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7.86 6.0折 29.8 全新

库存4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涛川荣太 作者;苏历铭、苏丽薇 译者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3-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8033663

上书时间2023-12-1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的作者涛川荣太是日本著名儿童教育家、作家。1987年创立教育文化研究会,开始了此后20多年专职的儿童教育研究。1992年创立新松下村塾。作者一生主要致力于儿童教育事业,先后创作、出版教育类作品20余部。这些作品以第一手教育经验和生动感人的文字,赢得了千千万万家长的好评。其中以《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最负盛名,畅销不衰。

作者简介
涛川荣太(1943—2009)。日本著名儿童教育家、作家。
1966年和1968年,分别毕业于日本立教大学经济学部经济学科、文学部教育学科。1968年起,担任横滨市小学教师、教育研究员等职19年。1987年创立教育文化研究会,开始了此后20多年专职的儿童教育研究。1992年创立新松下村塾(2007年更名为涛川平成塾)。
作者一生主要致力于儿童教育事业,先后创作、出版教育类作品20余部。这些作品以第一手教育经验和生动感人的文字,赢得了千千万万家长的好评。其中以《为父之道——和孩子谈谈人生》《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两部最负盛名,被誉为“父教/母爱大纲”,畅销不衰。

目录

写在前面母亲应该对孩子说什么
    母亲与孩子相见是世界上动人的事情
    母亲是通过脐带和孩子交流的
    孩子是天赐之物、神赐之物
    孩子在10岁以前都是服从于母亲的
    母子感情是父亲达不到、母亲引以为傲的感情
    父性是点性的接触,而母性却具有持续性
    母亲对孩子是的宽容
    母亲的特性是感性
    社交中感情交流要
    母亲的尽善尽美基于父性的出色
    母亲是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
    母亲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说话的分量
    幼儿期就应培养的五个原则
    母亲,女儿眼里的模特,儿子眼里异性
    母亲应该将感情和祈盼传递给孩子
PART 1  母亲应该教会孩子“爱”
  第1章  孩子从母爱中懂得了爱
    沐浴在母爱中的孩子懂得爱
    了解母爱的孩子不会畏惧孤独
    从父性的竞争原则谈到母性的协调原则
    世界将向慈爱的母性社会转变
    因为母亲是安全的港湾,孩子才能自由飞翔
    母爱是生物的本来面目
    即使分离也相通的亲子纽带
  第2章  通过温和教育使孩子变得更坚强
    温和的孩子不仅有包容力,而且更坚强
    母亲更重要的职责是让孩子学会独立
    乖僻的孩子是父母人生中扭曲部分的体现
    父母与孩子心灵相通是的亲子关系
    母亲仅仅用笑脸就可以表达出很多意思
  第3章  爱是信任
    信任孩子的母亲,不会被心中的魔性所动摇
    同母亲共度的童年,并不是成为大人的准备期
    美丽的故事是母亲和孩子的桥梁
    性教育其实并不难
    母亲对待孩子应具备的四个条件
PART 2  母亲应该教会孩子“生存”
  第4章  母亲的职责是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为人父母更是一种职业
    母亲应培养孩子对事物的求知欲
    不是玩得开心、学得快乐,而是加强运动、促进学习
    在人性形成方面,遗传所占比率大约仅为20%
    “即使长大了,你还是你”这类话不应该再说
    母亲给孩子教育就是赞扬
    只有聪明的母亲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对于母亲的话,孩子能记住十分之一就足够了
  第5章  只有母亲会培养孩子的“特殊才能"
    唯有母亲能保护被世人所排斥的“新人类”  
    只要有了一技之长,其他的事情也能做好
    邻家孩子是蔷薇,那么我的孩子成为樱花就行
    培养孩子任何事情都应朝着积极的方向考虑
    真正的教育不是只看孩子的分数
    让孩子养成爱记录的好习惯
    能够自我宣传的孩子有着积极的能力
  第6章  生活方面严格要求和界限分明的重要性
    母亲应该告诉孩子“世间也有坏人”  
    应该严厉地指出孩子错误的地方
    母亲再有才,也要称赞孩子的老师
    父母吵架也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1 
    为了不让孩子成为“绵羊”,母亲应该怎么做
    “过”与“过错”相通
PART 3  母亲应该教会孩子“祈愿”
  第7章  让孩子崇尚专心致志的精神
    母亲无言的眼泪胜过无休止的说教
    祈祷,是做母亲的起点
    母亲应把自己的“期望”灌输给腹中的胎儿
    母亲应发挥自己的菩萨性情
    人总有自身未完成和不完善的地方
  第8章  祈盼“幸福"的心
    教孩子感受等待的乐趣
    利的人一定是懂得感恩的人
    母性的温柔是语言无法代替的教育方式
    如果母亲幸福,孩子就不会走上歧途
    母性的光辉与地球共生1 
  第9章  教育孩子做人的基本准则
    宁可受骗,决不骗人
    教会孩子自省比被人监督更重要
    如何培养孩子的取舍能力
    对孩子朴实的“真、善、美”的教育
 

