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正版 推广的力量: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变迁与社会转型 赵晓峰等著 978752030871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正版 推广的力量: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变迁与社会转型 赵晓峰等著 978752030871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38.86 5.2折 75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晓峰等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08717

出版时间2016-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5元

货号9058736

上书时间2024-09-16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赵晓峰,河南新野人,1981年11月出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农村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硕导,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和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近年来在《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青年研究》等CSSCl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10多篇,出版专著《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荣获湖北省很好博士学位论文(2012)、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2013)、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二等奖(2015)和三等奖(2013)等奖励或荣誉,入选“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2015)。

目录

第一章 “西农模式”:应运而生

第一节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变迁历程

第二节 我国大学依托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兴起

第三节 “西农模式”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西农模式”助力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


第二章 试验站: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一节 试验站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试验站的功能

第三节 辛勤付出的试验站专家

第四节 他人眼中的试验站专家


第三章 县乡农技推广体系:涅槃后的新生

第一节 县级农技推广力量

第二节 乡镇农技推广力量

第三节 校县合作助力欣欣向荣的猕猴桃产业


第四章 乡土专家:农技推广的助推器与安全阀

第一节 乡土专家的基本面貌

第二节 乡土专家的成长历程

第三节 乡土专家的类型特征

第四节 乡土专家的运作机制

第五节 乡土专家的未来走向


第五章 接点推广:“西农模式”的运作机理

第一节 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接点推广

第二节 农业科技推广中的眉县经验

第三节 农技推广的“内卷化”瓶颈与遭遇分化困境的接点推广

第四节 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精英俘获现象

第五节 接点推广的效度和限度


第六章 合作社:助力农技推广与三农发展

第一节 眉县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第二节 眉县金桥果业专业合作社

第三节 眉县秦旺果友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第四节 眉县齐峰富硒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第七章 推广改变社会:田家寨村篇

第一节 田家寨村庄概况

第二节 田家寨村的产业调整

第三节 田家寨猕猴桃产业的多重结构支撑

第四节 田家寨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机制

第五节 田家寨猕猴桃产业发展对村庄变化的影响

第六节 田家寨猕猴桃产业持续发展建议


第八章 推广改变社会:李魏村篇

第一节 李魏村村庄概况

第二节 农技推广与村庄猕猴桃产业发展

第三节 李魏村猕猴桃产业对村庄变化的影响

第四节 李魏村猕猴桃产业的潜在问题及对策


第九章 推广改变社会:豆家堡村篇

第一节 豆家堡村庄概况

第二节 豆家堡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节 豆家堡村猕猴桃产业对村庄的影响




内容摘要

  《“西农模式”案例研究丛书·推广的力量: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变迁与社会转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始建于2005年,坐落于宝鸡市眉县横渠镇西寨村,南依秦岭,东邻周至,北距中国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约30公里,地处我国猕猴桃产业的中心地带,位于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最大的两个县——眉县和周至的交界处。试验站于2006年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是眉县人民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工程项目之一。试验站的建设地点之所以选择在眉县横渠镇西寨村,是因为该村曾经因为建有果树所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首先,该试验站的前身是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在果树学界有着很高的声望,著名的苹果品种“秦冠”及猕猴桃品种“秦美”皆是从此地选育出来的。其次,试验站与该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据悉,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第十七军曾经在西寨村设有后勤保障部,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苏联专家在该后勤保障部的旧址上对建筑进行重新的规划与设计以备使用。再次,该村地处秦岭北麓山脚下,独特地理位置带来的优越自然生态条件和区位优势,为温带水果提供了极佳的种植环境。因此,1958年,陕西省农科院成立了果树研究所这一下属单位,很快就将该所搬迁至此。随后,中国果树研究所的部分研究人员被下派至此,并于1971年被并入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陕西省果树研究所的主力研究队伍从西寨村搬迁回咸阳市武功县杨陵镇,但是位于西寨村的果树研究基地并未被取消,而是转型成为陕西省果树研究所下辖的一个研究型农场。至1999年,陕西省果树研究所被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因而该研究型农场亦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下属单位。自此,果树研究所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的建立使得该农场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当前,猕猴桃试验站共计占地110亩,是我国首个集科学研究、示范推广、人才培养、教学实习、野外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猕猴桃试验研究以及技术推广基地。试验站园区由新技术展示区、新品种选育区、主栽品种示范区、种质资源保存区和种苗繁育区一共五个区域组成。在设备方面,试验站拥有实验检测室、智能联动温室、气象观测站、远程培训系统、贮藏冷库等基本设施。试验站重点开展猕猴桃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遗传育种、抗逆生理、果园病虫害、果树水分与营养、果实品质与贮藏保鲜六个方向的科学研究。截至2016年,试验站共收集保存猕猴桃种质资源有27个种类,新品种(优系)128个;15个杂交组合中保留1.3万株后代,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除此之外,试验站还负责气象环境数据观测,所得数据被列入中央气象站采集数据表,对环境监测意义重大。

  目前,猕猴桃试验站的基本设施主要包括:一栋面积200平方米的连栋温室、一座可观测12个气象要素的小型气象观测站、一个容纳50人的培训教室、三个贮藏量3吨的试验贮藏冷库、两个贮藏量50吨的试验贮藏冷库,以及办公楼、住宿楼、厨房、职工休闲娱乐室等基础生活办公设施。具备比较全面的科研基础设施,试验站才可以发挥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功能,而有了先进齐全的设施,就更加需要科研人员加入。因此,在猕猴桃主产区,试验站紧密围绕“果园一餐桌”全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需求,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学科优势,从不同专业组建猕猴桃试验站研发团队。试验站的研发团队现有农业科教人员20名,包括教授(研究员)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0人,科研助理4名,其中常驻站专家9人;试验站研发团队的专业涉及果树育种、果树栽培、植物营养与生理、植物保护、贮藏加工和农业经济等,实现了多门类、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基本涵盖了猕猴桃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各个领域。因此,试验站多专业领域的专家参与必然带来全方位的研究新程,当前试验站的研究涉及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果树遗传育种、果树栽培、果树生理、果树营养、植物保护、采后处理和农业经济八个领域。




精彩内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将试验示范站建立在田间地头,《“西农模式”案例研究丛书·推广的力量: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变迁与社会转型》以服务区域主导产业为抓手,以满足地方政府需求为契机,以激发高校科教人员积极性为动力,以激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活力为举措,以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及其共同参与为保障,使科教专家与基层农技力量融为一体,促进实用农技进村八户,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推动着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近十年来,眉县猕猴桃产业的快速发展,见证了“西农模式”的魅力,见证了农业科技“推广的力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