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契约研究
塑封完整,正版现货,极速发
¥
45
全新
仅1件
作者詹建红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詹建红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91385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19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
- 【内容简介】
-
《刑事诉讼契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契约的基本范畴、契约语义考究、一契约词源梳理、传统契约的基本要素、契约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宗教神学中的契约、政治人类学中的契约、现代经济学中的契约、契约隐喻与刑事诉讼、契约的文明隐喻、主体的独立与平等和选择的自由与理性等等。
- 【作者简介】
-
詹建红,男,1969年10月出生,湖北红安人。曾先后就读于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从事过检察官、公务员、法官等职业,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法学》、《法学评论》、《法商研究》、《法学家》和《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有数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等转载,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等科研课题多项。
- 【目录】
-
引言
第一章契约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契约语义考究
一契约词源梳理
二传统契约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契约在社会领域的渗透
一宗教神学中的契约
二政治人类学中的契约
三现代经济学中的契约
第二章契约隐喻与刑事诉讼
第一节契约的文明隐喻
一主体的独立与平等
二选择的自由与理性
三交换的合意与诚信
四合作的互惠与互利
第二节契约隐喻引入刑事诉讼的观念澄清
一契约应否专属于私法领域
二刑事诉讼领域应否为契约合意留下空间
第三节契约隐喻在刑事诉讼中的实态化
一刑事诉讼契约概念的提出
二刑事诉讼契约的法律属性
三刑事诉讼契约化的限度
第三章刑事诉讼契约引入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程序主体性理论
一主体及主体性
二程序主体性理论的内涵
三程序主体性理论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刑事诉权理论
一诉权的概念形成
二诉权理论的产生与扩展
三刑事诉权理论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程序正义理论
一程序正义的观念形成
二正当程序的评判标准
三正当程序的契约化机制
第四节诉讼效率理论
一效率理论的一般维度
二效率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引入:诉讼经济原则
三诉讼经济原则的价值蕴涵:成本控制
第四章刑事诉讼契约引入的功能呈现
第一节诉讼消解社会冲突的文明指向
一社会冲突消解的机制指引:疏导
二法领域的冲突形式与诉讼形态的类型化
三诉讼消解冲突的文明趋势
第二节刑事诉讼功能的传统定位
一刑事诉讼功能的语义界定
二刑事诉讼的传统功能:政治需求中的犯罪惩罚
第三节刑事诉讼功能的契约化表达
一纠纷解决功能
二人权保障功能
三权力制衡功能
四政策昭示功能
第五章刑事诉讼契约的生成机理与制度证成
第一节刑事诉讼契约中的权力限制与扩充
一权力运用中的司法哲学:能动与克制的平衡
二司法审查权的确立:契约伦理中的权力边界
三公诉裁量权的扩充:契约合意的保障
第二节刑事诉讼契约中主体性权利的展开
一主体性权利的基本样态:刑事程序选择权
二主体角色选择权:沉默权
三裁判主体选择权:回避申请权与陪审请求权
第三节刑事诉讼契约中协商平等的实现
一作为协商合意基石的控辩平等
二控辩平等中的获得法律帮助权
三控辩平等中的国家责任
第四节刑事诉讼契约的制度证成
一实体利益契约: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
二程序利益契约:保释与简易程序
三证据运用契约:证据开示与污点证人豁免
第六章刑事诉讼契约在中国的障碍与前景
第一节中国传统社会契约文明不发达的原因
一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二缺少流动性的社会结构
三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形态
四义务本位的法律文化观念
第二节刑事诉讼契约生成的现实障碍:以佘祥林案件为范例
一主体性地位的立法忽视:供述义务法定化
二偏重犯罪控制的力量配置:控辩地位不均衡
三强调相互配合的职权结构:程序缺乏自治性
第三节契约隐喻引入刑事诉讼的时代意义
一推进法治进程的需要
二契合行刑社会化的需要
三应对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第四节、契约制度引入刑事诉讼的可行性
一注重和谐的文化传统
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三呼之欲出的制度实践
第七章刑事诉讼契约在中国的制度进路
第一节司法审查机制下的权力限制
一侦查权的司法控制
二警检关系的理性归位
三司法审查机制下的制度完善:以审前羁押为中心
第二节公诉裁量权扩充趋势下的控辩协商
一公诉裁量权扩充中的程序制约机制
二辩诉交易的制度引进
三和解不起诉的立法确认
四暂缓起诉的制度确立
五污点证人豁免的立法吸收
第三节程序选择权的制度化安排
一沉默权的体系化引入
二陪审制度的调整方向
三回避制度的完善思路
四简易程序的改革趋势
第四节协商能力平衡的制度保障
一获得法律帮助权的制度化落实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完善
三证据开示制度的具体建构
参考资料
一中文著作
二外文译著
三中文论文
四外文资料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