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辑部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编辑部故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3.37 6.0折 39 全新

库存4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巩向东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68674

出版时间2012-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7951385

上书时间2023-11-3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新编辑部故事

作者简介
巩向东,有名编剧,创作了多部影视作品,受到业内人士及广大观众好评。代表作有:电影《租妻》;电视连续剧《城里城外》、《我是老板》;电视电影系列:《三言二拍》、《水浒英雄谱》。2009年,电视剧同名作品《我是老板》在作家出版社出版。

目录
1 谁主沉浮

 2 冬天里的一把火

 3 谍中谍

 4 拜见岳母大人

 5 招聘启事

 6 向前!向前!向前!

 7 男儿本色

 8 二雁来了

 9 火眼金睛

 10 女人都是高科技

 11 幸福指数

 12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3 我要上市

 14 安二爷鉴宝

 15 未来的主人翁

 16 再过二十年 我们来相会

 17 都是小三儿惹的祸

 18 你敢测DNA吗?

 19 非诚勿扰

 20 身未动 心已远

 21 将择校进行到底

 22 养生之道

 23 爱心总动员

 24 再见 2012

 25 WWW风云榜

内容摘要
老金是一家八卦杂志的主编,一直游说袁帅给他干。
  “你要给我干,不用别的,天天晚上就来这种地方一蹲,他们露头你就拍!我就不信没绯闻!”
  袁帅不满,“金主编你说让我当视觉总监,可没说让我当狗仔队!”
  “别说那么难听啊!狗仔队怎么啦?没有他们,谁替广大群众监督明星大腕的一言一行?谁能让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这么着,这些人还胆敢乱说乱动呢,要没狗仔队镇着,他们还不得篡党夺权?!知道你们《人间指南》为什么垮吗?就因为对狗仔队的重要作用视而不见!痛定思痛啊!”
  袁帅虽然知道老金这是歪理邪说,但面对现实,他又无力反驳。
  酒吧里人满为患。舞台上,一个过气歌星正气喘吁吁地唱法语歌。坐在底下的安妮实在听不下去,不等他唱完,就端着酒杯走上前,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
  “你唱的嘛?”
  安妮穿晚礼服,操一口方言,带几分醉意,弄得那唱歌的还真猜不出她身份。
  “你以为同胞们不懂法语,就可以胡唱?俺懂法语!俺听出来了,你就是瞎哼哼!”
  安妮说话不拐弯儿,唱歌的急了:“普通话还没说利落呢,你还懂法语?去去去,别捣乱啊!”
  安妮据理力争,“俺咋不懂?俺是刚从苏格兰学成归国的,海归!”
  安妮确实是海归。她原名安红,出声于中国山东,原本就是一土妞,女大十八变,若干年后,安红苏格兰留学归来,叫的是外国名,说的是外国话,开的是外国车,吃的是外国饭――从里到外一律跟国际接轨。
  海归也分品种。其中一种最常见,就是哪怕在外头吃糠咽菜,一回来也得皱着眉头嫌这嫌那,老“你们国内”“你们国内”的,瞅哪儿都不顺眼,哪儿都不如他们国外。国内的问题都明摆着,都明白,大伙也不满,也指天骂地,也跟外国比,这是真为自己家的事儿着急。洋毛子跟二毛子不是,他们是讽刺挖苦看笑话,连带显摆自各儿,生怕别人拿他当中国人。要不是回了趟老区,安妮真就彻底拿自各儿当国际人士了。那一回,玉米粥跟大煎饼一端上来,她胃口大开,再不用跟吃西餐那样端着、假着,这才恍然明白自各儿还是那个老区人民的女儿安红。
  “俺明白了,再洋也是假洋,中国胃变不了!”
  从那儿以后,问题来了――安妮、安红成了一个钢蹦的两面。海归安妮人前显贵,但只要一杯小酒下肚,老区女儿安红立马原形毕露。她今天就是在和朋友们尽情对酌之后,展现出性情中人的一面,结果当众发威。活该这唱歌的倒霉,正好撞在了枪口上。
  “一嘴的胡辣汤味儿!你还海龟?怎么爬上岸的?”
  对方的反唇相讥把安妮气得双目圆睁。
  “你可以侮辱俺个人,可是你不能侮辱俺们家乡著名的风味小吃!”安妮借着酒劲,老区女儿的性情一上来,抬手照着那人就是一巴掌。对方没成想安妮如此生猛,慌忙招架,舞台一时大乱。
  见此情景,金主编以为缘起劈腿、艳情,登时来了精神,两眼炯炯放光,一把揪起袁帅。
  “拍!拍!《始乱终弃,某某某遭痴情女追杀》,独家现场照片,对开两个P!拍啊!”
  袁帅推脱不过,举着相机跑过去,啪啪一通拍。安妮发现有人拍照,撇下唱歌的,横眉立目地冲过来抢相机,袁帅赶紧套近乎。
  “咱不是外人儿!我跟他是哥们儿,按说我都应该叫你声嫂子!”
  袁帅认定了唱歌的与安妮关系不一般,谁料安妮怒目圆睁:“嫂子?你胆敢占俺便宜?”
  “怎么占你便宜呢?你跟他什么关系?我叫你嫂子这不理所应当嘛!”
  安妮凤目圆睁,用英语骂了句粗话。袁帅没听懂,只当是句客气话。
  “您别客气!”
  安妮咬牙切齿,“俺骂你咧!”
  “不可能!骂人话我都熟!”
  “没文化!俺用英语骂你咧!”
  “不可能!English我懂!”
  “苏格兰英语你也懂?”
  袁帅这才相信,“合着English骂街也兴带口音的!你骂的什么?你敢拿母语再骂一遍?!”
  “好话不说二遍!”
  安妮志在必得,双方你进我退,辗转腾挪,一举一动竟像极了探戈。乐队心领神会地加以伴奏,更令袁帅与安妮的表演天衣无缝,就连那唱歌的都看直了眼。
  “嫂子,这让咱哥瞅着多不合适……”
  “跟俺叫安红!”
  “安红?”袁帅觉得不妥,“直呼其名这不合适……你喝多了!”
  袁帅不敢恋战,瞅个空档跳出圈外。
  “英语嫂子怎么说?”
  “sister-in-law!”
  “Byebye sister-in-law!”袁帅跳下舞台,逃之夭夭。
  
