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960-2030 AD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960-2030 AD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1.16 6.0折 52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安格斯·麦迪森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39923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8918530

上书时间2023-12-2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中译者前言
序言
致谢
前言
作者第二版序言
概括与结论
为什么要采用长期的观点
中国在公元9-18世纪之间的经济表现
欧洲与中国之间的制度差异
内部动荡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影响
毛泽东式的改造(The Maoist Transformation)及其后果
1978年以来的改革政策带来了30年高速增长
对未来1/4世纪的展望
与高速增长有关的政策问题正在发生变化

第一章 中华帝国的集约与粗放式增长
第一节 官僚行政管理制度及其经济后果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轨迹
第三节 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四节 农村家庭的非农业活动
第五节 城市经济活动的表现

第二章 经济衰退与列强欺辱,1820-1949年
第一节 帝国体制的瓦解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第三节 经济衰退,1820-1949年

第三章 新中国充满活力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宏观经济纪录
第二节 农村部门的经济表现
第三节 工业政策与经济表现
第四节 服务业
第五节 对外关系的变化
第六节 宏观经济管理与变化中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第四章 问题与前景:展望2003-2030年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第一节 中国经验和2003-2030年的中国经济
第二节 中国仍然面临的严重问题
第三节 展望2003-2030年的世界经济

附录 A中国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和农村副业的经济表现1933-1995年
第一节 对1949年后农业经济表现的估计
第二节 对1933年农业经济表现的估计
第三节 中国农业经济表现的国际比较
……

附录B 中国工业经济表现:1913-2003年
附录C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规模
附录D 中国的人口与就业
附录E 对外贸易
附录F 中国拼音和威妥玛-贾尔斯拼音法中的人物与地方名称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正文图表

查看全部↓




内容摘要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修订版)》:
  从19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压力与日俱增。日本声称对琉球群岛(今冲绳县)拥有主权,派出报复性的远征部队以所谓惩罚杀害了日本海事遇难水手的借口攻打台湾土著居民。1876年日本向朝鲜派去了一支陆军和一支海军,迫使釜山、仁川、元山港口开放,并在当地拥有领事裁判权。1894年,日本以武力入侵朝鲜并发动了一场战争。中国水师在鸭绿江被击败,日军跨过鸭绿江进入中国,占领了辽东半岛的旅顺和大连两个港口。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里中国被迫承认失去对朝鲜的宗主权,将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将重庆、苏州、杭州和沙市等通商口岸向日本开放,同时,日本人(及其他外国人)被允许在中国开办工厂从事制造业生产。日本得到2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后来在法、德及俄国的压力下同意撤出辽东半岛,但将赔款增至2.3亿两白银。这是中国支付过的最大的一笔战争赔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1/3,而中国不得不靠向外国借贷来偿还。
  中国的战败导致了大量其他国家的权益要求。1896年俄国在东北获取一条宽阔的土地来修建一条从赤塔直至海参崴的“中国东部铁路”;1897年又强占了旅顺和大连,并获准兴建南满铁路。同年,德国占领胶州湾海军基地,获得了在山东修建铁路的特许权。1898年,英国强租山东港口威海卫,并以协约租借“新界”99年以扩大他们在香港所占领的土地。此外,英国还要求中国政府承认他们在长江流域的势力范围。中国允许法国对“广州湾”(Kuang-hsu)(海南岛对面)的长期租借,也承认了法国在广东、广西以及云南南部省区的势力范围。日本获得的势力范围在福建,与台湾省相望。唯一被中国拒绝的是意大利,它想把浙江三门湾作为根据地,但未能如愿以偿。
  被日本这样一个远小于自己的亚洲国家所击败,以及随后蒙受的主权分割之辱,使中国大失颜面,也开始导致鼓吹自强运动的官僚们(洋务派)在政治上失势。一批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开始要求政府对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在1898年他们说服光绪皇帝进行“百日维新”,颁布一系列新法,其中包括改革教学课程、考试制度及学校体系;精简行政机关并使其现代化,以推动铁路建设和工业发展。官僚行政体系中的当权派并不愿意改变现行政府机构或传统的儒学教育。在他们的支持下,这些主张被1898年慈禧太后的政变所推翻,皇帝变为阶下囚,统治阶层中满族人的势力再度加强。
  5.义和团运动及清政府统治的瓦解
  1900年,慈禧太后以复古的方式应对外国入侵,即支持袭击中国基督徒与外国传教士的一场义和团运动。她禁止惩罚义和团,而义和团又在政府默许下占领了天津。1900年6月21日,慈禧对外国列强们宣战,招编义和团为政府军来对抗外国人,并让他们去攻击集中于北京城中心的使馆群。
  在广东、武汉及山东的总督们都拒绝执行慈禧的命令,力劝太后镇压义和团。将军们也无心参加这场战争。8月14日,18000多人的八国联军攻下天津,并北上人京解了使馆区之危。慈禧太后的战争持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以极不光彩的失败而告终。皇室撤退至西北部的陕西西安。由于担心中国政府整个垮掉,以及列强内部的纷争,八国联军对慈禧太后网开一面。停战协定包括:处死或流放有关的大臣,加强列强驻华使馆的安全,摧毁从北京至海路的防御工事,外国有权在这个地区驻军,中国支付4.5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在这次危机中,俄国占领了全东北。后来俄国虽然同意撤出,却迟迟没有行动,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后才被迫撤离。这场战争还让日本人赢得了南满洲和半个萨哈林岛。1910年,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后来又沦为它的殖民地。
  慈禧太后于1902年返回北京,不情愿地开始实行改革,其内容与1898年曾被她推翻的“百日维新”内容相似。包括重建军队,削减御林军并给予满族八旗军现代化训练。重要军机大权落入曾帮助慈禧发动了1898年政变的袁世凯将军手中。外交部建立起来了,教育制度也开始改革。1905年之后具有儒家传统色彩的科举考试被废除,这给绅士地位带来了深远的不利影响。慈禧太后一再延迟立宪改革,1908年在她侄儿光绪皇帝死去(很可能是被毒杀)的第二天,她也终于驾崩。帝国的重任落到了辅佐年幼皇帝的新的摄政王身上。摄政王辞退了袁世凯,并于1909年建立了各省议会,但却始终拒绝了各界提早召开国会的呼声。
  ……

查看全部↓




精彩内容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修订版)》有着独特的视野和深度。它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试图回答为什么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过去一千年中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作者的结论是,中国可能在2015年成长为世界的经济体,从而恢复它在1890年之前所享有的世界经济地位。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修订版)》应用OECD国家所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原则和技术,对过去半个世纪中国经济的崛起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修订版)》作者在比较经济史方面有着大量的著作,也是OECD发展中心四部畅销书的作者。对于所有希望了解中国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的读者,这是一本必读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