历史,用人物还原历史。于是,那段历史将不再是热兵器时代的按部就班的呈现,而是一个鲜活生动的舞台。高希希则是这个舞台的导演,在他的带领下,曹操不再执着地奸诈;诸葛亮不再一如既往地神仙般地预测世间变幻;刘备会感伤和无奈;孙权会在亲情和事业的夹缝中挣扎。原来历史中的人也是人,他们不是传说,也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仙。他们身处战乱、权力更迭的漩涡之中,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艰难地留下自己的印记。这便是高希希赋予历史的“人性”,赋予《三国》的“人性”。

    从拍摄上部电视剧《狙击手》即将进入尾声之时,导演高希希就开始着手进入新版电视剧《三国》的筹备工作之中。在此后的日子里,高希希与美术部门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沟通,做着事无巨细的案头工作,为《三国》两百多个人物寻觅合适的演员,并对各种经典场面进行了精密的布局与设计,反复地论证和推翻重建。剧组的无数个筹备会议彻夜地进行着,这一切的一切,注定新版电视剧《三国》的拍摄将会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挑战,并富有无限乐趣的工作。

    高希希:拍摄新版电视剧《三国》是一个千秋万代的事业,有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考验,既要忠实地再现历史,也要艺术地表现历史。历史的检阅是很严酷也是很无情的,因此我不止一次地反复敦促自己和身边的上作人员。电视剧《三国》剧组的即将开始牌就是在这样紧张的状态下,天滚动着。

    直到2008年9月29日,新版电视剧《三国》剧组终于在位于涿州的影视基地正式开机了。为了有条不紊地完成各个场景的拍摄计划,《三国》剧组分成两路,分别进行不同的外景基地的拍摄。

    其中,A组的拍摄计划靠前阶段由2008年9月29日在河北涿州影视基地开始,到2008年12月20日,经历了河北涿州影视基地、三渡拍摄基地、大兴垃圾场、坦训练场四个地点。这位于河北涿州影视基地的四个地点,距离北京南部有60多公里,搭建了21公里长的汉代城池,魏、蜀、吴三国的街景应有尽有,几个重要城市的城楼,如许昌城楼、徐州城楼、荆州城楼、建邺城楼和成都城楼,并进行了精细的历史还原。除此之外,汉代的王宫、太子宫、宰相府、知府院等也按照史书上的记载进行了设计和布局。经过《三国》美术组和导演的共同努力,一个具有当时历史氛围的外景基地搭建完成了。在这里,将拍摄许昌长乐宫的众多戏份,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曹植的《七步诗》以及吕布戏貂蝉等有名三国史书片段。

    关于曹植的七步诗和吕布戏貂蝉的两个主要片段,高希希导演在尊重《三国志》史实、参照《三国演义》小说艺术加工记录的同时,也加入了个人对曹植、曹丕、吕布、貂蝉等历史人物的人性化摹写。

    高导在讲述起“七步诗”的历史背景时,自己则接近沉浸在当时紧张的幕后权力争夺的氛围中……


主编推荐
  次披露的导演手记,真实与虚幻的智性博弈! 
 在《高希希眼中的三国》这本书中高希希与妻子用对话的形式,次披露了高希希在拍摄新版《三国》时的导演笔记,以及心路历程,甜蜜的“家常话”尽显两人甜蜜恩爱。 
 中国文联前副、评论家仲呈祥、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周星等人为高希希的新书写了语,对电视剧《三国》及新书都做了相应点评与。  

精彩内容
近日,高希希的新书《高希希眼中的三国》正式出版,有意思的是,该书的作者竟是高希希的夫人白玉。书中高希希与妻子用对话的形式,次披露了高希希在拍摄新版《三国》时的导演笔记,以及心路历程,甜蜜的“家常话”尽显两人甜蜜恩爱。
 高希希的妻子白玉,在新版《三国》中曾客串出演了卞夫人。演员出身的白玉,在高希希心中,是一个对艺术有自己见解的演员,也是一个强悍的女人,“撞了墙也不会回头,其实比她更适合当导演”,只是为了成就高希希,白兰甘愿成为幕后英雄。

媒体评论
珍视经典、敬畏经典,将文学经典搬上电视荧屏,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再创造;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到电视剧《三国》,是把文学思维转化为视听思维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是坚持唯物史观和新的美学观的一次勇敢实践。

    ——仲呈祥,中国文联前副,有名评论家

不倦追求、无惧陈俗,方能别具一格;吃透经典、揣摩要害,自有新鲜创造;尊重历史、呼应当下,再掀三国风景。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

高希希导演的《三国》以芸芸众生的血性和历史命运的抉择,重新演绎了有始无终的“国家故事”,从而将“历史的人”与“人的历史”共同活化出新的艺术。

    ——许柏林,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高导的电视剧一直很好精彩。《三国》是他付出很多心血的一部作品,这部书的可读性可以与《三国》电视剧媲美。

    ——张颐武,北京大学文化资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希希眼中的《三国》表现的是一位电视剧艺术家追求创新的历史观和艺术观。将这种历史观、艺术观付诸创作实践,他终于成就了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电视剧鸿篇巨制《三国》。从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希希内心艺术世界的睿智与才华。

    ——曾庆瑞,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兼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