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起潮落:海协会海基会交流交往纪实(上)
  • 潮起潮落:海协会海基会交流交往纪实(上)
  • 潮起潮落:海协会海基会交流交往纪实(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潮起潮落:海协会海基会交流交往纪实(上)

潮起潮落:海协会海基会交流交往纪实(上)正版现货 实物拍摄

3 九品

仅1件

河北石家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剑 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楼下E7

上书时间2024-05-24

志在永恒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自然旧  有轻微水印
商品描述
潮起潮落:海协会海基会交流交往纪实(上)正版现货 实物拍摄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剑 著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2
  • 版次 1
  • ISBN 9787510818578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695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以纪实性的手法,全面展示了海协会、海基会机制的产生背景和两会成立以来的折冲与共处历史,深入挖掘了台湾各界对两岸关系的复杂反思与抉择过程,深刻揭示了两岸筋骨相连的血脉联系和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命运共同体关系,有力昭示了两岸走向统一的历史必然性。本书既有内幕性、细节性的记述,也有前瞻性、哲理性的分析思考。内容夹叙夹议,事件取舍有度,情节引人入胜。资料新颖,文笔流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具有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郑剑现任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研究员,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特约教授、《兵器知识》杂志编委等职。长期从事国际政治、中美关系、军事安全、台湾问题研究。著有《孤岛残梦—国民党在台湾的日子里》、《台湾秘史—前所未闻的台湾故事》,合著有《跨越太平洋—中美首脑外交50年》、《猛醒吧日本》、《拉宾之死》,参与《世界战争史通鉴》、《中国学者论未来战争》等书撰写,在境内外发表大量学术文章。参与组织多部历史文献电视片和纪录片摄制。
【目录】
第一章 三十八载峰回路转

台湾问题缘何而来

海峡坚冰第一次解冻

“国军”飞官坠身台湾海峡,不接触也得接触

接触升级:激动人心的“两航谈判”

大陆渔民被害事件接二连三,两岸交往的正规管道呼之欲出

第二章 两岸戴上了“白手套”

台湾当局的“一条鞭”新体系

两会相继成立,有人说海峡两岸的官员

从此有了握手的“白手套”

视读书为生活的海协会长汪道涵

海基会成立内幕

“莆田车祸事件”、“三保警事件”:海基会出师告捷

海基会首次正式访京

“鹰王号事件”、“闽狮渔事件”,有人作梗,海基会这次就没那么顺利了

第三章 狮城“汪辜会谈”

两会开始接触,“一个中国”问题达成共识

汪道涵发邀请,连接两会层峰之路并不平坦

在最后的时刻,唐山钢铁公司的一名采购员

和河北省丰润县的一名农民,也制造了一点小小的麻烦

唐树备、邱进益北京最后的磋商

李光耀做东,汪道涵、辜振甫握手新加坡

民进党搅局闹剧

“江八点”发表,拥护统一的人们受到极大振奋

二次“汪辜会谈”,似乎指日可待

第四章 李登辉渐露“台独”真面目

刚从蒋经国手里接棒的李登辉,

如何大谈自己的“统一观”

“统独观”走向模糊化

李登辉现形记

“大陆政策白皮书”

李登辉怎样把台湾引向“独立”

李登辉其人

第五章 李登辉访美“两会”交往急刹车

李登辉踏上美利坚国土,他得意极了

“出人意料”的新华社公告

李登辉的“搭档”也不认同李登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连串导弹⒒鹋谏浠餮菹?br /> 演习升级,江泽民主席亲临演兵场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战区三军联合作战演习登场

弹着点逼近台湾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空军“龌鳌保?畋?中??髡窖菹吧?裉?窖?br /> 声势浩大的南京战区台湾海峡三军联合作战演习

美国人紧张了

日本人更睡不着觉

“两会”交流紧急刹车,二次“汪辜会谈”不知何日

台湾当局慌了手脚

恢复“汪辜会谈”的条件:回归“一个中国”

第六章 沉重的代价

历史的法则与继续走向深渊的李登辉

雍正皇帝的“戒急用忍”被用到了两岸关系上

面对新月形包围圈,李登辉竟还想打金融危机牌

台湾终于也感冒了

印度尼西亚暴徒也给了李登辉当头一棒

索罗斯没有忘记台湾

“戒急用忍”遭唾骂,连与李登辉关系大不一般的张荣发,也忍受不了

“三通”,挡不住的诱惑

“中华民国”李“总统”登辉先生出访窘态

“不可能的事务”本来就不可能的

“双边外交”也走进死胡同

美国政府也有了个公开的“三不政策”,

这个“三不政策”让台湾一些人坐立不安

台军参谋总长拉响海峡军事警报

“国民党在1949 年丢掉了在大陆的首都南京,1994 年丢掉了在

台湾的‘首都’台北。”有人在问:这意味着它将整个丢掉台湾?

