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日历2019:科学史上的今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学日历2019:科学史上的今天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9.32 6.0折 9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科学π工作室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10024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9元

货号9294849

上书时间2023-11-2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科学日历2019:科学史上的今天》无目录

内容摘要

 1  2019.1.1.星期二  戊戌年十一月廿六 元旦  数字世界中的发现  1885年1月1日  瑞士一所中学的数学教师约翰·雅各布·巴耳末对数字情有独钟。他认为在数字中藏有大自然的秘密,发现这些秘密是一件最令人欢欣鼓舞的事。  当时,人们从太阳光谱中发现了4条氢谱线的频率,但反复测量,却总也找不到其中的规律。这件事引起了巴耳末的好奇。他列出了这4条谱线的波长,想从这些数的公因子中找到突破口。他先从前3条谱线的波长中找到了一个公因子,但是无论如何也不适用于第4条谱线的波长。他花了很长时间也毫无头绪,只好改弦易辙。  由于巴耳末擅长投影几何。受到几何图形透视关系的启发,他最终从投影关系中找到这4条氢谱线的波长或频率之间的公式,此时他已经快60岁了。1885年1月1日,巴耳末公布了这个公式。这个公式不仅解释了这4条谱线之间的关系,还预言氢存在第5条谱线。此后,他又陆续发表了关于氦光谱和锂光谱的谱线的频率间的关系公式。果然,在1908年,巴耳末所预言的第5条氢谱线被德国物理学家弗里德里希·帕邢发现。  巴耳末的公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但是公式发表之后近30年,竟没有人能进一步破解为什么这个公式如此神奇。直到1913年,另一位天才人物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解释了其中的奥秘,由此开启了近代原子物理学。为了纪念巴耳末,人们把氢光谱中符合巴耳末公式的谱线系命名为巴耳末系。月球表面上的一个环形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2  2019.1.2.星期三  戊戌年十一月廿七  剑桥“第一飞人”——狄拉克  1928年1月2日  1925年5月初,英国年轻人狄拉克在剑桥第一次读到了海森堡论文手稿的复印件“运动学和动力学关系的量子理论新释”,当时这篇论文尚未发表。狄拉克意识到,它不是一篇普通的论文,而是海森堡为他指出的一条“明路”,同时,他也看到这篇论文暴露出来一个明显的“缺陷”。因为他喜欢相对论,也熟悉矩阵,更掌握了哈密顿四元数的处理方法。有一天晚上,他恍然意识到,奥秘就在泊松括号!  狄拉克一连忙了几周,终于在1928年1月2日这天,写出了一个非常清晰而简洁的量子力学方程——狄拉克方程!很快,包含这个方程的论文“电子的量子理论”发表在《伦敦皇家学会进展》上。它优美而简单,以此为核心的理论以高屋建瓴之势闯入了量子力学领域。  首先,它囊括了玻尔原子理论的精髓,却巧妙地脱离了玻尔的“轨道”概念,取消了玻尔强加给氢原子的经典图像;它还纳入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同时它有远见地纳入了牛顿经典力学;更为重要的是,狄拉克方程将争论不休的两个量子理论——海森堡的矩阵力学与薛定谔的波动力学——统一了起来。  狄拉克方程在德国各地引起了波澜。海森堡和玻恩都很惊讶,因为他们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名字。1932年,年轻的狄拉克成为剑桥大学第15届卢卡斯数学教授。第二年,狄拉克与薛定谔一起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狄拉克如此一鸣惊人,让他赢得了剑桥“第一飞人”的绰号,即创造奇迹的人。  ……



主编推荐

生活离不开科学,日历也不例外 



精彩内容

《科学日历2019——科学的今天》既是一本精美而实用的日历,更是一本简明、扼要的科学史。它简述了历那一天的科学发现和科学人物故事,从中倡导了科学方法,传播了科学思想、弘扬了科学精神。此外,365幅精美插画更是与文字相映成趣,巧妙地展示了插画艺术师们对科学的朦胧想象和诙谐表达。收藏这本精美的日历,不仅收藏了科学知识,更收藏了与科学有关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