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的大漠边缘
  • 神秘的大漠边缘
  • 神秘的大漠边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神秘的大漠边缘

神秘的大漠边缘 正版现货 实物拍摄

7.5 3.3折 23 九品

仅1件

河北石家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世杰 著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11

上书时间2024-09-07

志在永恒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自然旧
商品描述
神秘的大漠边缘 正版现货 实物拍摄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世杰 著
  •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7
  • 版次 1
  • ISBN 9787530639399
  • 定价 2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2页
  • 字数 262千字
【内容简介】
还是在前年夏天,上海科技馆的世杰同志突然来到乌鲁木齐,与我们几位当年的和田文友欢聚了一次。当时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离开和田久了,想回去寻访一下故地。去年暑假,我们又在乌鲁木齐见了一面,他这才向我提起正在写一本关于和田历史文化的书的事。原来他两次不远万里西行来疆,都与此有关。不事张扬的世杰兄,做事一向是比较谨慎的。

   我是在1970年初与世杰文兄结识的。那时我们都还年轻,在和田地区革委会文卫组大批判办公室共事,干的是所谓宣传工作,无非是写大批判文章、画街头宣传画和为样板戏绘制布景什么的。不过,这种经历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提高了我们的画艺,培养了对艺术的兴趣。想起来真让人珍惜和怀念,当年在文化沙漠似的边远小城和田,竟然聚集了一批文艺爱好者,大家真诚相处,相互切磋,一起办文学美术学习班,到北京上海参观美展,上山下乡写生,搞书画展览,编文艺刊物,倒也搞得红红火火,其乐融融。如今三十余年过去了,文友们先后星散离去,如今有的成了比较有名的作家、画家,有的成为高级教师和教授,有的担任了期刊主编,有的成了新闻单位负责人,有的成为电脑软件专家;而世杰兄调回内地,重又求学苦读,终成一名文物考古方面的专家,现在又拿起笔来从事文学创作。总之,大家万变不离其宗,殊途同归,都仍然属于文化圈子中入,并且都健康地生活着,天南海北,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点滴贡献,这是令人颇感欣慰的。现在想来,“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追本溯源,都与当年在和田携手度过的那段艰苦朴素而又充实愉快的日子,特别是共同聚起的那股沛然的“文气”有很大关系。

   春节前,世杰兄从上海来电话,说他的那部书已基本脱稿,由他老家天津市的百花文艺出版社于近期出版,希望我能为他写篇序言。我考虑了一下,也就不揣浅陋答应了。因为,尽管我还没有看到稿子,但知道书的内容是关于和田历史文化和社会风物的,采用的又是普及性的文化随笔而非纯学术性的文体形式,猜想它将是一部十分有趣的文学读物。凭直觉我就认定,以世杰兄多年的学术研究积累、艺术才华和人生体验,再加上他对我们共同的第二故乡和田的挚爱之情,一定能够写作成功。为这样一本书写序,既能与作者一道回望我们曾经留下诸多青春记忆的和田绿洲,来一次故地精神漫游,以慰对第二故乡的深切思念,又可分享一回老朋友的成就感,这将是一桩十分愉快的事。

   此后就收到世杰兄寄来的大部分书稿和细纲,仅看书名《神秘的大漠边缘》,就给人无限遐想。我先睹为快,果然不出所料,印证了上述想象和判断。

   是的,《神秘的大漠边缘》是一本表达作者对第二故乡和田真挚感情和独特感悟的书。

  在书稿的第一章开头,我就读到这样一段十分优美抒情的文字:中国的西部,古老、遥远而又迷人。 苍茫、厚重的大地,承载着天风浩然的古韵,也承载着勤劳、淳朴的各族人民。

   西部浩瀚、辽阔,上苍把色彩最浓重的一笔涂抹在了新疆。那里不仅有美不胜收的雪山、草原、戈壁、绿洲,有遍地盛开的鲜花,有悠闲游荡的牛羊,有银色的棉海、金色的麦浪,还有清醇的美酒,和那醉人的歌舞伴着丰收的瓜果四处飘香。

   然而,最令人迷惘的是新疆那部深邃、铿锵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这片六分之一国土的壮丽河山,不知飘过了多少峥嵘的云烟……

   倘若你走进绿洲,欢快的手鼓刚刚敲响,热瓦甫琴手正弹得酣畅;那边田野里传来悠悠的情歌,这边葡萄架下爆出了笑声朗朗;摆在你面前的尽是葡萄、仙桃和汁液黏手的哈密瓜,盛情款待你的是大盘子盛来的手抓饭,还有’焦黄油香的烤全羊。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民,无处不让你体验到真挚、淳朴,既有妩媚红裙的柔美与热情,又有汉子们的雄健和阳刚。祖国西部的异域风情,古朴纯真的民俗民风,岂止是叫你心醉、心仪、心驰神往,它还会净化你的心灵,驱散胸中的乌云,迎来灿烂的阳光……