内容摘要
在孩子出门的时候,母亲总是会苦口婆心地叮嘱道: “不要跟陌生人走” “一定要小心”……之所以这么说,那肯定是因为诱拐小孩子的事情时有发生。
  但是,孩子为什么还是要跟着陌生人走呢?是什么样的诱惑能使孩子不听母亲的话呢?于是,就有人对孩子的心理进行了剖析,发现这归根结底是由于孩子和母亲对于陌生人的概念有差异的缘故。举个例子说,在自己经常去的公园里,经常坐在凳子上的老爷爷,总是眯着眼对自己笑,向自己打招呼。给自己推秋千的老爷爷,在孩子们的心中,难道他们还算是陌生人吗?这样的事情绝对是有可能发生的。
  因此,母亲在提醒孩子注意时应首先告诉他具体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应告诉他应该和家里的人来往,告诉他绝对放心的人的姓名,如××叔父和××叔母,以及告诉他除了××小朋友的爸爸的车可以坐,不能随便坐别人的车。
  同时,作为母亲,最好不要说出“一定要注意”之类抽象的话语。举个例子:“穿越马路时,应沿着白线走,只有绿灯才可以通过。这时还可能有车通过,应该左右看一看。”像这样告诉孩子具体的做法,我觉得是很好的。也只有这样,才会完全防止孩子发生意外。
  母亲应该提醒孩子注意哪些细节,特别是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这一点尤其重要。
  还应该注意的是,在批评孩子时应采取比较明了、简洁的说法,而应避免使用一些晦涩、苦闷、忧郁等让人感到不愉快的说法。
  还有,在批评孩子时应当场解决,以后就不要再提。在美国电影《卡萨布兰卡》中,男主角亨弗莱·鲍嘉就说过: “昨天和明日,昨天的事已飞逝而去,明日的事还不能预知。”这虽然是事先准备好的台词,但在母亲批评孩子的时候,也应该像鲍嘉所说的那样去做。
  比如说,作为孩子,到了今天,一想到昨天自己的错事肯定会感到十分后悔,但是如果母亲老是翻来覆去提到“昨天的事”,孩子就会感到压抑。更有甚者,如果母亲经常把诸如“你总是这样,一周以前……”之类的话挂在嘴边,孩子肯定会感到很别扭的。
  最后,还应该避免的就是一些冗长的、没完没了的说教。这正如有人说的那样,“父母的说教应该尽量简洁”。其实,作为父母,只要改变一下立场,把自己作为被训斥的一方来考虑的话,就会觉得这是很好理解的。
  人在成名后有时会忘记自己孩童时代的许多事情,但是只要回顾一下,就会想起当时母亲是怎样教育自己的、母亲又是为了什么而高兴等这些往事。
  总而言之,我希望母亲能够改变以往的做法,在对待孩子时,或在对孩子进行教导的时候,应该说得明确、具体、简洁,并且应当场解决,决不在以后反复提及。
  ……

主编推荐

    《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的作者涛川荣太是日本儿童教育家、作家。1987年创立教育文化研究会,开始了此后20多年专职的儿童教育研究。1992年创立新松下村塾。作者一生主要致力于儿童教育事业,先后创作、出版教育类作品20余部。这些作品以**手教育经验和生动感人的文字,赢得了千千万万家长的好评。其中以《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负盛名,畅销不衰。
  

精彩内容

     《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简介:养育孩子 的全部责任被推给了母亲,母亲因此患上了现代教育 病,即越为孩子付出,心里越不踏实。这缘于母亲身 上隐藏的天然力量——母性。

     因为具有母性,母亲教育 孩子是服力的。但在现 代社会,教育理性化的舆论和 社会价值观的混乱,阻碍了母 亲本能言行的充分施展。

     母亲传递给孩子的 是爱、生活和祈愿。“爱”使 孩子变得坚强,“生活”是给 予孩子生存的基本能力,“祈 愿”是让孩子心存希望、追求 幸福。

     母教是“生活的教育”, 能教会孩子更好的生存,能让 孩子拥有开创美好生活的勇 气、能力和动力。

     《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由涛川荣太所著 。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涛川荣太 作者;苏历铭、苏丽薇 译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13-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7600473
  • 定价 2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讲述养育孩子的全部责任被推给了母亲,母亲因此患上了现代教育病,即越为孩子付出,心里越不踏实。…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涛川荣太 译者:苏历铭 苏丽薇 苏丽波    涛川荣太(1943—2009),日本著名儿童教育家、作家。…
【目录】
写在前面母亲应该对孩子说什么   母亲与孩子相见是世界上最能感动人的事情//002   母亲是通过脐带和孩子交流的//005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