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当正版 清廷制宪与明治日本 崔学森 978752036641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当当正版 清廷制宪与明治日本 崔学森 978752036641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当正版 清廷制宪与明治日本 崔学森 978752036641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70.31 6.0折 118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崔学森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66410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29172233

上书时间2024-10-19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   言

作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兴的事,莫过于自己的学生取得了学术上的成就,尤其是在自己研究过的领域做出了超越老师的成果,即古人所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现在为崔学森博士的专著《清廷制宪与明治日本》作序时,就是这种心情。

制定国家根本大法宪法是近代国家政治和法律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中国近代早的制宪活动是在清朝末年,清廷制宪是如何发生又是如何进行的?这一直是中国近代政治史、法制史、宪法史学者们十分关心的一个课题。但过去谈到清廷制宪一般只是列举1908年的《钦定宪法大纲》和1911年资政院制定的《宪法重大信条》,那么,清廷是否还起草过其他宪法文件呢?在看崔学森书稿时我不禁回忆起30年前即20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的《汪荣宝日记》稿本中,意外发现汪荣宝作为清廷任命的协同纂拟宪法大臣,实际上是中国部官方宪法草案《钦定宪法草案》的主要起草人和执笔者。他在日记中详细记载了这部宪法草案的起草经过,执笔流程、内容思考和章节条目以及虽然起草完毕却因武昌起义和滦州兵谏未能颁布等史实。我在1989年第1期《历史研究》上发表了《清末政坛变化的写照》一文,披露了《汪荣宝日记》及《钦定宪法草案》的有关史料和史实,引起了国内外史学界和法学界的关注和兴趣。有的青年学者受到启发,到历史档案馆找寻《钦定宪法》原稿,虽未找到,但也发现了一些重要史料,发表了高水平论文,还引起了学术争鸣。还有的外国学者来信要求购买《汪荣宝日记》的影印本。

虽然我曾经想要对清廷制宪以及中日制宪历史比较问题做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但由于其他工作忙,一直没来得及进行。恰好2011年崔学森考上我的博士生,了解到他有较好的政治学、法律学、史料学和日语、日本史基础,又对清末历史感兴趣,正是做这个课题的理想人选,因此一拍即合,很快确定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清廷制宪与明治日本》。崔学森经过四年艰苦努力,反复构思推敲论文提纲结构,整理标点核心史料《汪荣宝日记》(与博士生韩策合作,后由中华书局出版),到历史档案馆查阅清廷档案,赴日本东京大学进修与收集日文史料,以及潜心研究,埋头写作,多次修改,终于完成了30多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好评,取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除了在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教学外,还在中国政法大学做了两年博士后,在王人博教授指导下进行法制史研究,同时修订打磨这部著作,力求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综观崔学森的这部专著《清廷制宪和明治日本》,大致有以下一些特色和创新。

,视野开阔。该书不是孤立地谈清末中国制宪,而是把清廷制宪放在世界制宪大潮中加以考察研究。首先追溯考察了晚清中国人对宪法和世界立宪潮流的早期认识,包括中文宪法名词的探源和宪法术语的中日流传。然后分析了当时世界制宪潮流中的三种模式:英国模式、美法模式和德日模式。着重论述清廷如何确定师日取向。把清廷制宪放在与日本明治制宪的影响、互动及比较中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二,视角独特。以往研究清末历史往往以革命派活动和立宪派的立宪运动为主体,清廷即清政府只是批判对象。而该书的视角则以清廷为清末制宪的主体,着重考察研究清廷制宪的各种活动、理念、文件和曲折历程。如两次派大臣考察日本宪法、宪政的过程,三次制定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即《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草案》和《重大宪法信条》的经过,留日学生在清廷制宪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而且聚焦于清廷制宪过程中与日本的关系,受到日本什么影响?包括三个文件与《明治宪法》文本的对照比较。

第三,动态研究。以往宪法史研究一般注重静态的文本研究,如对《钦定宪法大纲》的文本分析,或者把它与《明治宪法》的文本对照分析。而该书则着重于清廷制宪历史过程的动态研究,即把其放在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对各种事件经过和人物活动言行细节进行具体考察、分析、考证。如宪政编查馆的建立、成员和运作,五大臣出洋的经历,中日官员的互动与对话,日本宪法专家的历次讲座,清廷秘密起草《钦定宪法草案》的发端、执笔人和起草流程,以及滦州兵变后造成清廷制宪权的转移等,使清廷制宪历史显得更加具体、鲜活、生动。

第四,考证细致。该书对清廷制宪的许多史实和史料,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从而对前人和国内外学界的一些论述提出了质疑和辩驳,并亮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如通过对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大清帝国宪法法典》的研究考证,对学界猜测其为官方起草或是《钦定宪法草案》修改稿的观点提出商榷,判断其是民间学者于光绪三十四年冬呈递给宪政编查馆供其参考的私拟宪法方案,是中国近代民间私拟的部比较完整的宪法草案。还通过对《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产生经过的考证,质疑某些论著提出的武昌起义之前资政院已有实际制宪权的观点,认为资政院于武昌起义后才获得制宪权,这并非源于清廷的授权,而是通过资政院议员的争取和社会舆论压力才得到的。

