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侗乡鱼米
  • 侗乡鱼米
  • 侗乡鱼米
  • 侗乡鱼米
  • 侗乡鱼米
  • 侗乡鱼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侗乡鱼米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6.95 1.9折 88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康隆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ISBN9787559203625

出版时间2019-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0778137

上书时间2023-12-0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侗乡鱼米》是“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中的一本。2011年,从江侗乡稻鱼鸭农业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至今仍是广西省*的农业文化遗产。《侗乡鱼米》以作者的田野实践为基础,展示了侗族稻鱼鸭农业系统的全貌。侗族稻鱼鸭系统是适应特定环境的一种生计方式,尤其特殊的自然条件。侗族稻鱼鸭农业系统作为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实质,强调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巧用自然,做到对生态环境的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展现出天人合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理念,同时形成了以侗款为代表的民间习惯法,以热心公益为基础的道德伦理规范,以崇拜萨为中心的民间禁忌等。



作者简介
    罗康隆,1965年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楚天学者”,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特聘讲座教授,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出版学术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一般、重点、重大各一项)。现为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院长,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主任,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生态文化与居民健康)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生态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西南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

目录
主编寄语  苑利
序言  罗康隆
侗寨村落自诉的历史
洪水故事与造人
我们是姜良、姜妹的后代
祖先迁徙
侗族的万物起源观
侗寨村落的祭萨
村落的“制衡观”
占里管寨的“五老”
侗族社区的“栽岩”
侗族社区的“多标”
为控制人口而“盟誓”
糯米养大的孩子们
村落间的谷种交换
作为礼物的糯米
艰难的“保种”
稻田农牧
稻田水库的生态坝
不怕冷的万年糯
侗家养鱼
侗家“一脚踩三鱼”
侗族与水牛的特殊情感
侗家斗牛
对侗族传统农业的探讨
后记

