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文学60年:1949~2009:卷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当代文学60年:1949~2009:卷四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8.76 6.0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理,陈思和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811185621

出版时间200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6526341

上书时间2023-12-18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兼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中国文艺学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特聘“紫江学者”等。主要著作有:《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人格的发展:巴金传》及编年体文集《笔走龙蛇》、《鸡鸣风雨》、《犬耕集》等近20种。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获全国普通高等教材一等奖;《巴金图传》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先后在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德国特里尔大学和波恩大学任访问研究员或客座教授。

目录
七、文学创作引起的讨论朦胧诗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题解23:朦胧诗〕人道主义思潮中关于《人啊,人!》的争论戴厚英:《人啊,人!》后记何满子:没有人啊,没有人!——评小说《人啊,人!》兼说艺术创新〔题解24:人道主义思潮中关于《人啊,人!》的争论〕现代主义与现代派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冯骥才: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冯骥才给李陀的信李 陀:“现代小说”不等于“现代派”——李陀给刘心武的信刘心武:需要冷静地思考——刘心武给冯骥才的信〔题解25:现代主义与现代派〕向内转鲁枢元: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曾镇南:为什么说“向内转”是贬弃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
〔题解26:“向内转”〕先锋文学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黄子平:关于“伪现代派”及其批评〔题解27:先锋文学〕诗歌创作中“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于坚: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王家新:从一场漾漾细雨开始〔题解28:诗歌创作中“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八、从共名到无名状态下的创作思潮拨乱反正与探索浪潮中的写作荒煤:《伤痕》也触动了文艺创作的伤痕!
何西来:历史行程的回顾与反省——论“反思文学”吴亮、程德培:当代小说:一次探索的新浪潮——对一种文学现象的描述、分析与评析张炯:论“改革文学”及其深化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潘旭澜、王东明、李振声、王彬彬:漫话报告文学〔题解29:拨乱反正与探索浪潮中的写作〕个人立场与多元状态下的写作李振声:另一种向度:无需依傍或让每一个人自己成为一种文化和意义源头张业松:新写实:回到文学自身陈思和:逼近世纪末的小说吴义勤:在边缘处叙事——九十年代新生代作家论宋明炜:终止焦虑与长大成人——关于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笔记〔题解30:个人立场与多元状态下的写作〕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的可能性周立民:困境中的文学期刊与因循中的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生态环境考察之一陈思和: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创作的两种现实主义趋向谢有顺:对现实和人心的解析——以新世纪散文写作为中心王 尧:关于“底层写作”的若干质疑杨庆祥:“孤独”的社会学和病理学——张悦然的《好事近》及“80后”的美学取向〔题解31: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的可能性〕大众文化与现代读物严家炎:文学的雅俗对峙与金庸的历史地位张新颖:中国当代文化反抗的流变:从北岛到崔健到王朔郜元宝:向坚持“严肃文学”的朋友介绍安妮宝贝——由《莲花》说开去严锋:变形的意义:对《大话西游》热的跨艺术解读蓝爱国、尹秋雯: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玄幻文学现状评析〔题解32:大众文化与现代读物〕反思“纯文学”与文化研究李陀、李静:漫说“纯文学”——李陀访谈录王晓明、蔡翔:美和诗意如何产生——有关一个栏目的设想和对话〔题解33:反思“纯文学”与文化研究〕

精彩内容
《中国当代文学60年卷4(1949-2009)》较全面细致地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从1949年至2009年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其入选资料均保留最初发表时的原貌,力求带领读者亲历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 《中国当代文学60年卷4(1949-2009)》主要供高等院校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参考,也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份综合性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的阅读,能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60年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情况。《中国当代文学60年卷4(1949-2009)》与陈思和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可互为参照阅读,可看作是《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配套用书。为了保存中国当代文学60年的本来面貌以供学习、研究,《中国当代文学60年卷4(1949-2009)》收录了一些在今天看来文风和观点带有时代痕迹的文章,请读者阅读时注意。 《中国当代文学60年卷4(1949-2009)》依据中国当代文学60年的历史阶段的时序编选,在每一个时段又分别设置了反映这一时段文学面貌的相关专题,力求做到科学性、真实性、学术性的统一。

媒体评论
本书较全面细致地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从1949年至2009年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其入选资料均保留最初发表时的原貌,力求带领读者亲历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
  本书主要供高等院校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参考,也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份综合性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的阅读,能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60年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情况。本书与陈思和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可互为参照阅读,可看作是《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配套用书。为了保存中国当代文学60年的本来面貌以供学习、研究,本书收录了一些在今天看来文风和观点带有时代痕迹的文章,请读者阅读时注意。
  本书依据中国当代文学60年的历史阶段的时序编选,在每一个时段又分别设置了反映这一时段文学面貌的相关专题,力求做到科学性、真实性、学术性的统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