   ……塔里木盆地四边的绿洲,宛如一串项链。五色阳光下,有一颗硕大的宝珠青如翡翠,格外明亮,它多少回滚入了我的梦乡,使我走进那片青葱世界,去重温我少年的欢欣和中年的沧桑。这颗翡翠宝珠令我终生难忘,她就是那片曾经养育过我的,有玉河流过的和田绿洲。她就是坐落在昆仑山脚下,塔克拉玛干大漠南缘的那片“万方乐奏”的于阗古国故地。令我终日魂牵梦绕。

   ……我时常遥望着西部天边的白云,心中充满了对和田绿洲的思念。……时常于窗前,灯下,握笔托腮,掩卷而思,时常在似睡非睡的梦中去魂游西域。

  确有“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感,一下子就把我带到二十多年前在和田生活的情境中了。在整个第一章中,大部分都是这样如歌如诗般的抒情倾诉,表达了作者对第二故乡和田的真爱和思念。文中既有真情的诉说,历史的浩叹,也不乏哲理的观照和人生的感悟,读来撩人心绪,照眼欲明,既让人感慨万千,且能增长知识,启智悦性。世杰兄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考入和田师专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后一直从事文化工作,由一个少不更事的大都会青年,成长为一个思想成熟、学有所长、处事精明而又重情义的新疆中年汉子。在和田的那二十年里,他踏遍了和田绿洲的山山水水,和田古老的历史、淳朴的民风和美丽风物给他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记忆,在他的心理结构中形成了一个和田情结,使他在离开多年后仍魂绕梦牵,因此他真太想把这一切感受告诉人们了。鲁迅先生说,创作总源于爱。因此这一章可看作是作者关于撰写此书的原由和契机的告白,或是全书的序曲和总纲,构成了统摄全书的一种感情基调。

   但是,仅凭一掬飘忽不定的情感尽可以写成一批感性的诗篇或散文,却无法结构成一部大部头著作。而对第二故乡的这种绵绵情愫,需要附丽于新鲜充实的具象,更需要由丰富有趣的内容支撑。于是,“谁不说俺家乡好”,从书中第二章开始,在和田情结的驱使下,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投射,作者不无自豪地向我们讲述了和田这片古老土地上悠久而神秘的历史文化,如数家珍般地描绘了和田的种种风物和民俗,从而构成了全书抒写的主干。全书分作九章,作者引证古文献,转述古老传说,回忆过往经历并与学者彻夜畅谈,特别是通过实地踏访和探险,窥视了先民的秘密,窃听到佛国的钟声,描绘出和田绿洲今日的风采,展示了广袤大沙漠的独特风光。昆仑山下、大漠之南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于阗(和田古称)的种种意象,在作者笔下纷至沓来,纵横交错,交相辉映,气象万千。我们可以看到,文中有对和田绿洲先民族源的考证,头头是道地分别辨析了“塞人说”、“羌人说”、“月氏人说”,有声有色地介绍了遍布全境的诸多和田历史古城和佛国遗址,使人顿生时光倒流、身临其境之感,并不断造出种种神奇莫名的阅读期待,引导着读者随着作者一道去寻幽探胜。作者还用了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和田传统土特风物桑皮纸,闻名退迩的蚕桑,丝绸的传来和发展,还有丰富多彩、古风犹存的兄弟民族的民俗风情,夹叙夹议,状物抒情,都十分详尽而精彩,且极富生活情趣。这本书无异于一张气氛浓郁、色彩斑斓的导游图,阅读它,好像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和田历史文化课,真可谓开卷有益。

   图文并茂,无疑是世杰这部书的另一特色。书中穿插配发了一百多幅他自己拍摄的照片,取材比较典型,内涵丰富,无论取景、采光也都很到位;有些实景照片史料价值也很高,弥足珍贵。文与图两相参照、相互印证,大大加强了此书的形象直观性,增添了读者的阅读趣味。

