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当正版 21世纪初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研究 颜剑英 9787513039246 知识产权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当正版 21世纪初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研究 颜剑英 9787513039246 知识产权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29.24 6.0折 49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颜剑英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39246

出版时间2016-0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23930024

上书时间2024-10-19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言20世纪90年代后期,欧盟提出了“积极公民身份(active citizenship)” 理念。自此以后,欧盟及其成员国为了积极公民的培养兴起了公民教育的新浪潮。结合积极公民教育(Education for Active Citizenship)的实践活动,欧盟学者们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积极公民”的含义。尽管学者们对积极公民的定义表述各有不同,但都强调积极公民的“参与”属性。如英国学者伯纳德•克里克认为,积极公民“愿意并且有能力对公共生活施加影响,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与公共服务”(Crick,2000); 奥地利知名研究机构Regioplan的研究报告认为,积极公民是“以认可法治、人权为基础,以忍耐与非暴力为特征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 Regioplan,2005); 类似的观点还体现在欧盟终身学习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在这份报告中,霍斯金恩斯等学者认为积极公民身份是“以互相尊重、非暴力和遵循人权与民主为特征的公民社会、社区和(或)政治生活参与”(Hoskins et al.,2006), 等等。第二,关于积极公民的公民能力(civic competence)。如同学界对积极公民定义的研究一样,对积极公民公民能力研究的角度也互不相同。有的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三个维度来描述积极公民的公民能力,也有学者从公民个人与社区两个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对公民能力内容的规定也各有差异。如欧盟委员会下属的“终身学习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成果认为它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与认同五个方面(CRELL,2008), 霍斯金恩斯等学者则将公民能力概括为公民价值观、社会正义、参与态度以及对民主制度认知四方面(Hoskins et al.,2008), 等等。第三,关于积极公民教育的监测与评价。积极公民教育的评价体系也是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如 “终身学习研究中心”的“民主积极公民”研究小组构建了一套包括63个基础指标的“积极公民综合指数”,并以此为基础对欧盟各国积极公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CRELL,2006)。 Regioplan报告的监测指标则包括两方面,在积极公民的评价方面从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两方面提出了7个指标,在积极公民教育方面则依据“投入”与“产出”两个阶段从知识、态度、价值观、技能与教育文化五方面各设立了23与16个指标(Regioplan,2005)。 第四,关于积极公民的教育方式。研究者们发现,尽管在欧盟各成员国之间及其成员国内部,积极公民教育的具体措施各有不同,但成员国都强调各级教育机构正规教育(formal education)的课程学习与校园、社区的积极参与是积极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时也重视非正规教育(nonformal education)与非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对积极公民教育的重要作用(ETGACE,2006;DG EAC,2007;Jaap Scheerens et al.,2009,etc.)。 第五,关于积极公民的教育实践研究。欧盟官方的研究报告认为,欧盟积极公民教育指“获取以社群价值观为基础的知识、态度与技能的过程”,“包括针对不同年龄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所有目标人群进行的所有与公民教育相关的活动”(DG EAC,2007)。 因此对欧盟积极公民教育实践的研究事实上包括了21世纪初以来对欧盟公民教育实践所有的相关研究,这方面无疑已经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其中较有影响的实证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欧盟教育、视听与文化执行局(EACEA)下属的研究机构Eurydice2005年、2012年进行的两次关于欧洲中小学公民教育实施情况的研究,另一个是国际教育成就评价联盟(IEA)2009年组织的国际公民意识和公民教育研究项目(ICCS)中关于欧洲地区初中学生公民教育实施成效的研究(Eurydice,2005、2012;IEA , 2009)。 这两项研究与其他大部分的实证研究一样,都是针对欧盟初、中等教育阶段的正规教育中的积极公民教育活动进行的,基本没有涉及其他教育阶段的积极公民教育活动以及积极公民教育的其他教育方式。总之,欧盟学界对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对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研究还将进一步加强。预计未来研究的重点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关于各成员国制约积极公民教育的因素以及如何消除积极公民教育过程中政策与实践的差距,二是探索更加有效的积极公民教育方式,三是如何推进学龄前儿童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三个阶段的积极公民教育活动,四是如何进一步发挥非正规、非正式教育对积极公民教育的促进作用,等等。    我国学界只有少数学者对当前西方积极公民身份理论与积极公民教育现象给予了关注。如在积极公民身份理论方面,肖滨《让公民直面“res publica” ——当代共和主义塑造积极公民的战略性选择》一文立足当代西方共和主义思想,认为培养积极公民是治理当代西方公民唯私主义综合症与政治参与冷漠症的根本途径,而塑造积极公民的战略选择就是“让公民直面作为公共资产、公共领域的‘res publica’, 使之成为享有共和权利、富有公共精神、认同和热爱共和国的共和公民”( 肖滨,2006) ;任剑涛《论积极公民——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公民定位分析》一文分析了当代西方两大主要公民身份理论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对积极公民身份的理论定位,认为“共和主义站在积极自由的立场上,对积极公民进行了全方位的褒扬,对自由主义的消极自由进行了消极公民的界定并加以严厉批判”,而“自由主义在公私领域、国家与社会领域分流发展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公民以消极自由维权、以积极参与结社的立场”,因此“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消极公民的批判是不成立的” (任剑涛,2014)。在积极公民教育方面,饶从满在《主动公民教育:国际公民教育发展的新走向》(“主动公民”即本书中的“积极公民”)一文中分析了当代西方公民教育从被动公民教育到主动公民教育的转变,认为主动公民就是“知情的、负责任的、参与型公民”,主动公民教育是一种“广义的公民教育” ( 饶从满,2006);刘丹在《国际公民教育的视界:主动公民身份再造》一文中认为“为了有效地应对主动公民身份消解带来的危机,西方公民教育界开展了政治性描述、理论性界定和经验性分析三种研究路径。在实践中,以‘全校策略’框架为代表的主动公民身份再造运动更是风起云涌。” 