  第二天一到编辑部,袁帅把在酒吧拍摄的照片一展示,立刻引起了刘向前的浓厚兴致,指着照片上的安红一个劲儿打听。
  听袁帅添油加醋地讲罢来龙去脉,尤其是得知这样一张八卦照片市场价不菲,刘向前大为嫉羡,掏出随身计算器开始算账。
  “这钱挣得也太容易啦!早知今日……你们都不知道,当初李冬宝走时候,本来说让我接替他的,我嫌这工作累,就没接。我要是接了,袁帅哪轮得着你呀?挣钱多,还天天看美女……”
  正说着,窗外响起轰鸣声,只见一辆酷炫机车疾驰而来,划出一道漂亮的半弧,戛然停在空地上。车手摘下头盔,一头长发瀑布般倾泻而下。这女孩二十出头,眼睛特亮,背包上拴着一个HELLO
KITTE的布偶。袁帅的越野车引起了这女孩的兴趣,她绕着车转了一圈,东摸摸西看看,然后夹着头盔朝楼里走来。
  隔着窗户,袁帅目不转睛地盯着,并想入非非,“别是上咱编辑部来的吧?”话音未落,有人敲门,靠门最近的何澈澈起身开门,出现在门口的正是那位机车女孩。
  袁帅两眼放光,赤裸裸地打量那女孩,把对方盯毛了。
  “请问,这是《人间指南》编辑部吗?”
  “是是是!”袁帅迫不及待地跨步上前,“找知心姐姐?我就是!”
  女孩乐了,“你……知心姐姐?”
  “情况是这样的――”刘向前凑过来,一副权威的口吻,“原来李冬宝是知心姐姐,李冬宝走以后,本应该我当知心姐姐的,可是我肩上的担子已经很重了,就转让给他了!”
  “一般她们跟我都是电话沟通,还有QQ、MSN、微博,先聊,有感觉就见面儿。大多数都聊得特好,一见面儿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十有八九都恐龙。不过你是第一个例外。你QQ号多少?加你微博也成!别说让我猜――女祭司是你吧?草莓高跟鞋?还是奥特曼之母?都酷爱跟我聊……”
  袁帅笑成了一朵大菊花。女孩盯着他,很狡黠。
  “原来知心姐姐是网恋杀手……”
  “啊,你误会了!我是说像你一样的热心读者……每当他们在人生中遇到困惑和烦恼,就会向知心姐姐倾诉,在我循循善诱的启迪下,他们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勇气。我知道,你一定遇到了什么解不开的疙瘩。莫悲观莫沮丧,来吧,请你向知心姐姐敞开心扉……”
  袁帅夸张地伸开臂膀,女孩吱溜一闪,躲到了何澈澈身后。
  “他是咱编辑部的吗?整个儿一花痴!”
  “他也就嘴上花,永远口号大于行动。”何澈澈给女孩吃定心丸,“放心吧,这里是安全区。你到底什么事儿呀?”
  女孩从包里取出一封介绍信,“我是来报到的!”
  那三个人都傻了。
  女孩没注意这一细节,接着问:“谁是主编?”
  刘向前立刻上前,“本人姓刘名向前,家父刘书友你一定跟全国人民一样耳熟能详,你叫我刘老师就行。主编不在的时候,一般由我负责。”
  刘向前从女孩手里接过介绍信。袁帅和何澈澈都凑过来,抻着脖子看。
  “欧小米……”
  “新闻系研究生……还真是来报到的!”
  袁帅一步跨到欧小米面前,热情地伸出双手,“我们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缘分呐!”
  刘向前纳闷,“编辑部说话就解散,怎么还往里进人呢?”
  “解散?”欧小米吓了一跳,紧接着无比沮丧,“我怎么到哪儿哪儿解散呢?上个月我去一电影杂志解散了,上上个月去一时尚杂志也解散了,今天刚到《人间指南》,又解散了!”
  袁帅乐了,更觉得这女孩可爱了,“雷曼兄弟解散跟你没关系吧?改天您受累去白宫遛达一趟,趁热打铁把美国政府给解散了,让奥巴马也亲自下回岗!”
  “你说我找个工作容易吗?!昨晚上庆祝我被《人间指南》录用,借钱开一Party。不带你们这样儿的!”欧小米夹着头盔往外走,袁帅胳膊一伸,拦住去路。
  “别走!话没说清楚就想走?”
  欧小米没心思,“知心姐姐,改天我再向你敞开心扉成吗?”
  “嘿嘿,成!”袁帅说明用意,“我记一下你QQ是……哎,不对!我意思是说,谁说《人间指南》要解散啦?本人郑重声明,《人间指南》绝不解散!”
  不光欧小米,连何澈澈和刘向前都愣了。何澈澈赶忙把袁帅拉到一边:“你别再吓着人家……”