第五,史料丰富。该书运用了大量中日文史料,如中国历史档案馆各种档案,清末官员、学者的文集、日记、回忆录和各类报纸杂志、会议记录等,以及日本外交史料馆、国会图书馆收藏的文书档案,日本政治家、宪法学家的著述、日文报纸杂志等。此外还发现了一些新史料,如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关于酌拟大清帝国宪法法典的呈文,对考证此宪法法典的作者和写作时间等很有价值。还有一档收藏的是李景铭译日本学者北鬼三郎的《大清宪法案》全文和部分条文的法理说明。作者还在日本发掘到日本学者土肥羊次郎编辑的《清国立宪问题》一书,该书是了解明治日本人观察清廷立宪的难得史料。还有日本法学博士清水澄的《中国立宪制度》一文,是1908年1月发表的对中国制宪的建议。

第六,史论结合。该书不仅仅详细叙述清廷制宪的历史过程及其与明治日本的种种联系,而且深入辩证地进行分析评价,以史为鉴,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虽然清廷制宪受明治日本的影响十分广泛深刻,但清末制宪和明治制宪有同有异,清廷对明治宪政的效仿流于表面化,而清廷制宪的受挫实际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清廷开了中国制宪之先河,进行了中国近代早的制宪活动,但不仅没能正式颁布一部完整的宪法,也没有建立起与宪法实施相匹配的制度,更重要的是清廷制宪的目的是以维护清王朝统治者的权力为核心,君主仍掌握所有大权,立法、行政、司法只是皇权的职能部门而已,更没有制定有关保护人民权利的措施,违背了宪政核心的精神,这是清廷制宪失败的根本历史教训。

当然,清廷制宪和明治日本这个课题,还有不少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掘资料的空间和潜力,如《钦定宪法草案》至今尚未找到其文本看到其全文,仍无法深入具体地逐条分析其内容和理念,并与明治宪法作对应比较。另外清廷贵族官僚与民间立宪派和革命派以及日本政客学者这三者的具体矛盾斗争与互动,还需要做更深入具体的研究和探讨。希望作者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取得更多学术成果。

 

王晓秋

2019年9月25日

于北京大学蓝旗营公寓史海遨游斋



导语摘要

清廷制宪作为世界制宪大潮的一环,深受明治日本的影响,可谓“言必称日本”。其制宪进程因辛亥革命戛然而止,遭到挫折。本书以清政府的视角,紧扣清廷制宪与明治日本的关系,详细梳理中国首次制宪的全程,总结其经验,评判其得失。

 



作者简介

崔学森,辽宁义县人,史学博士,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副教授,曾留学日本九州大学等院校;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关系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译著多部。


 



目录

绪 论…………………………………………………………………(1)


一 清廷:制宪的主体…………………………………………(1)


二 缺失“制宪主体”的研究史………………………………(4)


三 聚焦清廷、聚焦明治日本………………………………(15)


章 世界制宪大潮中的清廷制宪……………………………(18)


节 晚清中国人对宪法的早期认识……………………(18)


第二节 制宪的师日取向……………………………………(41)


第三节 留日学生与宪法知识的传播………………………(57)


第二章 清廷对日本宪法的两次考察……………………………(74)


节 清廷对日本宪法的初步考察………………………(75)


第二节 清廷对日本宪法的专项考察………………………(118)


第三章 日本影响下的三次制宪活动……………………………(150)


节 宪政编查馆与《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151)


第二节 秘密制宪的半成品:《钦定宪法草案》…………(177)


第三节 清廷制宪权的转移与《宪法重大信条》………(215)


第四章 清廷制宪相关宪法案……………………………………(247)


节 北鬼三郎的《大清宪法案》………………………(248)


第二节 《大清帝国宪法法典》……………………………(283)


结 论………………………………………………………………(306)


一 明治日本对清廷制宪的影响广泛而深刻………………(306)


二 清廷制宪与明治制宪有同有异…………………………(308)


三 清廷对明治制宪的效仿流于表面化……………………(312)


四 清廷制宪受挫加速了清王朝覆灭………………………(314)


五 清廷制宪的经验和教训…………………………………(316)


参考文献……………………………………………………………(317)


后 记……………………………………………………………… (335)



内容摘要

清廷制宪作为世界制宪大潮的一环,深受明治日本的影响,可谓“言必称日本”。其制宪进程因辛亥革命戛然而止,遭到挫折。本书以清政府的视角,紧扣清廷制宪与明治日本的关系,详细梳理中国首次制宪的全程,总结其经验,评判其得失。


 



主编推荐

崔学森,辽宁义县人,史学博士,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副教授,曾留学日本九州大学等院校;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关系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译著多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