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域绘画 (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的绘画珍品,全套10册)
  • 西域绘画 (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的绘画珍品,全套10册)
  • 西域绘画 (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的绘画珍品,全套10册)
  • 西域绘画 (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的绘画珍品,全套10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域绘画 (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的绘画珍品,全套10册)

重庆出版社:正版库存

260 九五品

库存10件

重庆渝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炜、蒙中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

上书时间2024-06-28

重庆赤松图书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炜、蒙中 著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版次 1
  • ISBN 9787229006341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8开
  • 纸张 铜版纸
  • 页数 3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西域绘画9(纸本)》展现的是敦煌藏经洞发现的绘画中,有一定数量的纸本绘画,这些画相对藏经洞的大幅绢画而言,尺寸较小。唐代时,造纸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纸的产地广、种类多,质量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皮纸、藤纸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麻纸生产则更加兴旺,其中有白麻纸、黄麻纸和五色麻纸等多种,以适应不同的用途。当时的官方用纸,凡是诏令一类,多用白麻纸书写,所以当时宣布诏书又被称作“宣麻”。官府抄书也用这类麻纸,唐玄宗时,仅洛阳、长安两地用麻纸抄写四部库书就达十二万余卷。而写经则用黄麻纸,敦煌藏经洞里的经卷,大部分都是用麻纸抄写,新疆出土的唐纸,也大部分是麻纸。皮纸的原料主要是楮皮、桑皮,工艺要求高,但皮纸厚而坚韧,具有麻纸所没有的优点,更适用于书写和绘画。唐代冯承素的《兰亭序》摹本和韩晃的《五牛图》用的都是皮纸。这一时期四川成都所产的薛涛笺,就是用当地所产木芙蓉为原料所造的小皮纸。纸张相比绢、布而言,经济便宜,应用范围也较绢帛广泛。
  藏经洞的这些纸本画,兼有皮纸与麻纸两类,大多纸质较厚,都经过后期加工,质地结实而紧密。画上多为佛教题材,计有各类佛像、供养人像、佛传故事、经变画、藻井及其他装饰图案等。此外还有一些世俗题材,如医书、相书的插图,动物、山水、花卉。这些画卷都出自唐、五代及北宋时期的民间画工之手。画工们除了用纸本作正式的画以外,还用来制作画稿。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