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当正版 解放战争(3) 王树增 9787020155293 人民文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当正版 解放战争(3) 王树增 9787020155293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18.2 4.0折 46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树增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55293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6元

货号28542420

上书时间2024-10-20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出版说明

2019年,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我们推出这套“中学红色文学经典阅读丛书”,目的是使今天的青年学生,能在课余领受优秀文学作品熏陶的同时,了解先辈为了民族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了能有一个和平建设和学习的安逸环境,前赴后继,慷慨献身的伟大事迹。

“中学红色文学经典阅读丛书”含长篇小说和长篇纪实文学两个部分,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有广泛影响的、昂扬向上的优秀文学作品,大多有几代人的口碑。我们选取作品的方向,一是适合当今青年学生的品德教育和素质培养,二是适合当今青年学生的文学写作及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

“中学红色文学经典阅读丛书”,包括“中学红色文学经典阅读丛书”中的单个品种,都具有长久出版的基础,因此,我们也热切希望青年读者能在学习之余,为我们这套丛书,包括丛书中的单个品种,提出宝贵的建议。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19年4月



导语摘要

《解放战争》为王树增战争系列作品之一。武器简陋、兵力不足的军队对抗拥有现代武器装备的兵力庞大的军队,数量不多、面积有限的解放区*终扩展成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共和国,解放战争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演绎的是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传奇。国际风云,政治智慧,时事洞察,军事谋略,军队意志,作战才能,作品具有宏阔的视角和入微的体察,包含着惊心动魄的人生沉浮和变幻莫测的战场胜负,尽展中国历史上规模*的一场战争的丰饶内容。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国家如何艰难新生的历史。

 

这是战争的传奇,枪杆子的传奇,革命的传奇。而传奇的诞生中,充满了理想信仰、英雄主义、国际风云,民心向背,政治智慧,军事天才,阴谋阳谋,背信弃义……这是一段丰饶的历史,一个浩瀚的故事,王树增为你全面真实地讲述。



作者简介

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朝鲜战争》《解放战争》《抗日战争》,长篇历史随笔《1901》《1911》等。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



目录

解放战争.第三卷


 


第十三章 淮海战役:惊人的态势


王老汉游击队


蹂躏战术


惊人的态势


沉闷的晚宴


黄维:上尉司书方正馨


 


第十四章 淮海战役:勇敢地向前进


战争罪犯的名单


将革命进行到底


邱清泉:让他崩溃好了


勇敢地向前进


 


第十五章 平津战役:坦克驶过东交民巷


文章要从西线做起


隔而不围,围而不打


风雪中矗立的枕木


天下人会提壶送酒欢迎你


金汤桥


坦克驶过东交民巷


 


第十六章  钟山风雨起苍黄


特别注意缉拿匪首蒋介石


钟山风雨起苍黄


榴花原是血染红


后的故园


 


第十七章  熟透的李子


熟透的李子


关中决战


一片孤城万仞山


悠远的驼铃


凌乱的海滩


 


第十八章  士兵的山河


大迂回大包围


金门岛


给解放军长官磕个头


大陆的后一战


士兵的山河



内容摘要

《解放战争》为王树增战争系列作品之一。武器简陋、兵力不足的军队对抗拥有现代武器装备的兵力庞大的军队,数量不多、面积有限的解放区*终扩展成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共和国,解放战争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演绎的是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传奇。国际风云,政治智慧,时事洞察,军事谋略,军队意志,作战才能,作品具有宏阔的视角和入微的体察,包含着惊心动魄的人生沉浮和变幻莫测的战场胜负,尽展中国历史上规模*的一场战争的丰饶内容。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国家如何艰难新生的历史。


 


这是战争的传奇,枪杆子的传奇,革命的传奇。而传奇的诞生中,充满了理想信仰、英雄主义、国际风云,民心向背,政治智慧,军事天才,阴谋阳谋,背信弃义……这是一段丰饶的历史,一个浩瀚的故事,王树增为你全面真实地讲述。



主编推荐

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朝鲜战争》《解放战争》《抗日战争》,长篇历史随笔《1901》《1911》等。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



精彩内容

一架带有美军标志的飞机在中国黄土沟壑的上空盘旋。

这是一九四四年七月里的一天。

在此之前,因为很少有飞机在延安降落,这个共产党中央所驻扎的偏僻小城内还没有称得上机场的设施。现在,那个被称为“机场”的地方只是一片较为平坦的空地。

由于手中有共产党领袖事先亲自起草的一封关于这块空地的规模、走向以及各种可以利用的地面标记的电报,驾驶飞机的美军飞行员很快就发现了那个“机场”,并且迅速地俯冲下去。美军飞行员此刻的行动如同一次氛围奇特的飞行表演。——但是,还是出事了。飞机的轮子刚刚接触地面,左轮猛地撞上一个看似松软实际上异常坚硬的黄土堆,机身立即向左倾斜,瞬间变成一团带着尖厉呼啸的巨大的黄色烟尘,烟尘在接近那片空地尽头的时候戛然而止,机头戳在地上使整个飞机几乎竖立起来,机舱的左侧裂开一个大窟窿。驾驶和乘坐这架飞机的数名美国军人惊魂未定地从机舱里爬了出来。他们显然没有受到严重的伤害,他们立即感受到延安炙热耀眼的阳光和浓烈醇厚的黄土气味。

