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济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李济传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2.92 6.4折 98 全新

库存5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岱峻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84472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98元

货号10967539

上书时间2023-08-1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岱峻,原籍四川资阳,定居成都。著有《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民国衣冠》《 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等。

目录
序一  长忆济之:一位学术巨人(许倬云)

序二  为了人类知识的增进和传播(李光谟)

第一章  初出笼的包子

第一节  钟祥少年李顺井

第二节  优游清华园

第三节  克拉克校园“啃青草”

第四节  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

第二章  从南开到清华园

第一节  矿科教授与“丁大哥”

第二节  西安讲学

第三节  重返清华园

第四节  五位导师

第五节  现代考古学与安特生

第六节  中国人的西阴村

第三章  加盟史语所 主持考古组

第一节  国学院风流云散

第二节  阿卡德米与傅斯年

第三节  找寻与试掘

第四节  出掌考古组

第四章  动手动脚找东西

第一节  殷墟再掘

第二节  城子崖与后冈

第三节  河南古迹研究会

第五章  从北平到南京

第一节  达子营 方砖厂

第二节  无心亦无滞

第三节  轻轻的我走了

第四节  建一流博物院的愿景

第五节  南京杨公井

第六节  福兮祸兮长别离

第六章  播越西南

第一节  暂栖长沙

第二节  昆明两年

第三节  李庄六年

第七章  离开大陆前最后岁月

第一节  日本之行

第二节  回到南京

第三节  在大陆的最后光影

第四节  苍茫天地间

第五节  楚河汉界

第八章  台岛最后一位重量级学人

第一节  初到台湾

第二节  创建人类学系 擘画台岛考古

第三节  执掌史语所代理“中研院”

第四节  与胡适唱对台戏

第五节  推进科学思想在中国生根

第六节  建立科学的古器物学

第七节  撰写Anyang

第八节  编撰中国上古史

第九章  情愿不自由,便是自由了

第一节  儿子离去

第二节  彼岸故交

第三节  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

第四节  台北温州街寓所

第五节  父与子

第六节  书写历史与创造历史

第七节  最后的烛光

尾声  哲人其萎著芳烈

后记

修订增补跋语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章初出笼的包子 节钟祥少年李顺井 1896年,如同历目前任何一个年份,总能寻出些可圈点之事: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五环旗下,13个国家300多名运动员抢先发售同场竞技;法国人贝克勒尔意外发现原子自然衰变放射现象;美国人亨利·福特造出辆汽油机车;6月2日,英国进行一项“无线电”试验,意大利人古列尔莫·马可尼发明的14.4公里无线通讯获得成功……这一年,中国叫大清光绪二十二年。也在6月2日这一天,大清国特使李鸿章秘密出使俄国,在经历鸦片战争、甲午海战,痛尝西洋炮东洋枪之后,清廷开始改变“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一份《中俄密约》将于次日签订,清政府同意俄国人修筑经中国东北直达海参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换取与俄“结强援”。李鸿章心神不定,担心陷入更大陷阱。而他眼中“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大清国民多浑然不知。 6月2日(农历四月二十一日),湖北钟祥中果园街一李姓人家,诞下一男婴,取名“顺井”,或与门前那口双眼井有些关系。是日,天无异象,尽管彼地向称人杰地灵。钟祥旧名“南郡”,据《宋史·符瑞志》载,汉宣帝“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传说威风为吉祥物,仅现身太平盛世。县城背倚□木山,面临汉江,古迹名胜兰台、阳春台、白雪楼、子胥台,星罗棋布。“阳春台”即“阳春白雪”之典出,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郢中者,其始日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阳春白雪,和者盖寡”,似乎也预示新生儿“李顺井”之宿命。 李氏为钟祥望族,族人知书识礼,有清一代补学官弟子员者达50多人。李济之子李光谟曾向笔者讲起老家旧事: 李家在湖北之前是从江西过来的,二世祖就迁来钟祥,好几百年了。家里有本油印的家谱。老家情况我知道得很少。爷爷编修过《钟祥县志》,三十年代出版,现北京图书馆有存。祖屋早已破败,在钟祥郢中镇,原与县城有一点距离。爷爷填词称“郢客”即出于此。现郢中镇已并入县城,是县级钟祥市一个小地名。老屋是祖父什么时候买的,我不清楚,原为五进,现只剩一进。先是1939年被日本飞机炸毁一两间,1949后又给别人挤占一部分。现在那房子由我远房堂弟住着,他祖父与我祖父是同一个曾爷爷或高爷爷,隔了几房人。郢中镇李氏宗祠已了无痕迹。沧海桑田,如今故宅双眼井近旁的小学里,诵读的童声混杂在喧嚣的市声中,“阳春白雪”唱和“下里巴人”。 顺井父亲李德桂,字直生,应试名李培元,凡拔县案、列府庠、食廪饩皆用此名。嗣后取《易大传》“巽以行权”之义,更名李权,字巽孚,晚号博父,别号郢客。回忆父亲,李济言词温润: 父亲自己的功名,在早期是靠着作八股文章;但光绪末年科举的考试课目,策论已是并重的了。他对于程朱孔孟的思想所作的研究工夫,是很大的。他在壮年,精力显然有过人的地方,所以除了学会争取功名的这套工具外,他很早就有志于文学。他信“文以载道”的说法,认为作文章是读书人的一件终身大事;对于唐宋八大家和桐城、阳湖诸派的古文之摹仿,是他自定的很严格遵守的进修课程。到了晚年,弄笔墨成了他专享的消遣。偶尔他也作些诗词。但他终身很感兴趣的却是在教育子弟。 P1-4

主编推荐
★大量定制一手资料,结合实地踏查,翔实精细的诚意之作。★“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专享翔实传记,精彩呈现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元时代”。★群像不乱,特写不孤,广泛采撷近期新史料,虽名为“修订”,用心之巨不下于重写。★对传主学术影响、处世原则、际遇得失的评价,持平公允而不失温情敬意。

精彩内容
李济(1896—1979),湖北钟祥人。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中国第一位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29岁受聘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同执教鞭。第一位独立主持现代考古的中国人,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组织和支持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山东城子崖发掘,及其出土物的搬迁、整理、研究和出版等工作;这些工作使传说中的殷商成为信史。1948年赴台,担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十七年,两度代理“中研院”院长。培育张光直、许倬云等重要学人弟子。
  本书是这位“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的唯一翔实传记,翔实完整地钩沉了传主的生平与治学。广泛采撷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多年实地走访踏查,采访口述,悉心捕捉最新出版、发表的多方记录,彼此引证生发。以多人故事写一人传记,也是以一人平生讲百态人性,群像不乱,特写不孤,虽名为“修订”,用心之巨不下于重写。作为一部学人传记,作者除注重资料充盈详实之外,对传主学术影响、处世原则、际遇得失的评价,持平公允而不失温情敬意。

媒体评论
(一句话宣传语)“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唯一翔实传记,著名历史学者许倬云作序推荐。
(80字宣传语)“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李济唯一翔实传记。著名历史学者许倬云作序推荐。
以群像写一人传记,以一人生平讲述一代学人心史,一手资料,结合实地踏查;口述回忆,通过图文互现。
以考古学之精审格致,饱蘸历史之温情笔墨,发掘一代学人之风骨样貌。

大量独家一手资料,结合实地踏查,翔实精细的诚意之作。
“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唯一翔实传记,精彩呈现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元时代”。
群像不乱,特写不孤,广泛采撷最新史料,虽名为“修订”,用心之巨不下于重写。
对传主学术影响、处世原则、际遇得失的评价,持平公允而不失温情敬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