  “哥哥我在《人间指南》都快熬成千年老妖了,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一个这样面相的,说什么也不能让她逃脱我的魔掌啊!”
  “解散不解散,你说了也不算啊!”
  “拖一天是一天!为主力部队赢得时间!”
  袁帅回到欧小米面前,一派英雄豪气。
  “欧小米同学,《人间指南》是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杂志,出现今天这种局面,本人要做深刻检讨。我不应该太谦虚谨慎,太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以致放松了对办刊工作的总体指导和把握。今后,我们是革命同志了,你和我要拧成一股绳儿……”
  “你是谁呀就跟你拧一股绳儿?”欧小米觉得匪夷所思。
  “我自我介绍一下,本人袁帅,叫我帅哥就行!见到我,你就会发现原来帅也可以这样具体!”
  见袁帅用力扮帅,欧小米小声嘟囔:“我知道了,帅只是你的理想!”
  只有何澈澈听见了,噗嗤一乐。
  “咱们都是同龄人,八零后,有共同的世界观方法论共同的网络语言共同的生活习性……”袁帅继续滔滔不绝,欧小米打断他,“不对吧知心姐姐,谁跟你是同龄人啊?你哪年的?”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袁帅自知不理直气壮,便自嘲,“这事儿怪我爸我妈!晚几个月我不就名正言顺八零后了嘛!非让我赶早儿,说是跟中国改革开放共同成长,邓爷爷那儿等着呢!”
  欧小米笑得发自内心,之后又怅然。
  “舍不得走了吧?”袁帅认为有机会。
  “要不解散就好了,我还真就扎根闹革命了!”
  “姑娘,这就是人生!”刘向前作出通达世事的姿态,“人生是什么?以我的阅历,人生就是花钱买东西,很难称心如意。我也不愿眼睁睁地看着《人间指南》垮了,所以我才把眼闭上。”
  说着说着,刘向前一看表,立刻打住话头,转身去拿兜子:“哎哟,坏了,光跟你们说话了……沃尔玛开一早市,别看菜价贵,能随便择,掐尖去叶,差不少份量呢,里外里一合,比农贸市场便宜!哎澈澈,戈姨来了就说我……”
  袁帅、何澈澈异口同声,“市场调研去了!”
  刘向前使劲点头,拎着兜子兴冲冲地走了。刘向前刚走,戈玲就来了。得知欧小米前来报道,戈玲异常兴奋。
  “欢迎欢迎!队伍壮大了,这有力说明领导是力挺咱们的!新兵也好老兵也罢,我希望咱们每个人都不当逃兵!”袁帅积极地向戈玲献计献策,目的在于赢得欧小米的欣赏。
  “主编,我认为咱们刊物风格应该来个大转变,突出娱乐性。现在是全民娱乐时代,吸引眼球,注意力经济……咱们《人间指南》要紧跟时代步伐,来一个华丽转身!”袁帅取出那一摞照片,“您看看这个――明星、劈腿、八卦、暴力,全齐了!老金重金收购,再重金我也不给他!我给咱《人间指南》留着,重振雄风就靠它啦!主编这期您给我两个P,再加上您妙笔生花,咱弄一图文并茂――八卦谁不会呀?保证大卖!发行一上去,看阶级敌人还能奈我何!”
  戈玲却严重犹豫不决,“发行上去了,可是品质下来了。我们《人间指南》一向注重思想性和文化性,这种东西有点儿低俗吧?”
  “这就看怎么理解了。现在不求美名远扬,但求臭名昭著!你们说是不是?”袁帅向欧小米、何澈澈寻求支持,但两人无动于衷。
  “我再慎重考虑考虑吧!”戈玲表示,“不过,袁帅积极献计献策这是好的!我们也可以想想其它办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嘛……”
  欧小米灵机一动,“我们可以利用名人效应啊!”
  戈玲很有兴趣,“哎呀,还真是!小米你给我提了个醒,名人有社会影响力,要是声援我们一下,肯定能引起反响。哪个名人最合适呢?”
  “就那个,脑袋特亮一脸坏笑怎么瞅怎么不像好人那个……对李冬宝!我听说他原来就是咱编辑部的啊!找他!他能替人家卖牛肉面卖电话卡,怎么就不能替咱们鼓与呼呢?他可是咱编辑部灌溉培养出来的。是不是主编?”
  欧小米哪壶不开提哪壶,袁帅和何澈澈一个劲儿朝她挤眼示意,欧小米全没领会。戈玲脸耷拉老长,恶声恶气地说了一句,
  “李冬宝?要饭也要不到他门儿上去!”

