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文解字》人体部位字研究
  • 《说文解字》人体部位字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说文解字》人体部位字研究

59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宿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连明、李登桥、念颖 著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F3-1

上书时间2022-01-0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任连明、李登桥、念颖 著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4
  • 版次 1
  • ISBN 9787561457016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她有着光辉灿烂、辉煌瑰丽的过去,而她过去的辉煌又主要是靠汉字流传下来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汉字象征着国家的统一,象征着民族的团结,它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承载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用来命名人体部位的字则体现了古人对自身的认知。《<说文解字>人体部位字研究》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为底本,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并认真比对,检出书中与人体部位相关的字,将这些字按照人体具体部位进行较为系统的分类,并逐一加以考释,通过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对,并结合前贤时人的研究成果,确定其中的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等的本义。对形声字通过声符系联,把含有同声符的字归纳到一起,因声求义,找出其共同义素。最后把这些字与现代汉语词汇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考察其被现代汉语替换的情况。
  《<说文解字>人体部位字研究》共分五个部分:
  绪论:包括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任务、研究综述、研究理论与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版本和相关的文献。
  第一章:界定《说文解字》中的人体部位字并进行具体的归类。
  第二章:分六个小部分,即身体语义场总括字、“头部”语义场、“颈部”语义场、“上肢”部语义场、“躯干”部语义场和“下肢”部语义场,对各个部分的字进行了本义、源义、引申义等的考释。
  第三章:将人体部位字按“六书”理论进行归类整理,并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考察其被替代的情况。
  结语:总结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并指出其中的不足。
  《<说文解字>人体部位字研究》具有以下特点和意义:(1)《<说文解字>人体部位字研究》主要以《说文解字》为底本,通过认真比对并参考前贤时人的研究成果梳理归纳了《说文解字》中的人体部位字。(2)对于《说文解字》说解有误的字形,参考《说文解字》之前的古文字形和历代研究《说文解字》大家的不同观点加以考证。(3)共梳理出151个关于人体部位的字,对其按照语义场进行了合理的分类,进而考释其意义,并对其进行了“六书”的归类,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考察其替代情况。(4)通过具体材料的详实考证,为古汉语词汇研究提供经过考证的基础材料。
【作者简介】
  任连明,男,1982年生,山东宁阳县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史。
  
  李登桥,男,1972年生,山东冠县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史。
  
  念颖,女,1973年生,云南曲靖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史。奏折。
【目录】
绪论
一、《说文解字》人体部位字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二、新时期《说文解字》及人体部位字的研究
三、本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四、研究所依据的版本及相关文献

第一章《说文解字》人体部位字的分类
第一节《说文解字》人体部位字的界定
第二节《说文解字》人体部位字的具体归类
一、人体部位总括字
二、头部字
三、颈部字
四、上肢部字
五、躯干部字
六、下肢部字

第二章《说文解字》人体部位字的考释
第一节身体语义场总括字
第二节“头部”语义场字考释
一、“头部”总括语义场
二、“五官”语义场
三、“须发”语义场
四、“头顶”语义场
五、“面部”语义场
第三节颈部字考释
第四节上肢部字考释
一、“上肢”部总括语义场
二、“手”类语义场
三、“小臂”类语义场
四、“大臂”类语义场
五、“腋窝”类语义场
第五节躯干部字考释
一、“躯干”类总括语义场
二、“五脏”类语义场
三、“六腑”类语义场
四、“臀部”语义场
五、“背部”语义场
六、“胸部”语义场
七、“腹部”语义场
八、“生殖器”类语义场
第六节下肢部字考释
一、“下肢”部总括语义场
二、“股部”语义场
三、“胫部”语义场
四、“足部”语义场
……
第三章人体部位字六书归属及与现代汉语的比较
第一节人体部位字归属六书总结
第二节人体部位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及其替换
结语
引用文献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