杜海坤、孙来麟、黄少成在《美国“主动”公民教育理念和实践及启示研究》一文中对美国积极公民教育进行研究,认为美国“‘主动’公民教育理念提倡在多元化的美国社会,通过实践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形成公民权责意识、养成公民品格,并掌握‘对话与合作’等公民参与技能”(杜海坤、孙来麟、黄少成,2014);  康秀云《美国培育积极公民的志愿服务路径研究》一文则对当代美国积极公民教育的途径进行了分析,认为“志愿服务作为美国培育积极公民的重要路径之一,有多种实践机制保障其持续发展”(康秀云,2012), 等等。与此同时,我国学界对欧洲地区的公民教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出版了一些较有影响的著作。但这些成果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西欧英、法、德等发达国家公民教育的历史、演进、现状、经验等方面(秦树理,2005;蓝维、高峰等,2007;唐克军,2008;檀传宝等,2011;李丁,2012;等等),而对欧盟超国家层面的公民教育政策、特别是本世纪初以来欧盟终身学习进程中兴起的以培养积极公民为中心任务的公民教育浪潮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以“公民教育”、“积极公民”(或“主动公民”)为篇名在中国期刊网等中文数据库检索,没有发现直接论及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论文,国家图书馆检索也未发现以这一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著作。由此可见,欧盟积极公民教育无疑是值得我国学界开展更多研究的主题。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当代西方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认识。欧洲不但是西方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理论的发源地,而且在公民教育的实践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当前在欧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欧盟公民教育呈现出趋同趋势,其推行的积极公民教育代表了当代西方公民教育的新走向。因此,对当前欧盟积极公民教育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代西方公民教育的新发展,丰富我们对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理论的认识。第二,可以帮助我们借鉴欧盟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深化对我国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公民教育在我国的全面展开,仅靠自己的实践探索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充分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研究欧盟的积极公民教育,吸取其有益经验,有助于我们在公民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扬长避短,更好地推进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    有鉴于此,本书对21世纪初欧盟的积极公民教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内容如下:    章分析了21世纪初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现实背景。本章、二、三节分别从欧盟国家的民主参与赤字、公民社会危机、经济困境分析了自欧盟成立以来欧盟成员国在政治、经济与公民社会建设三个方面面临的各种困难,阐述欧盟推行的积极公民教育活动对促进欧盟各国发展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意义;第四节分析欧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施的终身学习战略及其对欧盟积极公民教育活动的积极作用,正是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得当代欧盟公民教育具备了新的时代特征。    第二章阐述了21世纪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本章节概括了自由主义、公民共和主义、社群主义、超国家主义、女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当代西方的主要公民身份理论的主要观点;第二节分析了欧盟积极公民的内涵、外延及其相应的公民能力;第三节梳理了欧盟地区公民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当代欧盟地区公民教育的主要模式,进一步阐述了欧盟积极公民教育全过程、全方位的公民教育理念。    第三章从终身学习视域下公民接受教育的四个阶段对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全过程特征进行分析。本章包括五节,其中节简要介绍欧盟国家全过程的积极公民教育所包括的学龄前儿童教育、初等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的四个阶段;第二、三、四、五节分别以终身学习进程中的四个阶段为分析框架,论述在这四个不同阶段中进行积极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各个不同阶段中积极公民教育具体的教育内容。    第四章从终身学习视域下公民接受教育的三种方式分析了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全方位特征。本章节分析了公民教育过程中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三种教育方式的表现与特点;第二、三、四节分别以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为分析框架,分别论述了欧盟积极公民教育在学龄前儿童教育、初等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这四个不同阶段中三种不同教育方式的表现特征,在此基础上相应地介绍了正规、非正规与非正式积极公民教育的主要实践情况。    第五章分析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成效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章节基于国际教育成就评价联盟(IEA)2009年关于国际公民意识与公民身份教育(ICCS)的研究成果对欧盟初中阶段积极公民教育的成效进行分析;第二节分析了欧盟积极公民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积极公民教育的全过程与全方位特征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具体表现为:全过程方面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阶段的公民教育基本缺失,全方位方面非正规与非正式公民教育方式的重要作用未曾得到充分发挥。    第六章揭示欧盟积极公民教育对中国的借鉴价值。节指出我国需要构建“知、情、行合一”的中国特色积极公民,分析了中国特色积极公民在认知、情感与实践三个维度的具体内涵;第二节从建立政府主导下全社会参与的公民教育体制、树立以终身学习为核心的公民教育理念、确立“知、情、行合一”而又具有不同阶段性特点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探索全方位的实践主导型的公民教育模式等四个方面对构建培育中国特色积极公民的公民教育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导语摘要
本书是*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欧盟积极公民教育及其对中国公民教育的启示(10YJAZH100)”的终研究成果,分为五章。各章研究内容简介如下:            章  21世纪初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现实背景;第二章  21世纪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三章  终身学习过程中的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第四章  全方位学习中的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第五章  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评价及其借鉴。