精彩内容
《新编辑部故事》的内容简介如下:

 从一九九一年到今天,二十多年一晃儿就过。

 编辑部当年那拨儿人,退休的退休(陈主编、牛大姐),跳槽的跳槽(李冬宝、余得利),去世的去世(刘书友),就连《人间指南》老杂志名都被新来的海归派运营总监安妮更名为《WWW》。

 编辑部如今这拨儿人,个个身怀绝技:戈玲作为坚守的专享元老,由当年的女愤青熬成了女主编,职场得意的她情场却不尽如人意,在与李冬宝感情纠葛多年后终于结婚育女,怎料好景不长,分道扬镳;80后的时尚娱乐版编辑欧小米,是典型的乐活族+月光族+腐宅女;刘书友的儿子刘向前子承父业,在生活财经版中继续发挥老刘家世袭的精打细算本事;90后的何澈澈是个花样美男,同时也是电脑高手,担任杂志网站编辑的他爱岗又敬业;接替当年李冬宝摄影要职的是新晋小生袁帅,在业内小有名气,人长得不帅却以情圣自居,时常为编辑部两位美女――安妮和欧小米意乱情迷,难以取舍;安妮作为编辑部的运营总监,高调出场,扑面而来的却是与主编戈玲新老权势之间的角力,其次是面对一班青春活跃的下属如何证明自己的能力。

 时光匆匆,一段时间磕磕碰碰地磨合后,性格迥异的六人求同存异,杂志也越办越好,新编辑部的日子终于再一次活色生香,笑泪纵横。

 《新编辑部故事》由巩向东编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