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正版 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统计测度研究 张虎 9787301341995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正版 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统计测度研究 张虎 9787301341995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37.05 5.1折 72 全新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1341995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2元

货号16243342

上书时间2024-09-22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虎 等【著】【中国】【现当代】 ———————————————————— 张虎,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现场统计学会经济与金融统计分会常务副理事长、湖北现场统计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统计理论与方法、金融统计与计量、数量经济学。

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四、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

 第一节研究范围及产业协调发展概念界定

 一、制造业范围界定

 二、服务业范围界定

 三、产业协调发展概念界定

 第二节产业协调发展的动因

 一、分工协作理论

 二、交易成本理论

 三、价值链理论

 四、产业集群理论

 第三节产业协调发展的载体

 一、业务载体

 二、资本载体

 三、技术载体

 四、人才载体

 五、信息载体

 ……

内容摘要
本书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探明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机制基础上,搭建“产业发展—产业协调—驱动因素—产业升级”的研究路径,为促进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及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决策参考,并尝试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两产业协调发展出于何种动因?需要依托哪些载体来实现协调发展?存在怎样的机理和路径?
(2)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处于怎样的发展水平?各自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趋势如何?是否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如何测度两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
(3)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是否协调发展?产业协调发展的演进状态及区域特征如何?未来产业协调发展的前景是怎样的?
(4)驱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作用机制如何?各种因素对协调发展水平的作用效果如何测度?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及空间异质性?
(5)当前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现状如何?产业升级如何科学合理测度?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是否能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大小与方向如何?
以研究问题为牵引,以研究路径为导向,以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本书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首先,通过梳理以往文献,构建反映制造业与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基尼系数分解法基础上分别从整体、省域、区域、行业部门四个层面测算制造业与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区域差异;其次,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四个层面下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并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各门类的协调发展模式进行了分类分析,应用情景分析法对两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再次,探究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利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效应、驱动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及空间异质性;最后,基于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了制造业总体、省域及各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及其变动,并以此来衡量制造业升级效果,采用门限回归模型考察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非线性影响。

主编推荐
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中国经济由速度优先转为“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也呈现较大的改变,服务业已成为新时期增加就业与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当有发达的实体经济作支撑,而实体经济核心在于制造业,因此当经济逐步由“工业”时代迈向“服务业”时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与互动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新时代产业变革呈现出服务化、高端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等趋势,同时一方面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加快提升,使得新兴经济体的廉价劳动力形成替代效应;另一方面,随着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占据优势地位的发达国家通过构建新的贸易模式使中国在国际竞争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经济环境下,产业升级迫在眉梢,而产业升级离不开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合理、形成产业集聚、提高劳动生产率、缩小收入差距、可持续发展五大方面。 本书的创新和主要贡献在于:(1)探析了产业协调发展的动机、载体、路径,健全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理论机制;(2)创新性探究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状况、共性特征、差异水平及动态演进规律,继承和拓展了产业关联、融合研究,为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提出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3)引入空间因素,通过测度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空间集聚效应,驱动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异质性,将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扩展至空间层面;(4)突破传统的线性单向思维,检验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阈值效应,建立了产业协调发展对产业升级的非线性推动机理。

精彩内容
本书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探明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机制基础上,搭建“产业发展—产业协调—驱动因素—产业升级”的研究路径,为促进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及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决策参考,并尝试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两产业协调发展出于何种动因?需要依托哪些载体来实现协调发展?存在怎样的机理和路径? (2)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处于怎样的发展水平?各自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趋势如何?是否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如何测度两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 (3)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是否协调发展?产业协调发展的演进状态及区域特征如何?未来产业协调发展的前景是怎样的? (4)驱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作用机制如何?各种因素对协调发展水平的作用效果如何测度?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及空间异质性? (5)当前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现状如何?产业升级如何科学合理测度?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是否能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大小与方向如何? 以研究问题为牵引,以研究路径为导向,以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本书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首先,通过梳理以往文献,构建反映制造业与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基尼系数分解法基础上分别从整体、省域、区域、行业部门四个层面测算制造业与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区域差异;其次,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四个层面下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并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各门类的协调发展模式进行了分类分析,应用情景分析法对两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再次,探究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利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效应、驱动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及空间异质性;最后,基于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了制造业总体、省域及各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及其变动,并以此来衡量制造业升级效果,采用门限回归模型考察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非线性影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