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发生在中国的规模巨大的战争——战争的一方称之为“解放战争”,另一方称之为“戡乱战争”——毫无疑问是一场典型的内战。——叙述二十世纪中叶发生在中国的那场规模巨大的战争,必须从战争爆发前一年一架倒霉的美国飞机开始。因为,当那架飞机在跑道尽头变成一团跌跌撞撞的烟尘的时候,站在空地边的延安军民惊骇的叫声以及爬出飞机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迷茫的神色,无疑是中国即将进入的那段动荡岁月和即将爆发的那场战争的极具意味的开端。

那个夏天,美国人急于飞往延安的原因是:首先,中国国民党军队在对日作战中一再失利,而蒋介石需求的对华援助越来越多,引起美国朝野的一片不满;其二,美军已经开始轰炸敌后日军目标,迫切需要共产党抗日武装提供有关情报和营救降落在敌后的美军飞行员;其三,或许这一点是重要的,即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已经发展到令人无法忽视的程度,与中国共产党人接触并了解他们,是战后美国政府制定符合美国利益的对华政策所必需的。  

延安,已从一个普通的地名,变成了一个含义复杂的政治词汇。延安指挥的武装力量遍布整个中国,人数已达六十三万之众。——在某种程度上讲,这里就是一个“国家”,尽管蒋介石从来没有承认过其合法性。

中外记者们发现,共产党人在这片黄土地上所创造的一切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意外和新奇纷至沓来。共产党军队总司令朱德宴请了他们,并和他们一起欣赏了艺术家们演唱的《同盟国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被国民党报刊描绘成“匪首”的共产党领袖性情温和,除了不断地吸烟之外,这个高个子长头发的南方人,举止从容不迫、神态安然自得。在回答记者们提出的“国共两党是选择战争还是和解”这个问题的时候,说,共产党人和人民的选择不是内战,而是一个真正的民主制度。中外记者们从日常生活的层面上认识了。——“在延安,毛是可以接近的,并且是很简朴的。他会在遍地黄土的大街上散步,跟老百姓交谈,他不带警卫。当和我们在内的一群人拍照时,他不站在中间,也没有人引他站在中间,他站在任何地方,有时在边上,有时站在别人身后。”

美军观察组虽然被延安的一个黄土堆弄得心惊肉跳,但是《解放日报》刊发的题为《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的社论,还是让美国人十分高兴。社论不但说美军观察组到达延安,“是中国抗战以来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而且据说社论标题中的“战友们”三个字,是亲自加上的。对随行的美国驻华使馆二等秘书谢伟思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因为国民党政府依靠美国的大量援助,所以在中国防止内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美国的影响。由于担心一旦抗战结束,美军撤离后,国民党军会立即发动内战,甚至向美军观察组提出:“美国是否有可能在延安建立一个领事馆?”

受到友好接待的美军观察组吃上了延安生产的面包,而和延安军民则兴致勃勃地观看了美军观察组带来的电影。——汽油发电机轰轰作响,银幕上是一个永远走着鸭子步的落魄的美国流浪汉,在流浪汉的身后,是那个距离延安十分遥远的国度闪闪烁烁的摩登时代。

接着,美国总统特使帕特里克•J•赫尔利到达延安。

赫尔利曾经是胡佛总统时期的陆军部长,出任罗斯福总统特使之后不久,他便成为美国驻华大使。由于深陷中国内战开始时复杂的政治漩涡中,这个美国人很快就被共产党人视为一个出尔反尔的政客。但是,他次来延安的时候,受到了真诚的欢迎。特别交代,要专门为赫尔利“开个欢迎会”,“再搞点音乐晚会”。延安方面期待的心境,源于重庆传来的情报。不久前,在重庆的共产党代表已与赫尔利见过面。赫尔利对林伯渠和董必武说:蒋介石对共产党的态度已经缓和,并且同意他必要时与共产党人接触。他代表罗斯福总统来到中国,就是要促成中国一切军事力量的统一,以终战胜同盟国共同的敌人。

在此之前,包括在内,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都没有见过赫尔利。于是,与前些日子那架运载美军观察组的飞机出现意外一样,这位美国特使也令延安的共产党领导人感到了颇多的意外。赫尔利乘坐的飞机在延安降落时,周恩来正好在那片空地上,当他得知走下飞机的外国人是赫尔利时,立即招来一个步兵连作为临时仪仗队。六十一岁的赫尔利“伸直身子,挺起胸膛”接受步兵连的检阅,“像一个得意洋洋的小伙子那样高叫印第安人的战争口号”。这一情景令急忙赶来欢迎他的共产党领导人不禁“瞠目结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