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分形分析的我国股市波动性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基于分形分析的我国股市波动性研究

无笔记

96.8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广喜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2-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曹广喜 著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5872844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3页
  • 字数 223千字
  • 丛书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上证综指和深成指收益率为研究对象,试图在对它们的分形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股市的长记忆性为基础,即以股市非有效性为前提,对我国股市收益率的波动特征和宏观经济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投资者的理性投资和国家的宏观金融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首先,本书对基于标度对称性理论的一类分形参数估计方法进行改进,提出综合利用多种分形分析方法对我国股市收益率进行分形分析的思路。综合利用DFA、滑动窗DFA、R/S分析和改进的分形参数估计方法对我国股市收益率序列和波动序列进行单分形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股市收益率序列和波动序列均具有长记忆特征,说明我国股市为非有效市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利用滑动窗MFDFA和WTMM方法对我国股市收益率的多重分形特征进行分析,验证了股市多重分形结构的存在。
其次,在股市存在双长记忆性的前提下,引入残差服从偏t分布的ARFIMA—FIAPARCH和ARFIMA—HYGARCH模型,对沪深股市收益率序列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股市收益率存在显著的聚集性和杠杆效应,且在1996年前后有增强趋势。而且,从VaR估计的角度,分析了对长记忆性、聚集性和杠杆效应具有较强刻画能力的ARFIMA—FI-APARCH—skt和ARFIMA—HYGARCH—skt模型对我国股市收益率的短期预测效果。
再次,利用长记忆VaR—BEKK—MVGARcH模型以及去除长记忆性序列的Grangm因果检验,对沪深股市收益率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整个1991~2006年度期间沪深股市收益率的均值溢出效应不显著,且仅具有单向波动溢出效应;但2000年以后的沪深股市收益率均显示出较显著的双向均值溢出效应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另外,DCC检验表明沪深股市收益率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动态相关性。
最后,以股市收益率的均值溢出效应为基础,通过构建VaR系统来考察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股市收益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短期水平上,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和汇率在内的货币政策对我国股市具有重要影响;在长期水平上,我国股市收益率与实体经济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作者简介】
曹广喜,1976年生,汉族,江苏淮安人,管理学博士,现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工程、数量经济。
199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OO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数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6月至今一直工作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近三年来已在《经济学动态》、《系统工程》、《数理统计与管理》、《经济地理》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篇,被CSSCI检索1O篇,ISTP检索1篇。主持或参加国家或省部级基金项目4项。曾获2007年江苏省社科联“社科应用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第一届江苏省生产力理论与实践优秀成果二等奖。
【目录】
1导论
1.1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研究视角与结构安排
1.4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1.5拟创新之处
2我国股市的分形特征分析
2.1股市收益率的基本统计特征检验
2.2分形分析方法介绍
2.3我国股市收益率的单分形特征分析
2.4我国股市收益率的多重分形特征分析
2.5本章小结
3股市波动的聚集性和杠杆效应分析
3.1我国股市收益率的平稳性和ARCH效应检验
3.2聚集性和杠杆效应模型介绍
3.3我国股市聚集性和杠杆效应的实证分析.
3.4基于长记忆性和聚集性的股市收益率预测模型的比较分析
3.5本章小结
4我国股市的溢出效应与动态相关性分析
4.1溢出效应和动态相关性分析的样本数据和计量模型
4.2均值溢出效应分析
4.3波动溢出效应分析
4.4沪深股市的动态相关性
4.5股市政策对沪深股市溢出效应和动态相关性的影响
4.6本章小结
5我国股市波动的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分析
5.1股市波动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分析的样本数据和计量模型
5.2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股市的影响分析
5.3人民币升值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分析
5.4本章小结
6结论与政策建议
6.1主要结论
6.2政策建议
6.3进一步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