作者简介
颜剑英,教授、博士,瑞典厄勒布鲁大学访问学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40多篇,出版专著1部,译著2部;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西方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

目录
章  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现实背景节  欧盟“民主参与赤字”与积极公民教育一、欧盟“民主参与赤字”现象的主要表现二、欧盟“民主参与赤字”现象的原因分析三、欧盟国家的直接应对措施四、解决“民主参与赤字”问题需要培养公民的积极参与意识第二节 欧盟社会危机与积极公民教育一、欧盟社会危机的主要表现二、欧盟社会危机的后果三、欧盟国家应对社会危机的战略措施四、治理欧盟社会危机呼唤积极公民身份的培育第三节 欧盟经济振兴与积极公民教育一、21世纪初欧盟的经济困境及其原因二、21世纪初欧盟经济振兴战略分析三、积极公民教育对欧盟经济振兴的重要意义第四节 欧盟终身学习战略与积极公民教育一、欧盟终身学习战略的依据与背景二、欧盟终身学习战略实施的基本情况三、终身学习战略为积极公民教育创造了前提条件第二章 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节 欧盟积极公民身份的理论渊源一、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二、社群主义公民身份理论三、公民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理论四、其他公民身份理论第二节 欧盟积极公民身份的含义及其公民能力分析一、欧盟积极公民身份的含义二、欧盟积极公民身份的基本内涵三、欧盟积极公民的公民能力第三节 公民教育理论与欧盟积极公民教育一、欧盟地区公民教育的历史演进二、当代西方主要公民身份理论中的公民教育思想三、当代西方公民教育模式的不同解读四、欧盟积极公民教育模式的简要概括第三章 全过程的欧盟积极公民教育节 终身学习视域中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四个阶段一、学龄前儿童教育阶段二、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阶段三、高等教育阶段四、成人教育阶段第二节 学龄前儿童教育阶段积极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与主要内容一、学龄前儿童教育阶段是积极公民培养的启蒙时期二、学龄前儿童教育阶段积极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初、中等教育阶段积极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与主要内容一、初等、中等教育阶段积极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二、初等、中等教育阶段积极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第四节 高等教育阶段积极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一、高等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回归二、高等教育阶段积极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五节 成人教育阶段积极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与主要内容一、成人教育阶段积极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二、成人教育阶段积极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第四章 全方位的欧盟积极公民教育节 终身学习视域中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三种方式一、正规教育二、非正规教育三、非正式教育第二节  欧盟积极公民教育中的正规教育及其主要实践一、积极公民教育中正规教育在各个不同阶段的表现二、中小学正规积极公民教育活动的实证分析第三节 欧盟积极公民教育中的非正规教育及其主要实践一、积极公民教育中非正规教育在各个不同阶段的表现二、活动参与型的非正规积极公民教育活动的案例分析第四节 欧盟积极公民教育中非正式教育及其实现形式一、非正式教育在欧盟积极公民教育不同阶段的表现二、 欧盟非正式积极公民教育的实现形式第五章 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成效与问题节 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成效——基于ICCS研究结果的分析一、ICCS研究及其欧盟参与国家的基本情况二、ICCS研究中欧盟国家初中阶段积极公民教育的成效第二节 欧盟积极公民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阶段的公民教育基本缺失二、非正规与非正式公民教育方式的重要作用未充分发挥第六章 欧盟积极公民教育对中国的启示节 培养“知、情、行合一”的中国特色积极公民一、中国特色积极公民的认知维度二、中国特色积极公民的情感维度三、中国特色积极公民的实践维度第二节 构建培育中国特色积极公民的公民教育体系一、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全社会参与的公民教育体制二、树立以终身学习为核心的公民教育理念三、确立知、情、行合一而又具有阶段性特点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四、探索全方位的、实践主导型的公民教育模式参考文献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欧盟积极公民教育及其对中国公民教育的启示(10YJAZH100)”的终研究成果,分为五章。各章研究内容简介如下:            章  21世纪初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现实背景;第二章  21世纪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三章  终身学习过程中的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第四章  全方位学习中的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第五章  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的评价及其借鉴。

主编推荐
颜剑英,教授、博士,瑞典厄勒布鲁大学访问学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40多篇,出版专著1部,译著2部;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西方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