“李登辉情节”的淡化

政治侦防:穷途末路的李登辉竟耍起了法西斯的勾当

第七章 何去何从

台湾当局被迫选择“改弦更张”

民进党选择了“务实”,彭明敏负气出走,组织起极端的“建国党”

民进党主席提出与国民党合组“台湾党”

新党有人“脱线”,但只是一场插曲而已

台湾人民反对“台独”,主张两岸接触、谈判

殊途同归,选择的必然

第八章 十一个月零七天

1997 年9 月12 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传出及早重开政治谈判的呼吁

11 月7 日,针对海协会邀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

到厦门参加研讨会,海基会提出派辜振甫到大陆访问反建议

11 月12 日,海协会表示欢迎,台湾当局却又退缩了

但令台湾当局的“高招”策划者们始料未及的是,海协会从两岸关系

大局出发,对台湾当局的反建议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焦点问题:政治谈判还是事务谈判?

1998 新年之际,台湾当局高层人物频频放话

2 月4 日,焦仁和突然被免职,海外新闻媒体说这里有文章

2 月24 日至4 月13 日,“热闹非凡”的“两会”信函大交流

4 月22 日,海基会副秘书长詹志宏到达北京

4 月29 日,辜振甫就首次“汪辜会谈”五周年发表谈话

7 月22 日,“陆委会”主委张京育提出政治谈判

“新思维”:什么都是政治议题了

7 月29 日:林滴娟命案,又是惊人相似的一幕

1998 年9 月22 日:“不先生”许惠祐北京探路,

这次到没有说太多的“不!”

11 个月零7 天的运作,既漫长又不漫长

第九章 辜振甫何许人也

台湾头衔最多的男人

“红顶商人”

辜振甫与“育青肠”

能言善辩,长于交际

辜振甫说自己曾在《青岛日报》上发表过两篇小说

老当益壮,晚年的辜振甫当上了海基会董事长

第十章 相逢时刻在逼近

台湾当局强调辜振甫赴大陆是“参访”

民进党想挤进去

新党要求谈“三通”

台湾民众的想法

参访名单里的神秘人物,有民进党背景的康宁祥

台军正式演习在最后一刻被取消,据说是为体现诚意

台湾当局加紧有关“汪辜会晤”的宣传部署,

“汪辜会晤与两岸关系”说帖上了因特网

第十一章 上海,辜振甫大陆之行的第一站

辜振甫53 年后重回大陆

10 月14 日下午15 点42 分:下了东航班机,登上“凯迪拉克”

10 月14 日下午16 点30 分:辜振甫举行首场记者招待会

10 月14 日下午17 点34 分:汪道涵、辜振甫会面和平饭店和平厅,

未必是个巧合

台后记者招待会:唐树备、许惠祐各说各话

10 月15 日:浦东新区、上海证券交易所、

东方明珠电视塔……,辜振甫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上海

严倬云凭吊宋氏墓地,唯对宋庆龄墓视而不见

10 月15 日下午16 点15 分:言犹未尽,汪道涵、辜振甫

22 小时19 分钟内新锦江大酒店再次会面,终于达成“四点共识”

晚上:京剧折子戏,据说戏里还有戏

10 月16 日:豫园,辜振甫题字抒怀

10 月16 日下午13 点,辜振甫离开上海

第十二章 北京,戏剧性的参访

10 月16 日下午14 点50 分,辜振甫抵达北京

10 月17 日,香山碧云寺、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

辜振甫夫妇过了个轻松愉快的白天

10 月17 日晚,陈云林会见辜振甫一行

还有宴会加京剧,内容异常丰富的一天才算过去

10 月18 日上午9 点,钱其琛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身份会见辜振甫

唐、许记者招待会,场面“火爆”

10 月18 日下午15 点,江泽民礼节性地会见辜振甫

辜振甫记者招待会:有人问辜振甫与江泽民谈话的细节,

辜振甫神秘地回答,谈到细节问题,我不能说江先生怎么讲,

我怎么回答,因为这样子下次江先生可能就不见我了

收场后的收场,海外新闻媒体说许惠祐在大泼冷水

10 月19 日上午10 点35 分,辜振甫一行飞东京

第十三章 台湾各界说参访

民众多认为大陆对台“蛮友善”