   值得指出的是,作者的文笔很有特点。有些类似的著作,为了讲清历史掌故,常常不免有引经据典,进行繁琐考据的掉书袋之弊。世杰此书却能够自觉地避开这一点,行文显得感情充沛,文笔轻松活泼、生动形象,并伴以较强的思辨色彩。此外,文字的节奏感、画面感和色彩感都很强,这大概得力于作者较为深厚的绘画功底。记得世杰兄当年是以水彩画见长的,色彩感觉比较敏锐细腻。他还有些舞台表演才能,对音乐也属内行,属于多才多艺的文化人,足见艺术各种门类之间是相通的。谚云:艺多不压身,证之于世杰兄,此言不谬也。

   读世杰的文字,常使我联想起荷兰人、美籍著名作家房龙,他那些通俗的关于人类思想史的随笔的风格。现代文学大师郁达夫曾称赞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的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和作家曹聚仁也为文说,房龙名著《人类的故事》使自己受到强烈的震动,“房龙对我的影响,真的比王船山(王守仁)、章实斋(章太炎)还深远呢”,并立志想写一部《东方的人类故事》。由此,足见中国作家受房龙影响之大。在写法上,世杰兄显然受了房龙笔法的影响(文字中常配以插图也很像)。我甚至还联想到世杰兄那高大魁梧的体形,也与体重二百磅、同样壮硕的房龙相近,真是有趣的巧合。

   当然,从高标准来看世杰兄这本书,似乎缺乏相应的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在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四者的结合上尚不够自然熨帖。另外,在全书的结构上感觉也存在着一些瑕疵,材料前后互有重复现象;第三章谈和田先民来源部分,限于内容特殊,偏重于学术探讨,风格与全书不够统一。最后,也许是由于不忍割爱的缘故吧,全书在材料的选取的详略上还可以做得更准确、更精当些。这些,是我稍稍不满意于此书的地方。出于对老朋友大作的珍视,可能求之过严,不无挑剔片面之处,提出来供世杰兄参考。

  尽管有上述种种不足,作为非专业作家的试笔之作,世杰兄这部注入他半生心血的历史文化随笔,仍然属于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特色独具、可读性很高的普及性文学读物。世杰兄的辛苦笔耕是有价值的。截至目前为止,这可能是第一部艺术地、全面地介绍和田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的文学作品,堪称是献给养育了我们的第二故乡‘和田的一份珍贵的厚礼。我与和田当年的文友们一起,要真诚地感谢世杰兄,向他的成功表示祝贺!
【作者简介】
王世杰,天津市人,副研究员。曾就读于新疆和田高等师范专科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有近二十年在新疆生活和从事文化工作的经历,曾上昆仑,入瀚海,从事考古调查,采撷民族风情。     曾任河北省沧州市文物管理所所长、上海奉贤区博物馆馆长、上海自然博
【目录】
回望和田绿洲(代序) 夏冠洲 

第一章 回望绿洲 

  圣洁的绿洲 

  重返和田 

  沧海退去是桑田 

  沙漠绿洲金镶翠 

第二章 佛国世界 

  佛光普照法力无边 

  于阗建国的传说 

  藏文献记载的于阗建国 

第三章 追寻远古的先民 

  塞人说 

  羌人说 

  月氏人说 

第四章 彻夜畅谈不觉晓 

  洗去一路风尘 

  乡音无改识故人 

  探险丹丹乌里克 

  倾心吐胆贵相知 

第五章 拜谒库合玛尔神山 

  佛教入于阗 

  牛角山寻踪追迹 

  祥云缭绕的圣地 

  悬崖洞穴探秘 

  寻找千年寺庙的残迹 

  登顶访圣墓 空山不见人 

  回眸再望库合玛尔 

第六章 桑皮纸的千古绝唱 

  古朴民风静静流 

  找寻桑皮纸作坊 

  诗般意境含苦涩 

  心中永远的悬念 

第七章 桑蚕的西传  

  桑树连荫的村庄 

  罗马人心中的黄金树 

  丝绸出自神秘的中国 

  蓝眼珠紧紧盯住了中国 

  桑蚕的西传 

  尼雅遗址的桑树为证 

  西域的丝都 

  幸会“蚕公主”与“桑先生” 

  丹丹乌里克的木版画 

  丝绸厂的缕缕回忆 

  艾特来斯印象 

第八章 窃听佛国的钟声 

  电话铃声惊梦 

  烤包子喷香诱人 

  见到了巫新华博士 

  偷窥先民的秘密 

  几点拙陋之见 

  失误不可挽回 

第九章 大漠深处访古堡 

  凌晨五点准时出发 

  从零公里直刺沙漠腹地 

  油气井闯来了绿洲客 

  贪婪捡宝玛瑙滩 

  向红白二山挺进  

  攀崖生死一线间 

  古堡惊魂遇幽灵 

主要参考文献 

鸣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自然旧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