内容摘要
     在侗族《人类起源歌》中,人类的个男人松恩是由节肢动物的第七节生下来的,其祖先分别是额荣、虾子、河水、蘑菇、白菌、树蔸。人类的个女人松桑是龟婆孵蛋,从一个好蛋中孵出来的。他们认为天地是孕育万物的母体,河流、山川、树木、花草等都是由很早的一个祖母生出来的。而人、鸟、兽、虫、鱼等则是这些母体再生出来的,人也是这些主体的一分子。 我在侗乡调查时,老人们总是讲他们的“根本”。我追问“根本”是什么。村民们说,“根本”就是创世歌,它是人类的“根本”。在侗乡知道“根本”是很好重要的一件事,评定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就是看他会不会讲“根本”。 有侗歌这样唱道:“我不说根,便不知尾;不说边缘,便无中间;不说祖先,便无父的时代;不说父的年月,便无我们的日子;不说孙辈,便无曾孙后代;不说混沌初开,便无当今世界;当初唐骆置根,唐登置岭,洪王置雨,吴王置姓,山上置土地,水下置龙王,置龙在河,置岩在山,置蛇居穴洞,置虎在山林,置雷居天上,置云雾在山头,置人们居乡村。” 以下是村民龙儒太口述的人的来源: 姜古置天,盘古置地,马王制弩,吴王创姓,山上置土地,水下置龙王,安排龙在江河,安排雷居天上,安排云飘山头,安排人居乡村,安排雾绕山头,安排黎民居四乡。置了世上无数姓,姓姓无数人,六国地下太平均。(众合)是呀!讲到混沌年间,八男同地起,八宝同地养。 先养母帝,第二养龙王公,第三养虎郎公,第四养猫郎公,第五养蛇郎公,第六养雷郎公,第七养姜良公,第八养得满女姜妹。(众合)是呀! 传说雷公雷婆脾气不好,性情暴躁,一讲就捶,再讲就打,打上半天,忽落地下,空中轰雷响,大地乱动颤。这时姜良去到河边捞青苔,绕过三间屋、五间仓,捉得雷公,铜锁来扣,铁链来绑,抓进屋,关进仓。 姜良去到十盘九宝,做些猎物换卖,姜妹挑水过仓边。雷公像条溜滑的小鱼,花言巧语地讲:“姜良知去知返,你这姜妹,你送点水给我喝?送件麻衣给我穿?你要做什么好看的,我会帮你做得更好看。”姜妹真的送水给他喝,送麻衣给他穿。雷公喝瓢水两眼光闪闪,喝第二瓢水两眼亮眯眯,打破仓,捶破屋,他叫青龙塞井,黄龙堵河,发齐天洪水,淹没人世间。(众合)是呀! 引郎贯公(祖公)和太白金星,送个瓜种给姜妹,菜园来种,麻地来栽,天天去看,朝朝去扇,扇扇发芽,扇第二扇开叶,扇第三扇牵藤,扇第四扇开花结果,扇第五扇结个葫芦瓜,有仓那样高大。姜良无计,姜妹有法,姜良拿锤,姜妹拿凿,凿得葫芦瓜钵,四方端正,八面溜圆。还有蜂蜡一桶,南蛇一条,弩戟一张,飞箭三支。预先跟葫芦瓜说定,河水向东,你别往东,洪水向西,你别往西,洪水泱泱,你也回转本堂,洪水荡荡,你也回转本处,转来云彩下的廊檐脚。村脚有兄弟,村头有姊妹,村中有祖母外婆。 九年洪水淹天门,九年洪水一时退,高坡变成平地,万国人们都绝迹,只剩下姜良、姜妹做夫妻,三个月上身,九个月解带,生下一男,有头无耳,有眼无鼻,有手无脚。斩碎为民,手指落地变成兴凤岭,骨头落地变成岩石,头发落地变成万里山河,脑壳落地变成土塘田煅,牙齿变成黄金白银。置得野牛野鹿,闹热山坡六岭。置得团鱼一对,闹热长江大河。置得凡人三百六十四姓,姓姓有州,姓姓有县。这样就开始了有人烟的时代。 洪水故事是人类的一个共同记忆。就其本质而言,人们对洪水故事的记忆是寻求人类来源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是很有说服力的。不同民族的洪水故事的叙述尽管相互之间差异大,但其主体没有改变,首先人的起源都是由于洪水淹没了世界。历史学家王明珂认为,这其实只是特定人群所在的某些山沟、溪河,并非整个地球都已是茫茫洪水。只是人们把他们所处的特定山沟、溪河当成了整个世界。人们在叙述这种洪水故事时就描绘成了整个世界发生了洪水。但是,我更关注人类不同文化下的民族在处理洪水故事后的人类繁衍时采取的不同方法。在侗族的故事中,洪水之后,人类只剩下姜良和姜妹两兄妹,同胞两兄妹成亲是一个难题。其实,这是全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要破解这个难题需要有一个能够被人们接受的解释框架。 P12-14

主编推荐
这是一套看到后让人爱不释手,读起来让人赏心悦目,闭目回想让人思绪万千的田野手记体丛书。她的每一册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连缀而成。通过这些小故事,她会让你惊奇地发现,怎么一个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居然会有如此高超的智慧,看似落后的传统农业居然会积累下如此丰富的农耕经验,而这些貌似“简单”的农业生产知识与技术背后,居然会蕴藏着如此前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时她的完美甚至会使你惊诧——怎么好像无论如何都不搭界的民间歌舞、传统小戏、乡土仪式,甚至是随口说出的民间传说,都会与农业生产发生如此密切的关联,并成为传统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农业生态系统。我希望我们的团队能够通过田园牧歌般的描写,将这些支撑着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秘密发掘出来,并让大家告诉大家……

精彩内容
    《侗乡鱼米》是“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中的一本。2011年,从江侗乡稻鱼鸭农业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至今仍是广西省唯一的农业文化遗产。《侗乡鱼米》以作者的田野实践为基础,展示了侗族稻鱼鸭农业系统的全貌。侗族稻鱼鸭系统是适应特定环境的一种生计方式,尤其特殊的自然条件。侗族稻鱼鸭农业系统作为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实质,强调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巧用自然,做到对生态环境的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展现出天人合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理念,同时形成了以侗款为代表的民间习惯法,以热心公益为基础的道德伦理规范,以崇拜萨为中心的民间禁忌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