当局说两面话

民进党认为辜振甫大陆之行“及格”

新党竞选办公室总经理给辜振甫一行打49 分

新闻媒体各有说法

参访团成员谈参访

第十四章 新的挑战

“10?28”劫机事件:劫机嫌犯袁斌夫妇

给台湾当局找了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美国“灭火”,日本“消毒”,都是紧急任务

大出访,夫人也派上了用场

俄罗斯狂人日里诺夫斯基访台,李登辉亲自会见

参谋总长唐飞10 月美国之行,加入TMD 另有所图

汤加“断交”,刚果“驱团”,台湾当局

声称要继续拓展“国际生存空间”

与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建交”,多少也是个安慰

第十五章 李登辉来大陆之谜

李登辉到过大陆吗?

当上“总统”后,李登辉早就放话要“回大陆”

见面环境:“总统”身份加“国际场合”

96“总统就职”演说:“和平之旅”出笼

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台湾领导人应以适当身份来大陆访问

“新台湾人主义”:李记大陆政策的“新变化”

李登辉“访陆说”后话

第十六章 汪道涵回访

辜振甫邀请汪道涵12 月访台,看看台湾的“三合一选举”

海协会表态:不想只是去看看

回到台湾的辜振甫又改口说:“明年3 月份是恰当的时机”

后来,时间成了猜测

第十七章 民进党的狂欢与疯狂

“3?18”——民进党的狂欢夜

“总统”选举投票结果

“台湾之子”——陈水扁“大总统”

听其言、观其行

从“四不一没有”、“九二精神”到“一边一国”、“废统”

“陆委会”主委蔡英文、吴钊燮、陈明通

疯狂的 “去中国化”运动

急转直下的两岸关系

第十八章 空转的八年

两会机制蛰伏下来

“例行公事”还是必须的

无法避免的突发事件

“澳门模式”——本不应有的蹊径

小三通

第十九章 汪辜会终成绝响

辜振甫抱憾作古

“双亚”赴台吊唁,唯一的两会“高层互动”

汪道涵驾鹤而去

最尴尬的海基会董事长张俊雄、洪其昌

民怨沸腾,民进党政权岌岌可危

第二十章 危机与转机

两岸关系酝酿新的突破

国民党在关键时刻作出关键抉择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汪道涵会长抱病会见连战

高度肯定,除了民进党

亲民党、新党紧随而来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谈公报

两岸党际论坛:大陆推出一系列惠及岛内民众的政策措施的平台

民进党内再次出现大陆政策争论

第二十一章 迈进和平发展新时代

国民党重新掌握“政权”

马英九斩钉截铁:我清清楚楚就是主张“九二共识”

胡锦涛总书记发表“12?31”讲话:一个纲领性文件

陈云林、江丙坤相继当选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

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

第二十二章 两会商谈再启航

仅仅十七天,陈云林、江丙坤相会北京

钓鱼台国宾馆5 号楼庆功厅: 两会正式复谈

胡锦涛总书记会见江丙坤

7 月4 日,首批大陆游客乘坐首批周末包机抵达台北

民进党“立委”蔡同荣要求台军向大陆游客进行“观光统战”。

“截弯取直”成为两岸共同的期盼。

第二十三章 海协会会长首次踏上宝岛

第二次陈江会:移师台湾

陈云林成为1949 年以来大陆授权访台最高级别官员

二次陈江会:30 年的愿望凝聚在5 分钟以内

晶华饭店:海协会访问团经历了“最长的一场宴请”

陈、马相会台北,民进党策动近年来岛内最大暴力冲突

两岸互赠珍稀宝贝

第二十四章 轻舟飞渡万重山

第三次陈江会:制度化协商向纵深推进

第四次陈江会:全面涵盖渔农工商

第五次陈江会:焦点ECFA

第六次陈江会:两岸投资保障协议还是个难题

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第一个跨两岸合作机构浮出水面

跨过浊水溪

第七次陈江会:深入核领域

国民党再次赢得选举,赢在两岸关系

第八次陈江会: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逐渐“骨肉丰满”

江丙坤辞职,海基会人事大调整

第一次陈林会即将浮出台面

第二十五章 新的机遇与挑战

两会互设办事机构摆上议事日程

新的瓶颈:两岸更高层次交流平台亟待搭建

党际平台还要不要之争

潮起潮落,大势总是不可阻挡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自然旧  有轻微水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